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的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之间并不矛盾,因为纪录片能真实的记录一件事情的变化,并且记录下来是真实的,没有夹杂任何作者的个人情感。
纪录片要求真实性。一部纪录片的首要条件是“非虚构性”,即根据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时真景创作。然而一些瞬时发生的事件或是历史事件不可能用摄像机同时同步记录,所以又出现了“真实再现”的概念。
所谓“真实再现”,是指运用多元化的影视语言,利用主观镜头、道具、光影、声音、场景模拟、演员表演等表现手法,营造时空,再现历史。
纪录片中“真实”的含义有两层内涵,一是不允许虚构和造假,二是在符合生活逻辑的基础上,需要技巧性地运用多 种表现手段达到真实,以实现有效地表现“过去时态“素材,带给观众生动视听享受,实现对生活的真切体验和感受,拓展纪录片创作空间。
纪录片强调人文性。纪录片更趋向于表现人的生存状态和人性的本质,虽然取材看似平常,表现内容看似普通,但是它蕴含着更为深刻的人文内涵。
纪录片人文性的实现有一个重要前提,那就是较长的时间积累过程。时间是纪录片的第一要素,纪录片对生命的关注需要一定的时间作为保证,只有这样才能在真实生活的自然发生中展现丰富的人文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