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法最早在《伤寒论》,《金匮要略》里面就有记载,就是活血化瘀药给病人使用,可以起化瘀行滞作用平衡气血,调节阴阳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那中医的活血化瘀具体指的是什么呢?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液应在心脏的推动下,循着脉管--动、静脉往复流通而不停滞,但在发生某些病变的时候,血液的流动就会出现异常,或是形成凝块,或是溢出脉外,由此产生的种种病态,就是我们今天想要说明的活血化瘀。
瘀血在古时有许多称谓,如蓄血、恶血等,其实都是一个意思。它的产生原因很多,通常见到的多为各种跌打损伤,造成的血流失畅,重者使得血液外溢,离开经脉,不能及时消散或排出体外,因而致瘀。中医理论认为:"瘀血不去,新血不止",因此,在瘀血证的基础上,还可能发生人体组织脏器由于缺乏血液濡养而表现出的类似营养不良的症状。总起来说,瘀血证大致有以下这些常见的特点:出血:瘀血凝于脉道之中,势必阻碍正常血液的运行,迫使血液外溢而见出血。因瘀血而致的出血其色多为紫暗或夹有瘀块。肿块:瘀血多为有形之物,故常形成肿块,且不易移动。疼痛:多为刺痛,痛处常固定不移,病程往往较长,且有昼轻夜重的特征。
中医注重望舌及切脉,瘀血证在舌象、脉象方面也有其特殊的表现:舌质青紫,或有大小不等的瘀点、瘀斑;脉道因受瘀血阻滞,脉气不畅,故在切脉时可发现脉形细涩,或脉律不规整而有止歇。
中医所说的活血化瘀法,简单说来,就是用具有消散作用的、或能攻逐体内瘀血的药物治疗瘀血病证的方法。你了解了吗?
具体指的就是舒筋活血,然后血液能够运行得非常畅通,这样才能够起到活血化瘀的功效,非常完美。
具体指的就是,当有碰伤的时候,就需要通过揉这个地方来进行活血化瘀
中医是指通过服用中药,而达到身体血管里的淤积疏通,平衡阴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