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一例到底的案例教学模式

2024-12-04 14:14:30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论文摘要:高中政治“一例到底”教学法已是一个大趋势,可是一例到底如何选择呢?一例就是整堂课只用一个事例吗?一例应该是一个主题的前提下,围绕本课的理论内容展开的多个角度的具有目标性、综合性、时代性和生活性的典型事例。
  关键词:一例到底 政治 选择 案例

  思想政治课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我们往往需要在教学中通过列举学生熟悉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所以“一例到底”或是“一理一例或多例”就成为教师教学中常用的方法。
  所谓“一例到底”,是指在一堂课中,以一则典型案例或材料为主线,贯穿课堂教学始终,帮助学生在讨论、分析材料过程中,自主建构知识,发展多方面能力的教学方式。的一例,不仅可以是一则案例,也可以是一个人、一件事、一个企业、一则材料甚至一个话题。比如,以苹果公司的发展来谈《公司的经营》,以汶川地震来谈《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当然,这里的一例不是说整节课只有一个例子,而是一则案例或材料为主线,其它材料为辅。
  案例是“一例到底”教学法的核心,案例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那么在“一例到底”的教学方式中什么样的例子最合适,如何选择教学案例,下面就以我校同课异构活动中我上的《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一课为例,谈谈在精选案例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教学案例的选取要符合教内容,要有明确的目标性。
  布卢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课堂上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着目标进行,这样才能避免出现课堂教学偏离方向、华而不实等弊端。所谓目标性是指要紧紧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选编案例,要让学生在对案例的分析讨论过程中获得相关知识。案例是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为教学目标服务的,这是案例选择最为重要的一点。如果脱离教学内容选择案例,这个案例无论角度多么新颖,学生多么接受它也是失败的。
  在讲《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一课前,全组教师集体备课,对教材知识进行全面梳理,确定教材的重点和主干知识,理清知识间的内在逻辑结构。通过梳理,我们发现这一节课的核心内容就是如何实现人生价值,围绕这个主题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二、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三、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其中,劳动和奉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社会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第三点措施强调主观条件。把握了教材的主干知识和逻辑结构,我们就开始搜罗素材。针对这个内容,毫无疑问 “一例”得选择一位典型的代表人物。这个人物显然是实现了人生价值的,而且他身上正好体现了实现人生价值的三个方面,也就是要体现教材内容的。
  第二,教学案例的选取要能够多角度辐射教材内容,要有较强的综合性。
  在教学中,“一例到底”要求我们在选择教学案例时既要针对教材内容选择生活中最能够代表这一部分教材内容的事例,同时也要具有一定的“辐射性”。也就是说,我们能够通过这一个例子的不同方面,运用课本知识多角度地进行分析。只有这样的例子,才能使课堂真正的优质、高效。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全面的思维模式。在《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中,我所选的案例姚明,到底他身上能否挖掘出和上述三个主干知识对应的素材呢?通过上网搜集我发现是可以的。姚明做了很多公益慈善事业,对社会、国家还有球队等都是有很大贡献的,而且它是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在球场(职场)上挥洒汗水实现人生价值的,这就能体现他是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的。同时他的成功离不开队友、姚之队、国家甚至是球迷等方方面面的支持,这又能很好的体现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最关键的姚明的成功与他个人的勤奋努力、技术、爱国情怀等都离不开关系,这正好说明了实现人生价值离不开主观条件。这样“一例”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都能建立起来,具体分析如下图:

  也就是说,“一例到底”并非指整节课只有一个案例,而是以一个主题作为本节课的核心,然后以这个主题的相关素材将教学内容串联起来,使整节课很好地实现了理论和实际、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的结合,完成了教学目标。
  第三,教学案例的选取要联系社会热点,体现时代性。
  所谓时代性是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选择的案例必须做到思想新、观点新、故事新、角度新,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做到与时俱进。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案例时要选择那些反映现实问题、反映社会热点的案例,从而使学生能正确地认识时代发展中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否则学生就会觉得政治课枯燥无味,对学生缺乏吸引力。选取姚明这个典型人物,虽然学生熟知,可是如果仅仅用NBA的材料,显然不是当下的热点,所以我迅速找出姚明退役后现在的工作和生活情况,这就很好的体现了时代性。比如,用7月份姚明退役发布会时的演讲词“明谢”来说明要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用当前姚明所从事的工作和职业如球队老板等工作情况来说明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附上姚明在上海交大学习时面对记者质疑时的一句话“读书是读给自己用的,不是读给大家看的!”与学生共勉。事实证明这种方法大大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引起了学生思想上的共鸣。
  第四,教学案例的选取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要有生活性。
  当下热点中体现教材内容的素材其实有不少,那么为什么我最终定下了姚明这个素材呢?我觉得选择案例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是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特点、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现有的情感认同。在搜集素材时,我也找了一些央视推出感动中国典型人物,比如说杨善洲、朱光亚等。但最终舍弃了,为什么呢?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对这些人物不太了解,甚至情感上也不是特别认同。我在课下问学生这些人时,很多学生甚至都没听说过。同时,学生对这些人物的先进事迹缺乏共鸣,他们的奉献不仅感动不了学生,有的学生甚至觉得他们傻,人生是没有价值的。这就与我们所要达到的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背道而驰了。所以我最终朝着这么一个方向去寻找:1、这个人物是学生熟知的,最好是喜爱的或是感兴趣的;2、他不是一味地奉献,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在行业中作出了很大的成绩,成就了人生价值,同时他为社会作出了很大贡献比如说慈善公益。最终我把目标锁定在体育明星姚明和企业家马云身上。通过比较我发现,马云和姚明都很符合第二点要求,在第一点上姚明在学生中的知名度要胜过马云,甚至有部分人是姚的球迷,对他的喜爱非同一般,但是姚明今年正好退役好像不太符合时代性的要求。最终我选择了姚明,因为这个人物更符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符合他们的情感认同。姚明虽然已经退役,但是我可以挖掘他现在的素材,同样也是热点。事实证明,我选择的姚明这个案例是正确的。
  当然了,“一例到底”也有局限性,会让整节课显得单薄、说服力不强。比如这节课,会误让学生以为只有姚明这样的优秀人士是实现了人生价值的。在我们周围,许多人都用不同方式为社会创造价值,从而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就实现了人生价值。所以教师在选择一例时,应通过各种方式拓展,使这一例也显得更加丰满更有厚度。所以,在讲完姚明的案例后,我设计了“说一说”环节,请说出一位你认为最有价值的人。并结合本课知识介绍他(她)是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这样的设计既贯彻了一例的原则,又避免了一例的单薄,同时让学生参与设置情境,确实很好地体现了生活性、开放性和实践性,大大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延伸了课堂。
   总的来说,“一例到底”符合当前课改的要求,能够有效地实现生活逻辑和理论逻辑的统一。但是教师在教学中也需要深刻地理解教材、把握教材,避免有形无实、浅尝辄止、强拼硬凑等问题的出现。

  

回答2:

怎样进行教学案例评析
一、 教学案例及基本特征
(一)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是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挑选出来实例,在被描述的具体情境中包含一个或多个引人入胜的问题,同时也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有具体情境的介绍和描述,也有一定的理论思考和核对实际活动的反思。目前对教学案例的描述,主要有以下四种说法:
1. 案例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
在这个情境中,包含着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包含着解决这 些问题的方法。
2. 教学案例描述的教学实践
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 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
3. 教学案例是指包含有某些决策或疑难问题的教学情境故事。 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学思考能力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达成等 现象。
4. 教学案例是指“由教师撰写,或由研究人员与教师共同撰 写的叙述性的教学实践记录”

教学案例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偶发事件、有意义的、
典型的教学实例处理的过程、方法和具体的教学行为未与艺术的记叙,以及对该个案记录的剖析、反思、总结。案例不仅记叙教学行为,还记录伴随行为而产生的思想、情感及灵感,反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矛盾、困惑、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想法、思路、对策等。它既有具体的情节、过程,真实感人,又从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的高度进行归纳、总结,悟出其中的渔人真谛,予人以启迪。可以说,教学案例就是一个具体教学情境的故事。在叙述这个故事的同时,人们还常常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点评。所以,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真实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
每个教学案例都要突出一个鲜明的主题,它常常与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实际教学活动中常见的疑难问题和容易引起困惑的事件有关。它源于教学实践但又不是简单的教学活动记录,他有相对完整的情节乃至戏剧性的矛盾,以反映事件发生的过程,反映教学实践中教师的家和学生的学变化,揭示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并引人思考。阅读它,教师、教育研究者可以不亲临现场就能访问多种多样的教学情境,对不同教师的教学实践进行评价。
(二)教学案例的基本特征
从总体上看,教学案例应具备以下特征:
1.典型性。讲述的是一个故事、事例,有相对完整的情节,能反映出事件发生的特定背景;叙述要具体、特殊,反映了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同时,这些活动与过程能够体现教育的内在规律,体现教学设计的基本思想。它既可以是成功的范例,也可以是“尚未成功”的典型情景。 2.研究性。指教学案例本身具有现实意义、借鉴作用和理论探讨的价值,可以正面获得经验或反面获得教训,能提炼出某些理论或观点。
3.启发性。指教学案例本身生动有趣,能提出问题,能引发思考,能产生观念上的不平衡。 教学案例可以是一个片断、一个情节,也可以是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过程。教学案例实际上就是教师对自身教学工作的自我叙述,叙述他自己的教育活动方式,他对教育的理解,他自己的成长经历,其丰富感人的材料和富于动态的描述必定给抽象的教育教学理论以生命和血肉,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生动的注解。它不一定非要做到像研究工作那么“严谨”,但其形式要简洁,主题要明确、集中。
二、教学案例评析的基本内容
教学案例评析就是通过一个个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感受和分析,学习、领会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提高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对教学工作进行分析评价的能力。对教师而言,教学案例评析要重在“分析”,力争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虚实并重,小中见大”。
1.分析教学案例中的理论要素
教师要注重从教学案例中分析出理论观点,要认真研究哪些教学行为体现了怎样的教师观、质量观、学生观,哪些教学行为注重了从认知的角度或从知识结构的角度去展开教学。要把教师课堂教学的经验、行为提升到“说清其理论依据”的层面上,从中学习和体验从教学实践经验“如何上升”为教育理论的过程,促进教师从经验到理论的升华,从自发的行为转变为自觉的行动。
2.分析教学案例对教学的启示
教师要注重从教学案例情景中归纳出问题并进行分析,分析要着重于其对教学的启示,即有何成功之处,闪光点是什么;不足又在哪里,问题的根源又是什么?使得在今后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可以有效地运用这种逐步培养起来的思维方法来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要关注案例中教师的创造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发展脉络,而不仅仅是获得那些固定的原理、规则。
3.提出对案例中教学工作的改进意见 评析只是一种手段、一种过程,其目的在于通过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因此,教师要

3
对案例中的教学设计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提出教师独到的改进意见,这应该成为教学案例评析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教师一旦将这种认识表达出来,可以增进教师的自我理解,而自我理解的更新,又是教师改进教育教学观念和教育教学方式的基础,并以此达到理解这些教学案例背后更为深远的教育教学意义的目的。 三、教学案例评析的基本要求
1.理论联系实际。撰写教学案例法分析时,要就事论理。对案例中描述的事实,提出的问题,要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进行科学分析,力求提出解决具体问题的教好的措施。分析自始至终要紧扣案例,不能脱离案例本身去讲教育理论。
2.体现先进教育思想。案例分析的立意要新,要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作指导,要跟得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步伐。要贯穿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基本精神。
3.实事求是。分析案例要有求实精神,不夸大,不缩小。评析要实在,要有针对性,要讲关于这个案例的具体的小道理,不要讲永远正确的空洞的大道理。不要热衷于抄录教育理论的条条,要讲教育理论的观点自然地融入与分析之中。
4.论述要突出重点。对于已写成的教学案例,要反复阅读,找出案例的基本目的、闪光点或主要问题,力求抓住要害,深入细致地进行分析,论述时要画龙点睛,把问题点明,把道理说清,把主题揭示出来。
5.观点要有充分依据。分析者要找出充分的论据,来支持自己提出的观点和建议。分析案例时首先要认真思考:采用已选中分析方法分析某个特定物问题,需要哪些事实?然后回过头来寻找所需事实。选材要严,挖掘要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