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参和海参的区别

刺参和海参的区别
2025-04-13 13:46:07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刺参指的是野生海参,只有野生海参才能被称为刺参。

海参的种类有,梅花参,绿刺参,花刺参,黑海参,黑乳参。

1,梅花参

梅花参(学名:Thelenota ananas):刺参科。海参纲中最大的一种,体长可达1米。背面肉刺很大,每3-11个肉刺基部相连呈花瓣状,故名“梅花参”。

2,绿刺参

绿刺参,Stichopus chloronotus(Brandt, 1835),刺参科刺参属的一种海参。体呈四方柱形。一般体长30厘米。沿着身体的棱角各有两行交互排列的圆锥形肉刺。

3,花刺参

花刺参(学名:Stichopus variegatus)为刺参科刺参属的动物,俗名方参、黄肉。分布于西从马达加斯加、桑给巴尔、红海起、向东到加罗林群岛、北到日本、南到澳大利亚、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广西、广东、海南岛、西沙群岛等地。

4,黑海参

黑海参,Halodeima atra (Jaeger, 1833),海参科海参属的一种海参。中国西沙群岛和海南南部沿岸出产很多,体长20~30厘米。

5,黑乳参

黑乳参,是海参的一种,属于海参纲类檐手目海参科,又叫做乌圆参、开乌参、乌参、大乌参等,形态体宽而厚,两端钝圆,体长250~300 nlm。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黑乳参

百度百科-黑海参

百度百科-花刺参

百度百科-绿刺参

百度百科-梅花参

回答2:

  1. 底足:野生海刺参一般生长在水深20左右的海域,通过底足行动来寻找食物,所以底足长得短而粗壮;而圈养的海参因为长期使用养殖人员投放的饵料不需要移动,且生活在浅水区域,底足的行动作用下降,吸附力差,变得细长。

  2. 沙嘴:野生海参的沙嘴大而坚硬。肉质:野生海参因为生长水域深(15到20米),水温低,日照少,生长慢,肉质厚实有弹性,筋宽厚饱满,沉积的营养物质丰富;而圈养的海参生长的快,肉质松软不紧实(这一点很像三个月出栏的生猪)。

  3. 形态:野生海参是纺锤形的,两头尖中间粗,短粗胖,看起来很结实;而圈养的海参长得细长,缺乏韧劲。

  4. 背刺:野生海参背部和两侧的刺都是一样粗壮的,而圈养海参因为生长环境的影响,背部和两侧的刺粗细长短可能不一样,而且刺长的细长显得没有力量的感觉。

形体:

1.底足:刺参一般生长在水深20左右的海域,通过底足行动来寻找食物,所以底足长得短而粗壮;而圈养的海参因为长期使用养殖人员投放的饵料不需要移动,且生活在浅水区域,底足的行动作用下降,吸附力差,变得细长。

2.沙嘴:刺参的沙嘴大而坚硬。肉质上,野生海参因为生长水域深(15到20米),水温低,日照少,生长慢,肉质厚实有弹性,筋宽厚饱满,沉积的营养物质丰富;而圈养的海参生长的快,肉质松软不紧实。

3.形态:刺参是纺锤形的,两头尖中间粗,短粗胖,看起来很结实;而圈养的海参长得细长,缺乏韧劲。

4.背刺:刺参背部和两侧的刺都是一样粗壮的,而圈养海参因为生长环境的影响,背部和两侧的刺粗细长短可能不一样,而且刺长的细长显得没有力量的感觉。

口感:

野生刺参非常耐煮,即使煮的时间稍长一点,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煮制后的海参参体有弹性,刺透亮,肉质筋道,有咬头,口感好;圈养刺参不耐煮,煮的时间稍长就发馕,肉质缺乏韧性,口感不好。

生长年限:

野生刺参一般生长4到5年以上才达到捕捞标准,时间越久营养沉积越多,滋补价值越大。医学界公认营养价值最高的海参以产自大连海洋岛、獐子岛海域,生长期为3-5年的野生海参品质最佳。这里温度、水深、盐度最适合海参的生长,海参生长期长,距离陆地最远,不受人为污染,所产海参品质最为上乘。

圈养海参温度适宜饵料丰富,生长速度快,一般达到商品规格5-8头就可出售,健康滋补作用相对差。

有了营养价值极高的刺参,也要知道怎么吃才能最大发挥它的作用。这里推荐三种刺参的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