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好的恋爱!
成双成对的情侣们或牵着手,或相依偎着走在校园里……
这就是大学生,一个追逐爱情,享受恋爱的群体。
恋爱是美好的,有时候激情似火,有时候又柔情似水。作为从少年到成年的过渡,青年人在经历了恋爱之后,总会有很多的收获。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曾说过:“恋爱有两个任务,一个是更了解自己,一个是学会疼爱别人。”不管当事人是否认识到,也不管最终这段关系的结果怎样,我想每个经历了恋爱的人都更清楚地认识了自己,也更懂得了恋爱。二、恋爱,你准备好了吗?
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18岁到25岁的这一时期,个体人格的发展任务主要就是:寻求亲密,避免孤独。在埃里克森看来,只有具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才敢于冒与他人发生亲密关系的风险。因为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就是把自己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融合一体。这里有自我牺牲或损失,只有这样才能在恋爱中建立真正亲密无间的关系,从而获得亲密感,否则将产生孤独感。
三、仓促的投入,结局常常早已注定。
而对于很多青年人来说,他们在自我同一性没有牢固建立的时候,就忍不住踏上了寻求亲密关系的恋爱之旅。他们在初次恋爱的时候,一方面感受到这种关系的美好,另一方面会对这种关系产生一种深深的依恋。此时的恋爱中人会觉得对方是自己的唯一,以往不屑一顾的痴情歌曲,此时仿佛都是在表达自己的感受。如果失去对方,自己的存在就将毫无意义……
这时的关系往往已经变成了对幼年时期亲子关系的复制。幼小的孩子脆弱无力,离不开父母的照顾。如果父母否定他,那么对他来说就意味着死亡。我们多多少少都曾体验过被父母否定的痛苦和恐惧。所以,当爱情——这个亲子关系的复制品再一次让我们体验这种痛苦和恐惧时,我们的情绪很容易变得非常糟糕。如果彼此没能很好认识这种心理深层的原因、没能通过有效沟通很好地处理彼此情绪的这些变化,那么这种关系会渐渐出现裂痕,甚至最终走向分手——一个让所有认真对待爱情的人都感到痛苦的事情。对于自我统一性没有很好建立的人来说,这种情况的发生,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大多数人都会走出失恋的困苦,继续往前走,收获远处的果实。多年以后,当看到身边有人在为失恋痛苦、憔悴,对生活失去希望的时候,他们总是很容易劝慰说:“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一枝花”,“没有了他,后面还有更好的在等着呢”,“看你这点出息,失恋了就成这样了”,“要坚强,要成为自己”……
而这样的劝慰有效吗?对于经历过此类事情的劝慰者来说,仔细想想自己的经验,也都会觉得这类劝慰是无效的。那么,为什么他们还这样劝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一种可能是劝慰者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失恋者失去的东西,因为自己并不在乎,所以体会不到那种心痛。另一种可能是劝慰者对早期的同类经历的感受发生了变化——过去令自己痛苦的事情现在不那么痛苦,甚至变得有些美好。还有一种可能是失恋者的痛苦让关心着他(或她)的劝慰者感到难受,劝慰者不加思考地用讲道理的方法,敦促失恋者尽快领悟,实际是为了自己尽快摆脱这种本来与自己无关的原因造成的难受。
殊不知,这样的做法犹如“揠苗助长”一般,使失恋者感受到的只是一种“不理解”“不支持”……一个朋友曾说过一段话:“当一个病人生病的时候,她就是一只虫子,你和她说蝴蝶是没有用的。虫子会变蝴蝶的,但此刻对她说这个是无意义的,她看不到,重要的是蹲下来,和她熬过虫子的卑微和眼泪。”也就是说,失恋者在深陷爱情的时候,他们会回到小孩子的状态,会感到没有力量选择自己的命运。他们所希望的,就是那些关心自己的亲友们能够理解自己此刻的痛苦,看到自己伤心、痛苦的时候,能够递来一些纸巾,或者给一个神情的拥抱,又或者只是静静守护在自己身边,让自己感到在这个世界上不孤单就可以了。当悲伤的情绪获得适当的宣泄之后,他们自然会悟出自身已经有了一双强有力的翅膀,能够飞出一个已经变成毒药的关系,即接受分手的事实。
爱情从不靠施舍,女人这么做再次被爱!
失恋后的一段时期,分手的事实一再敲击着失恋者脆弱的神经。分手前两人相处的点滴画面时时闪现,形单影只的现状与路上成双成对的情侣形成的对比,总是引起失恋者无限的感伤。生活开始充满了痛苦、忧伤……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人往往是在痛苦的挣扎中获得成长。一些青年人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痛苦的煎熬之后,会逐渐接受失恋的事实,认清那段恋情中的是是非非,以宽阔的胸怀原谅彼此做得不好的地方,把那段有着些许遗憾、又有着无限美好的爱恋小心地存放在记忆的一个位置,获得心理上的成长之后,慢慢从失恋中走出,投入到美好的生活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