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但嘉庆究竟吃得有多饱,却很难考证。作为清朝第一大贪官的和珅,在被嘉庆扳倒后,辛苦经营一生的财富,都落入了这个肥头大耳的皇帝的腰包。
关于和珅家产的总值,历来都是众说纷纭,甚至有人说和珅贪污的总额,可以位居中国古代第一、世界排名第五。当然,这些都早已难以去考证了。根据《清朝野史大观》的记载,可以窥见端倪:
和珅专权二十余年,其家财先后抄出,值八百兆两(即八亿两)有奇。甲午庚子两次赔款总额,仅和珅一人之家产,足以当之。政府岁入七千万,而和珅以二十年之宰相,其所蓄当一国二十年岁入之半额而强。不过,包括《清代野史大观》在内的许多传闻,似乎都显得有些“可怕”。要知道,这个数据真的是太吓人了,光是储藏那些金银财宝,便十分困难。
雍正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填补完各项亏空,才实现了国库的盈余,留给了乾隆2400余万两财富。而乾隆,也主要是在此基础上,无限度地穷兵黩武的。乾隆晚年时,清政府的财政收入,在和珅家产面前,也显得微不足道。
以乾隆五十六年为例,当年实征银两为4359万两,这还是建立在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基础上的。也就是说,即便是清王朝玩了命地横征暴敛,每年的收入也仅仅在5000万两左右。当然,这个数字还需要抛出各项开支,到最后所剩并不多。
思来想去,其实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和珅的财产被不断夸大了。和珅确实是个大贪官,但又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八亿两白银从哪来?
显然,即便是位极人臣的一品大员,再肆无忌惮地捞钱,也很难捞到如此多的财富。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和珅的财产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从房屋、田产和古玩字画上折算出来的。
一亩地、一间房,这些东西好折价,但奇珍异宝、古玩字画,就很难操作了。由此一来,负责抄家的官员,包括嘉庆皇帝自己在内,都想着给和珅扣上一个大贪官的帽子(当然,和珅本身就是个大贪官)。因为只有和珅越可恶、越贪婪,才会显得嘉庆越英明神武。
如果做一个大胆的假设,那就是在核算和珅家产时,许多东西的价值都被肆意放大了。
这样一来,和珅的财产便包括三大部分:白金、黄金和银票;
房产、地契和店铺;
古玩、字画与奇珍异宝。
其中,古玩字画、奇珍异宝在折算时,被放大了若干倍,而后进入了皇宫,成了嘉庆的私藏,也就是成了皇室的玩物。这些东西,虽然价值不菲,却很难变现,嘉庆也不可能把这些给卖了。
至于房产、土地、商铺这些东西,除了充公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去向,那就是被嘉庆当作赏赐。比如,和珅的豪宅,除了部分留给十公主与丰绅殷德外,主要成了嘉庆兄弟的宅院。
剩下的白银、黄金、银票,说是充公,但其实基本都流入了嘉庆的荷包——内务府。在清史学家倪玉平近年来新著的《清史》一书中曾提到,和珅的赃款,其实大部分都被嘉庆拿去铺张浪费了,并没有用于国库的开支。
所以说,和珅虽是大贪官,但他的财产或许并没有传说的那么多,而且多半都是古玩字画和奇珍异宝,所剩银两则基本被嘉庆挥霍一空。当然,问题中称和珅的财产仅够嘉庆花一年,自然是有些夸大了。
有一句话叫做“和珅跌倒,嘉庆吃饱”,说的就我们出了名的清朝大贪官和珅和大人倒台和嘉庆帝花“金山”的故事。
嘉庆四年正月初三,已经八十九岁高龄的清朝太上皇乾隆帝逝世,不久一代大贪官和珅轰然倒台,被亲政的嘉庆皇帝抄家赐死。和珅是乾隆的宠臣,在乾隆朝后期权倾天下、富可敌国,是18世纪时期的世界首富,聚揽财富多达八亿两白银,相当于当时清政府十五年财政收入。
但这么一大笔钱,却被嘉庆花了一年就没了,嘉庆皇帝到底花到哪儿去了?
其实乾隆时期百姓过得很苦,很多穷苦百姓都在白莲教的鼓动下发动了起义,嘉庆为了解决这件事花费了很多钱,除此之外,嘉庆又拨出一大笔经费来修筑治理黄河,由于不想再激发民怨,所以这笔钱都是由朝廷出的,也就是因为此事,从和珅那收缴的钱财也差不多花完了。
加上闭关锁国下的清朝经济也几乎陷入了停滞的脚步,所以从和珅那里收缴的几亿两白银也只不过是饮鸩止渴罢了,所以说清朝的没落在乾隆年间就留下伏笔了。
清另外就是朝财源枯竭。清朝的税赋收入主要就是两大块,一个是农税,一个是盐税等商税,这些在嘉庆时期都出了问题。
因为“康乾盛世”时中国人口的爆发式增长,到了嘉庆时期人多地少的问题非常严重,人们靠种地普遍吃不饱饭,再加上官员的欺压,土地日趋集中到官僚士绅手中,虽然清朝在雍正时期制定了“摊丁入亩”、“官绅一体当差纳粮”等政策,但由于吏治腐败这些善政难以执行。
另外因为天灾频繁,嘉庆每年都要减免灾区的钱粮,还要拨款赈灾,为了一个南河治河工程就花费了4000余万两,可以说嘉庆在农税上基本赚不到钱还要往里面搭钱。
这是因为无论是赈灾还是军队的加强方面都非常需要消耗一大笔费用所以和珅的钱根本就不够。和珅是历史上有名的贪官,不过在乾隆时期和珅是非常受乾隆喜爱的臣子。乾隆时期贪污腐败得不到根治到了嘉庆时期和珅才被嘉庆抄家并定罪。
和珅在乾隆时期借助官职的便利贪污巨款。本身和珅最开始出身并不好多亏了有妻子的父亲提拔自己和珅才终于熬出了头。后来和珅更是依靠着自己的能力获得了乾隆的喜爱,而且乾隆对这个臣子也是极其信赖。所以后来越来越有权势的和珅就开始利用自己的官职来私吞更多的钱财。在当时和珅的家底已经是比清朝15年收入还多,由此可见和珅有多么富有。
在抄家后和珅的钱大部分被用在了军事方面。乾隆晚期的时候清朝就已经开始走下坡路所以到了嘉庆帝的时候清朝更是内忧外患。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加强军事能力,于是在武器的制造士兵们的粮食军备等方面开销都不小。而且如果有表现比较好的士兵还要进行奖赏这样一来都不是一笔小数目。
另外一部分用在了赈灾和补乾隆的缺口上。在嘉庆时期黄河水总是引起隐患,所以嘉庆不得不出钱修建水坝。洪水爆发难免会有百姓遇难所以还要去赈济灾民,就这样也是一笔开销。而且乾隆时期非常奢华国库根本就没有多少钱了所以嘉庆还要用这笔钱去弥补国库。可以说这一样样加起来和珅的钱根本是不够用的。
和坤是康熙的宠臣但是嘉庆并不喜欢他,和坤在康熙时期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他就是首富,当时在康熙去世的时候,老百姓都在说一句话就是嘉庆马上要吃饱因为和坤已经倒,这句话就是说明和坤很有钱的意思,但是嘉庆接手清王朝后,当时的财政已经濒临死亡,所以和坤的那些钱财光是贴补偷税漏税都不够,可想而知清王朝的财政是有多么的可怕了。
由于康熙盛世的时候中国人口爆炸性的增长,导致了嘉庆在位期间人口多土地少的问题十分严重。人们通常没有足够的食物来耕种,再加上官员的压迫,土地越来越集中在官僚和绅士手中,虽然清政府在雍正时期制定了“摆摊入亩”、“官绅合一”等政策,但由于官员管理腐败,这些好政策难以实施。此外,由于频繁的自然灾害,嘉庆每年不得不减少灾区的资金和粮食,并不得不拨出救灾资金,可以说如果嘉庆几乎赚不到钱。
一开始乾隆多次去江南,每次都给当地财政带来很大压力,再加上有和珅这么一个贪婪的人给他打理着国家,国内财政不出问题才怪。所以和坤的钱全部拿过来到处补贴,除此之外,他在朝中还面临着不少麻烦,在嘉庆上位初期,清朝就运气非常糟糕,国内天灾不断,并且内部还有很多的起义。
嘉庆也知道他的国家正面临着严重的金融危机,但他仍然没有办法,他的才华不够,他是一个非常勤奋的皇帝,可惜他如此勤奋,以至于清朝的形势没有改善,毕竟他的能力就是这样,没有办法依靠自己的能力使国家变得更好。
我认为有以下几点:1、经手人太多,2、打赏给宗族,3、填补上一代的漏洞,4、财政枯竭,坐吃山空,5、遭遇大饥荒,6、社会背景矛盾多,镇压暴乱起义。
经史书记载,但凡抄家,皇帝默许经手的大臣自己留一部分,这就如同拨款赈灾,一层一层的经手,所有经手的朝臣先装进自己口袋,最终到赈灾现场的所剩无几,抄和珅的家也是这样,真正进入国库的想来也没有多少。
嘉庆亲政始出,需要得到亲王大臣皇家宗室的支持,会赏赐一部分给这些人,不乏金银,还包括和珅的房子,我们现在知道的北京恭亲王府,就是和珅当时的房子,在嘉庆年间,被赏赐给恭亲王。
嘉庆亲政之前,乾隆当政,六下江南,虽然留下不少美名,但是每次下江南所需的财力物力,都是从国库所出,有些甚至是财政抵押,到嘉庆亲政就由嘉庆接盘了,包含这些账目。
清朝国库的银子主要是农税和盐税等商税,但在嘉庆年间,人多地少,种地的人都很难解决温饱问题,还普遍存在地方官员的剥削,吏治腐败,所以农税征收异常困难。并且当时私下卖盐盛行,官盐滞销,盐税征收也异常困难。另外嘉庆重视农业抑制商人发展,也严重影响了贸易交流。
公元1815年至1817年云南发生了最严重的饥荒,饿死的人到处都是,后期频频遭遇大旱,民不聊生,也都需要大量的银子赈灾。
在嘉庆时期,社会矛盾加剧,反清起义达到了高潮,派兵镇压也需要大量的经费。和珅的亿万家财在这样的社会背景和人文背景下,有多少也不够填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