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怎么解释信仰?

RT
2024-12-05 04:35:03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对信仰涵义的心理学解读
  信仰以信为基础, 是知、情、意的统一
  信仰, 英语faith, 它的含义包括两个英文单词, 即动词believe 和名词belief。信, 5说文解字6说它是会意字,从人从言, 和诚同义; 仰, 仰望, 瞻仰。 信仰是人意识到自身终极有限性而要超越之的精神需要, 信仰的作用是给人类生活以终极意义或价值指导 。信仰是人对某种超验本体、神圣的他者和理想社会等物象或者观念的坚信与敬仰, 它具有崇高性、神圣性和超越性。 作为一种心理活动过程, 信仰以 信为基础, 信作为一种主观的肯定心态, 同认知有密切联系 。但是, 人们所相信的, 未必就认知和理解; 反之, 人们所认知和理解的,未必就一定会相信。认知作为主体对对象的反映, 主要是由对象所决定的, 较少涉及人的情和意。通向信仰真理的路不是客观的, 而是主观的道路, 它是主体的生命自觉, 反映了内在的真实。信念、信仰都以信为内核。信念是信在情感和意志方面的强化, 是由相信这种肯定的心态发展到在行动上不可遏制地要表现出来的一种主体精神状态。信仰以信念为基础, 比信念更深刻。信仰是由个人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伦理观所构筑的信念体系, 是个人用以衡量利害关系和精神追求的最高准则。
  作为一种心理活动过程, 信仰以 信为基础, 是知、情、意的统一。没有所 信也就不可能产生 情绪、情感。没有 情, 就不可能激发出 意志, 最终便不能表现为信仰活动行为。 情可以是一般的情绪体验也可以是高级的社会性情感, 如道德感、美感、理智感等, 是信仰最直接的心理动力之源, 在信的基础上产生的情感体验, 可以是激情般的高峰体验,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论述自我实现者的特征时指出, 高峰体验是自我实现者具有的特征之一 , 人有了信仰, 就有了强烈的精神追求, 并在追求中获得了宁静感、宽慰感和神圣感,在追求中找到了自己的心灵家园; 意志是信仰追求过程中的目标指向及联结心理向现实转化的内在调控机制,意志参与信仰追求的过程在于它所具有的目标调控机制和克服困难的精神特征, 另外, 意志是心理结构中唯一能够使人们的精神性因素和具体的现实行动相联结的中介桥梁。信仰作为一种心理过程, 以信为基础, 是知、情、意三者的相互联系与高度统一, 缺少任何一种基本心理要素, 都不可能构成真正意义上的信仰追求。

回答2:

心理学怎么解释信仰---------信仰简单说就是精神的来寄托,就比如有人今天做了件错事,他肯定就会想到自用自己所相信的信仰或者是神明还抵消今天所做的错事。学习科学就会认为有信百仰是件度好事,但是不要盲目的崇拜,或者说是过于激进。

回答3:

任何信仰都是有"利于性"的.信仰会给他带来安全感,或者解脱感.或者信仰的东西会让他感觉到能弥补自己的缺乏,再或者信仰的东西能引起自身一些品质的共鸣,这是"归属感".等等.所以信仰其实是一种需求.就如同一个极度缺钱的人不会去莫名其妙的把爱神作为信仰.因为缺钱和爱没有因果的直接关系.

回答4: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信仰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是指人们对于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信奉和遵循,是统摄其它一切意志形式的最高意识形态。

回答5:

信是人类坦诚对世界的无知,仰是一种对存在的无限性的敬畏,两者加起来就是信仰。——李子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