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法代表了什么含义?

2025-04-15 06:03:1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孔子创办了儒学,董仲舒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了新儒学,由此儒学得到了统治者的大力支持。佛教和道教对儒学地位的冲击,让儒学迅速吸纳了百家之长,发展成了宋明时期的程朱理学。“程朱理学”的“程朱”指的是程颢程颐和朱熹,它们是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朱熹有一句名言“存天理,灭人欲”,这句话代表了什么含义?作为人,处事和自我修炼必须恪守的一条原则就是去掉自己内心中的不正当欲望,保留人性中的善。

事实上,对于这句话,很多人都会有一个误解就是朱熹倡导的是消灭人所有的欲望。我觉得这种理解是错误的,这是对朱熹意思的极端理解。美好的事物,摆在面前每一个都想拥有它,而美食摆在人的面前,每个人都想吃上一口,拥有金钱可以购买许多东西,我们也一直为之奋斗,这都是人之常情。但是,我们的欲望一定要合乎情理,实现欲望的手段一定要光明正大、无可指摘,这才是一个有良好品德的人。

古往今来,有多少人被功名利禄蒙蔽了双眼、利欲熏心,最后却没有好下场的人物。秦桧陷害忠良只是为了自己“一家独大”,成为这天下除了皇帝最高地位的人物。最终,坏人没有好报,秦桧病重死了,宋高宗心里十分欢喜。周幽王贪恋美色,只为博得美人褒姒一笑,点燃烽火,召集诸侯。这一招果然让褒姒笑了,可多次试探后,诸侯国与周幽王之间建立的信任已然崩塌。等到真的有敌人的时候,周幽王孤立无援。

正当的欲望,是人之常情。当我们的脑海中有不符合情理的欲望,一定要及时清除,勿让欲望蒙蔽了心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