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未解之谜讲的是什么?

2024-11-18 01:22:59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三星堆遗址位于中国四川省广汉市南兴镇北,这里有一条古河道叫“马牧河”,河道北岸的地形像月牙,人们便给它起了个美丽的名字——“月亮湾”。河道两岸,有三座突兀在成都平原上的黄土堆,三星堆因此而得名。

在三星堆遗址上建立的博物馆1929年春,当地农民燕道诚在住宅旁挖水沟时发现一坑精美的玉器,由此拉开三星堆文明的研究序幕。1986年,三星堆两个商代大型祭祀坑的发现,上千件稀世之宝的赫然显世,轰动了世界,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近年来,考古人员对三星堆遗址500平方米范围内的20个探方实施发掘。但随着大量文物的出土,三星堆文化的谜团也越来越多地呈现在世人面前。其中最让人迷惑的是三星堆文明起源何方?

三星堆的发现将古蜀国的历史推至5000年前。三星堆文化来自何方?这里数量庞大的青铜人像、动物不属于中原青铜器的任何一类。青铜器上没有留下一个文字,简直让人不可思议。出土的“三星堆人”高鼻深目、颧面突出、阔嘴大耳,耳朵上还有穿孔,不像中国人,倒像是“老外”。四川省文物考古所三星堆工作站站长陈德安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三星堆人有可能来自其他大陆,三星堆文明可能是“杂交文明”。但究竟来自何方,未可尽知。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人像三星堆出土的大量青铜器中,基本上没有生活用品,绝大多数是祭祀用品。这表明古蜀国的原始宗教体系已比较完整。这些祭祀用品带有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特别是青铜雕像、金杖等,与世界上著名的玛雅文化、古埃及文化非常接近。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张继忠认为,大量带有不同地域特征的祭祀用品表明,三星堆曾是世界朝圣中心。

在坑中出土了5000多枚海贝,经鉴定来自印度洋。有人说这些海贝用做交易,有的人则说这是朝圣者带来的祭祀品。还有60多根象牙则引起了学者们“土著象牙”与“外来象牙”的争议。

“不与秦塞通人烟”的古蜀国,居然已经有了“海外投资”,不可思议。

在祭祀坑中发现了一件价值连城的瑰宝——世界上最早的金杖。其权杖之说早已被学术界认同,但所刻的鱼、箭头等图案却引起了一场争论。

古代中国并非“无权杖之说”。古方在《天地之灵》一书中指出,在江浙一带的史前良渚文化的大墓中,有权杖玉质附件出土,包括玉戚、玉墩等。以“秘”相连,即成一件长68厘米,有柄首饰和柄尾的完整玉器。这至少说明,中国之权杖,不一定是受西亚文化的影响。同时,墓葬中出土的玉杖,与祭祀坑出土的金杖,似乎也有区别。因为,前者是万国的国君,后者是一国的君王,认为它是王杖,恐怕更为确切。应该看到,中国人用杖,由来已久。良渚人以玉为权杖,三星堆人就能以金为权杖。

杖,既是一种生活用具,也是一种装饰品。《山海经?海外北经》就有“夸父追日,弃其杖,化为邓林”之说。《山海经?海内经》说都广之野“灵寿实华”,这灵寿木就是做杖的好材料。《汉书?孔光传》:“赐太师灵寿杖。”蜀山氏来自山区,用杖助力,更是一种必要的器具。至今,四川剑门藤杖仍驰名中外。中国历代王朝,都有赐杖与老臣的惯例。《礼记?曲礼》:“大夫七十而致事。若不得谢,则必赐之几杖。”“谋与长者,必操几杖以从之。”而不同身份的人,手杖的装饰和长度都各不相同。戏曲中,皇家使用的“龙头拐杖”,虽是道具,但长度就和金杖差不多。至于包金拐杖、包银拐杖、木杖、藤杖、竹杖……品种甚为复杂。而杖首杖身装饰各种花纹、各种造型,更是珍贵手杖所必须。否则,怎么表示自己的身份?既然可以表示身份,当然可以代表权力。如果“权杖”不是三星堆惟一的现象,外来之说,就更值得商榷了。

其实,“权杖”最早也不是出现于西亚。在旧石器晚期马格德林人的洞穴艺术中,就有用骨头或象牙雕刻的“权杖”。若说蜀人金杖是西亚金杖的“采借”,不仅无古文献可考,而且蜀土无西亚古文物佐证。再以实物比较,三星堆的金杖,既不同于西亚古代国王须臾不离的短金杖,也不同于埃及法老所执的那种细长齐肩却无杖首的权杖。

夏代开国,“禹铸九鼎”,从此,鼎成为权力转移的同义语。古蜀人为什么不用鼎而用“权杖”,这确实是个很大的疑问,应该深入地进行研究。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徐中舒先生在《古史传说与家族公有制的建立》中说:“经过长期发展,夏人分为两支,一支姜姓民族,这是周朝母系的祖先。一支羌族,后来变成了居于四川、青海、甘肃一带的少数民族。”羌族与氐族(戈基人)融合,其一支发展成蜀山氏,已知使用铜刀。则在蚕丛氏阶段,又经柏灌、鱼凫,至杜宇一系从昭通返回,带回更为成熟的冶炼和铸造技术,在与土著濮彝等族的融合过程中,建立了真正的蜀国。因此,用金杖象征这种新的权力。

三星堆出土的权杖出土自三星堆一号祭器坑的这支金杖。它全长1.42米,直径为2.3厘米,用捶打好的金箔包卷在一根木杆上,净重约500克。木杆早已碳化,只剩完整的金箔。金杖的一端,刻有图案,共分3组。靠近端头的是两个前后对称、头戴五齿高冠、耳垂三角形耳坠、面带微笑的人头像。另两种图案相同,上方是两支两头相对的鸟,下方是两条两背相对的鱼。它们的颈部,都叠压着一根似箭翎的图案。有人认为,这支金杖的图案,有鱼有鸟,当印证是鱼凫王所执掌。但是,持反对意见者认为,鱼鸟象征吉祥,箭翎则表示威武,这正是金杖作为权力象征的应有之义。而现在,尚无任何实物能证明鱼凫氏的族徽是由鱼和鸟组成。金杖上的图案,第一组当然是王者之像,而第二、第三组从顺序看,是先鸟而后鱼,也难解读成鱼凫。所以,断定为鱼凫氏所用,理由还欠充分。

源于古氐、羌族的纳西族先民,就有使用“灵杖”的风俗。从先期的“卜杜”(相当于巫、祝或巫、史)到其后的东巴(相当于士或祝官)在祭祀活动中,都要用灵杖,而这种法器,只有大东巴才能使用。《东巴文化艺术》一书,印有五种灵杖头的照片,杖头分节刻有神像、佛像、神兽、花卉及图形符号等。东巴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佛教、道教文化,但就其本源来说,仍是古老的巫文化为其主体。灵杖既然长期存在于纳西族人民的生活中,而纳西人又是氐、羌民族的一支。那么,在神权和王权合一的上古时代,金杖是古蜀人所固有的法器,似乎可以算作又一旁证。还有,西藏古格王朝,也有“权杖”的记载。

用杖象征权力,良渚文化和吐蕃文化中都有此先例。用杖象征神威,东巴文化今仍如此。金杖出现在三星堆,有其历史渊源。

但是关于上古时代何时开始使用黄金制品,尚无明确记载。《山海经》中已有黄金、赤金的区别,说明夏代已懂得金的属性。《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说,金银器皿出现较晚,汉以前少见,到唐代才开始有较多发现。但事实上,三星堆的金器就不少,除金杖外,还有金面罩、金虎饰、金璋形饰、金竹叶、四叉形器等等。它的特点是全用金箔,说明对金的延伸性已经有很深的了解。大约在春秋时代,已经有用金铸造的器皿,而金箔的使用,应该说比铸造更为先进。所以,研究三星堆的金器,还有很重要的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