《士兵突击》记载了普通士兵的心路历程,讲述了一个中国军人的传奇故事。由于故事和人物的纯粹,剧中没有一个女性角色,完全是男人的情感世界——意气飞扬的军旅生涯,生死与共的成长岁月……
金戈铁马,斗志男儿,士兵的精神世界丰富和冷峻;一个有着性格缺点的普通农村孩子,他单纯而执着,在军人的世界里跌打滚爬。因为他的笨,让全人受累;因为他的认真,让全连队为之感动;因为他的执着,让全营战士为之骄傲。 作为《士兵突击》的编剧,兰晓龙说这部戏“击中了现代人心中最柔软的某个部分”
为了创作《士兵突击》,身为军人的兰晓龙下基层部队代职,“乔装打扮”体验了模拟战争中的动态美感。他说,部队里其实有很多许三多那样的士兵,他们来自农村,有些木讷,但十分真诚。
在电视剧《士兵突击》播出之前,几乎没有人知道兰晓龙是谁。2005年,兰晓龙创作的话剧剧本《爱尔纳·突击》获老舍文学奖和曹禺戏剧奖,他以这个话剧和自己的另一部小说《士兵》为基础,创作了电视剧《士兵突击》的剧本。
十年前,兰晓龙从中央戏剧学院毕业后进了部队。
很多人都质疑,觉得许三多这样的人在现实中是找不到的。
兰晓龙在特种兵大队体验生活的时候,接触了很多农村来的士兵,他们有人就是这样,稍显木讷,不爱说话,没见过什么世面,刚一接触觉得有点笨;但是都特别真诚,一笑起来,憨憨的,训练的时候特别玩命,比很多同龄孩子能吃苦,才不外现,偶尔露峥嵘。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锻炼几年,最后就成了尖子。
这个戏还是很令人耳目一新,除了主人公是个普通士兵以外,军旅题材常用的情感戏路也没有出现。
这就是现在军营里的客观现实。你如果到过一线部队,你会非常不适应那种纯封闭的状态。女性的身影是很罕见的。代职期间,兰晓龙随部队出去拉练或者驻训,那些青春期的小战士会跟他聊很多,他们跟许三多一样,刚刚长胡子。上地方买东西,如果打交道的是女性,你很容易看出他们的兴奋和紧张,经常会脸红。
很多人都非常喜欢这个戏,你觉得这是为什么?
可能是击中了现代人心中最柔软的某个部分吧。许三多是一个从来没有脱离卑微但是绝不放弃自尊的人,我们很多人可能独自面对“抛弃”和“放弃”的拷问时,内心会很复杂。现在独生子女很多,部队很多士兵也是独生子女,他们都很敏感脆弱,抗压能力有限。很多突发的事情来不及反应,很多你期待的结果总是不出现,生活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
不抛弃,不放弃。这是你个人的一种生活感悟吗?
最初拍摄《士兵突击》的冲动来自一部话剧
《爱尔纳·突击》,北京军区战友话剧团2003年演出的话剧。兰晓龙去看的那天,正好是他们团最后一次演出,演出结束后,这个团就不存在了。那天从头到尾,心情很复杂。
这一幕的感觉听着像“钢七连”解散的段落。这个片子的确能感受到你对士兵的感情。
《士兵突击》不写大规模演习,不写男女情感,很耐心地讲一个小战士的成长
生活当中有很多人没有话语权,他们像鹅卵石一样,铺在最下层,才使得我们有了坚实的路面。精英不代表大多数,很多人都安静地做着自己的工作,一辈子默默无闻,但不代表他们内心没有一团火。
你觉得为什么许三多这个形象会这么受欢迎?
许三多身上有一种非常强大的东西,这些强大的东西恰恰是我们开始逐渐淡忘的。
是坚持吗?
是相信。他对身边的人和事,充满了信任。他的战友也说,过分信任的天赋不是谁都具备的。我想这个过分的信任,恐怕就是第二点,诚恳。他用与生俱来的诚恳融化了很多人际的障碍,很多人第一眼就喜欢上了他。最后一点就是谦卑,谦卑不是懦弱。这样的人,按宗教来说,是上帝最眷顾的一种人。成功的最后两级台阶,不是能力,不是学识、学历、人际关系,恰恰是你生命最原生态的那个东西,是你的本质。成才就像我们每一个人,我们以为我们很有能力,但是我们走得太急,用了太多的技巧。许三多就像一面镜子,他照亮我们每一个路过的人,让我们看一看我们走路的样子。我们多少人离开家门出来以后,就把自己砍成了一个电线杆子,但许三多不是,他从头至尾是一棵一直生长的大树。
写作背景是兰小龙在部队工作一段时间之后,被批写出的东西脱离生活,于是决心深入基层部队体验生活,在部队,他遇见了许多可爱的战士们,其中包括很多的班长班副,也有许三多那样的小战士,这些战士身上迸发的朴实的力量深深打动了他,于是他创作了爱尔纳突击这台话剧,话剧后来又被改编成了电视剧,就是我们看见的士兵突击。
写作时间是2000-2003年左右吧.
至于说部队,肯定是找不到这个所在地的,原型肯定也是不止一个人的。
但是如果你真有机会进入某某团部,其实每个部队都像702团,每个连队都有钢七连的劲头,每个班长都像史今。
我只知道故事原型是一个和许三多差不多情况的“孬兵”、最后成长为兵王的士兵,这是有现实依据的,不是完全凭空想出来的。许三多周围的人也是有原型的,当然作品中肯定做了突出处理的。
士兵突击原版小说叫《突击》,改编自话剧《爱尔纳突击》(就是原版小说中后面的那段爱尔纳国际特种兵大赛)
部队的话没有具体的指哪个 里面的番号都是假的,或者说都是裁军前的旧番号,现在已经没有了
拍摄的时候,七连是在北京附近的某军区。老A基地和各种演习是在云南拍的,这个网上有具体说,你现在去那里还有什么拍摄基地的牌子在那里的。
我有关于这部作品的各个版本 当然不包括话剧 有兴趣可以hi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