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做一个关于农村土地外包的一个社会实践报告,应该从哪方面入手,怎么去提问

2024-12-02 11:25:37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给你个范文,里面地名自己改就行。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些问题及建议――横山县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调查人:~~~-----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 级调查时间: 年 月调查地点: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县城关镇调查背景:本人今年暑假参加了我院组织的“您心目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调查活动,在调查中对横山县城关镇的十户农户以及一处行政村领导机构进行了问卷调查,之后在横山县县委,县政府,国税局以及审计局进行了相关数据的调查。发现了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总结出了一些个人建议,如下文。根据我所调查,横山县规模较大的行政村年支出需 万元左右,规模相对较小的行政村也不少于 万元。但目前大多数村的经济现状都不乐观。原因有几个方面:一是受政策性制约,企业改制断了收入,税费改革少了收入,招商引资没了收入;二是经济发展空间小,受制于有限土地资源、资金和自然资源;三是财政转移支付入不敷出,不可预见性支出不断攀升,正常运转难以为继。村级集体往往经济薄弱、无钱事,这成为建设新农村的突出难题。巨额的乡村债务对基层组织运转、农村社会稳定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是违法行政的重要诱因。乡村出现收支失衡后,乡村干部首先想到的是利用行政资源,巧立名目向行政相对人收取各种费用,因而,农村“三乱”久治不止;为了弥补工作经费的不足,乡村两级均热衷于违规征用土地搞建设,通过炒地皮,从中获取 - %的收益;由于经费紧张,驱使政府机关和干部采取各种隐蔽手段经商企业;为确保正常运转,乡村干部千方百计找门路,以项目建设为幌子,通过非正常途径,采取非正常手段,争取上级支持,以弥补工作经费不足。 、直接影响党的执政能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沉重的债务包袱,使乡村主要领导整天处于“借新债、还旧债、躲追债”的状态下,影响了他们谋划经济发展的精力;横山县的干部工资只有榆林市的 / 、西安市的 / ,并且还不能按时发放。乡村干部为垫交税费、垫付工作经费,每人手里攥着几千元、上万元乃至 多万元的“白条”,兑付遥遥无期,乡村千部人心涣散、意志消沉;面对存量和增量均严重不足且强制带病超负荷运行的农村基础设施、亟待完善的社会事业公益设施,乡村二级无力改造和建设,农村公共产品供需脱节的现象更加严峻;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保障,有限的农业技术推广经费和教育经费被乡村挪用已习以为常,直接影响农业科技推广和农村基础教育。沉重的债务包袱,致使乡村二级运转困难,公共服务职能难以正常发挥,势必影响党的执政能力,同时,由于公共投入不足,也直接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农民增收致富。 ,有损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巨额的乡村债务使乡镇政府、村委会成为农村最大的债务人。对内,欠乡村干部的工资和公款私垫费用,对外,大到欠金融机构贷款、施工单位工程款,小到欠水电费、运费、餐费、公用品费,而且在目前状况下,乡村根本不具备偿还能力,只能采取能拖就拖、能躲就躲的应对之策,社会公信度大打折扣。搞得乡村干部声名狼藉,无法开展工作。尽管近年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促进农民增收,但受多种因素制约,农民增收依然十分困难。农民富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目的,增收困难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挑战。首先是种养业增收难。农业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弱,增收的不稳定性较大。虽然国家对农民实行了种粮补贴,但生产资料和机械作业费等持续涨价,无形中增加了生产成本,农民从事种养业增收困难。二是产业化带动难。近几年农业产业化有了一定发展,但农业竞争力总体还不强,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还不高,带动农民增收不明显。四是政策性增收难。自 年起,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及其附加,“一免三补”政策提高了农民的种田积极性,但农民依靠政策增收的空间也在缩小,没有途径。一、农业政策执行情况税费改革前的 年,横山县农民的税费负担情况为:农业税 元、农业特产税 元、生猪屠宰税 元、乡统筹 元、村提留 元,共 元。人平负担 元,亩平(按计税面积计算)负担 元。一些临时性摊派和搭车收费(约 元以上/人)尚未计算在内。 年税费改革时,横山县核减一批不合理计税面积,合理确定计税产量,取消农业特产税、生猪屠宰税,将农业税费门类规范为农业税和农业税附加, 年和 年因税费改革使农民减负约 元/亩。 年农业税税率由 %下调至 %,全县农业税及附加总额 万元,人平负担 . 元,亩平负担 . 元,较 年下降 . %。 年,农业税全免,全县预计免征农业税 . 万元,从此,农民完全从税费负担的梏桎中解放出来。 - 年,横山县共减免农业税 . 万元,得到了上级财政等额专项转移支付。 - 年,横山县共下援农业税灾社减免 . 万元,重点照顾贫困村组的农户、五保户、烈军属、残疾人、受灾群众和水库库区内的困难群众。 年,横山县严格执行国家政策,发放直补资金 万元,粮补资金 . 万元,使农民直接增收 . 万元,人均增收 . 元。二, ~ 年横山县农民收入情况〈一〉、农民人均纯收入总量及构成的变化情况。农民人均纯收入由 年的 元增加到 年的 元, 年内增加 元,增长 . %,年均递增 . %。 —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度增长具有极大的不均衡性( 年较 年增长 . %, 年较 年增长 . %, 年较 年增长 . %, 年较 年增长 . %, 年较 年增长 . %)。 年中,农民收入虽稳步上升,但有四年的年间增速低于 . %的年均增速;其增长规律具有较强的阶段性和明显的跳跃性,前四年为低速期,年均增速仅 . , 年为快速增长期,较 年增加 元。增长 . ,首次超过城镇居民纯收入增返 . 个百分点。若没有 年的高速增长支撑,就不可能实现 . %的年均增速。 年间,农民纯收入的构成基本稳定。家庭经营收入占 . %, 年间的增减幅度稳定在 — . %之间;工资性收入占 . %, 年间的增减幅度稳定在 . ~ . %之间;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仅占 . %、 . %。横山 年农业总产值 . 亿元,农业增加值 . 亿元,粮食种植面积 . 万亩,粮食总产量 . 万吨,出栏牲猪 . 万头,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分别比上年增长 . %、 . %、 . %、 . %、 . %、 . %。以上数据显示,随着一系列以“多予、少取、放活”为核心的支农扶农政策的颁布实施,农业和农村取得了多年以来难得一见的好形势,粮食生产在短期内实现了恢复性增长,农产品全面丰收,农业效益明显提高,特别是农民收入增幅首次超过城镇居民,成为国家宏观调控下,县域经济特别是农业大县县域经济的最大亮点之一。〈二〉、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特点 、农民收入的增长仍然依赖于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收入来源渠道依然狭窄。 、农民收入增长与国家政策紧密相连, 年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主要是政策效应。免征农业税不仅使农民减轻了负担,更重要的是从源头根治了农村乱收费的痼疾,使各种巧立名目的搭车收费失去其依附的载体。 、较长时期内农民收入增速一直低位徘徊。以横山县 ~ 年为例,年均增速仅 . %,其中, 年较 年仅增长 . %, 年增长 . %, 年增长 . %。扣除物价上涨因素, ~ 年的农民收入增长处于停滞和负增长状态。 、农民收入的内部分化日趋加剧。今年,我调查了 个村 户农户的收入情况,户均收入 元,其中年收入 元以上的 户,占 %;年收入在 ~ 元的 户,占 %;年收入 ~ 元的 户,占 %。三、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 、农民增收的空间非常有限。 年以来,农民收入持续低迷的原因除政策等因素外,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经历了 多年的家庭经营后,农村生产力、单位土地面积的生产效率已经发挥到了极至,在新的经济体制、产业格局、生产经营模式没有出现以前,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必然进入“休眠期”。 年的增产、增收、增效缘于政策好、市场旺、人努力、天帮忙,政策的引扶效应和市场的刺激效应又一次发挥到了极至,要保持 年的良好发展态势已属不易,要谋求新的发展和突破,难度可想而知。 年,我国农产品的平均关税从 %下降到 %,许多农产品的关税普遍下调 — %,国际农产品在中国的市场价格也将下降 — %,农产品价格回落的压力越来越大。一家一户的小生产已经无法经受国际国内大市场的冲击,国内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企业面临新的考验和挑战。 年,农产品价格就遭遇“寒潮”,稻谷价格比 年下跌 ~ 元/ kg。工资收入己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就业机会增多的影响,尤其是城镇建筑业、制造业等对农民工需求大的产业增长强劲,民工外出务工寻找工作的机会相对较多。。但是横山县的劳务经济至今是一种自发经济,管理松散,组织化程度低,若不引起高度重视,就有可能失去部分劳务输出市场。 、农民增收的风险性系数大。农村是一个庞大的“露天工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农民是“靠天吃饭”。目前,我国农业风险保险制度还很不健全,一遇自然灾害,农民就只能望天兴叹。 、农民增收的自主性非常有限。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受思想观念、认知水平的限制,农民死抱自己的一亩三分自留地不放,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土地浪转机制难以形成,产业结构调整步履艰难。作田、养猪、打工不可能使农民收入出现量的飞跃和质的变化,增收动力明显不足。况且今年以来,农产品价格有较大幅度的下跌,农用生产资料价格却一路飚升,因生产资料涨价, 年横山县“二补一免”政策给农民带来的收益被生产资料涨价几乎全额抵消。透过涨价现象还是可以发现一些不可忽视的深层次的问题。一是近年来,舆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宣传有失偏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把农村形势说得天花乱坠,片面宣传和夸大成就,对仍在存在的各种问题轻描淡定,给人以“三农”问题已经解决,农民已经富裕的舆论误导,各行各业,特别是生产资料生产商和经销商也就争先恐后来分“蛋糕”,为生产资料涨价造势。国家在农业生产资料的“产前”补贴方面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投入大量资金,但真正的“好处”往往落到了生产企业和经销商手中,最终受“挤榨”的还是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