蝎子不是昆虫。
一只蝎子一年可捕杀蝗虫等有害昆虫一万多只。大肆捕捉蝎子使其数量锐减,结果会使有害昆虫大量繁殖,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对农作物造成破坏。据专家讲,蝎子三年一代,一年只繁殖一次,6月至9月是繁殖期。
蝎子和昆虫都属于节肢动物,但蝎子属于多足纲,而昆虫属于昆虫纲。昆虫身体基本包括头、胸、腹三部分,而蝎子的身体包括瘦长的身体、螯、弯曲分段且带有毒刺的尾巴。
蝎子不是是昆虫。蝎子(学名:Scorpiones)是一种有8只脚的掠食性蛛形纲节肢动物,具有一对可固定猎物的钳足与细长且分节的尾,尾部末端为带有毒液的蜇针。蝎子的体长约在9 mm(0.35英寸)(Typhlochactas mitchelli)至23 cm(9.1英寸)(红爪雨林蝎)之间。
最早的蝎子出现于4亿3千万年前的志留纪,在南极洲以外的所有大陆均有分布,目前现存在蝎目底下有13科共约1750种。
所有的蝎子都具有毒针,但大部分的物种均不对人类造成威胁,甚至在被叮后不需要接受任何医疗支援。目前已知仅有25种蝎子的毒液会对人类生命造成威胁。
扩展资料
生理习性
1、蝎子属于昼伏夜出的动物,喜潮怕湿,喜暗惧怕强光刺激。喜群居,好静不好动,并且有识窝和认群的习性,蝎子大多数在固定的窝穴内结伴定居。一般在大群蝎窝内大都有雌有雄,有大有小,和睦相处,很少发生相互残杀现象。但若不是同窝蝎子,相遇后往往会相互残杀。
2、蝎子有冬眠习性,一般在4月中下旬,即惊蛰以后出蛰,11月上旬便开始慢慢入蛰冬眠,全年活动时间有6个月左右。在一天当中,蝎子多在日落后晚8时至11时出来活动,到翌日凌晨2~3点钟便回窝栖息。这种活动规律一般是在温暖无风、地面干燥的夜晚,而在有风天气则很少出来活动。
3、蝎子虽是变温动物(现称外温动物),但它们还是比较耐寒和耐热。外界环境的温度在40℃至零下5℃,蝎子均能够生存。蝎子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气温下降至10℃以下,蝎子就不太活动了,气温低于20℃,蝎子的活动也较少,它们生长发育最适宜的温度为25~39℃之间。
气温在35~39℃,蝎子最为活跃,生长发育加快,生产、交配也大都在此温度范围内进行。温度超过41℃,蝎体内的水分被蒸发,若此时既不及时降温,又不及时补充水分,则蝎子极易出现脱水而死亡。温度超过43℃时,蝎子很快死亡。蝎子活动、生长发育和繁殖与温度密切相关,最佳温度35~38℃之间。因此,在人工养殖蝎子时,必须注意掌握。
4、蝎子的生长、繁殖与外界环境的湿度也有密切的关系。在自然界野生的蝎子,如要久旱无雨,就会钻到地下约1米深的湿润处躲藏、隐蔽起来;当阴雨天气,地上有积水,它们会爬往高处躲避。因此,在养殖蝎子时要十分注意饲料的水分以及饲养场地和窝穴的湿度。
一般来说,蝎子的活动场所要偏湿些,而它们栖息的窝穴则要求稍干燥些,这样有利于蝎子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如果窝穴过湿,则易受到微生物的侵害,蝎子的蜕皮也十分困难;如果蝎子的活动场所过于干燥,而且投喂的饲料中水分又不足时,也会影响到蝎子的正常生长发育,甚至还会诱发相互残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蝎子
不是
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这个定义下的动物.
其共同特征是:六足,无骨骼,身体靠体表的硬壳支撑,分为卵、幼虫和成虫三个生长阶段,身体为多节壮。
而蜘蛛、蜈蚣等平常大家容易被混淆为“昆虫”的动物不属于昆虫纲定义下的动物,而是属于“多足纲”。
蝎子不是昆虫,就像蜘蛛不是昆虫一样。
蝎属节肢动物门、有气管亚门、蛛形纲、蝎目。
(蛛形纲和昆虫纲同属节肢动物门)
昆虫的特征: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一对或两对翅的动物。
节肢动物门主要特征
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本门常见的动物有蜈蚣、马陆、蝎子、蜘蛛、鼠妇、蛰虫、螳螂、蝉、斑蛰等,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门。据记载,现存的节肢动物己达1百余万种,约占动物界总数的84%,其个体数目则很多,往往不可胜数。它们的生活环境极其广泛,从海底到高山,从陆地到空中,从淡水、海水至土中、沙漠,各种环境都有它们的踪迹。
不是昆虫 类昆虫
属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蛛形纲(Arachricla)、蝎目(Scorpionida)。世界上的蝎子约有800余种我国的蝎子有10余种,常用以入药的为东亚钳蝎(Buthus martensii Karsch),亦称马氏钳蝎,属蝎目的钳蝎科(Buthidae)。东亚钳蝎数量最多,分布最广,遍布我国10余省,其中以山东、河北、河南、陕西、湖北、辽宁等省分布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