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岗岩类的地质填图主要内容与要求

2025-03-28 19:49:5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1.花岗岩类的地质填图主要内容

1)圈定花岗岩类的分布范围,查明花岗岩类与其他岩石之间的接触关系,确定花岗岩类的形成时代。

2)辨别岩石、矿物的成分和结构、构造,划分岩石类型。

3)查明深成岩体之间的突变与渐变等接触关系,特别是深成岩体内部不同岩石类型之间的接触关系。

4)查清同一类型岩石之间和不同类型岩石之间的空间和时间关系,尤其是同源岩浆各类岩石之间的形成次序和空间分布规律。

5)以岩石类型野外露头尺度可识别,同一填图单位岩石组合基本可对比,分布区在地质图面(视比例尺)可表达的“三可”原则为前提,合理划分花岗岩类的地质填图单位。

6)调查花岗岩类深成岩体内部各种变形构造,为分析花岗岩类就位机制提供信息。

7)根据花岗岩类中所含矿物组成及其含量、岩石化学成分和地球化学资料等论述花岗岩类的基本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岩浆演化的规律。

8)依据同位素年代学资料,论证深成岩体的形成时代、复式成岩序次。

9)依据岩浆热事件的时空分布及反映地质环境变化所出现的差异,划分出区域性的岩浆演化阶段,探索区域性岩浆热事件的演化趋势和演化模式。

10)研究深成岩体内部各类岩石与成矿的关系,建立成矿模式。

2.花岗岩类地质填图的基本要求

1)花岗岩填图单位的确立标准应以客观性、可识性和野外露头尺度可区分性为依据,因此,对比前述各分类,只能依据火成岩基本分类方案确立填图单位。

2)准确和客观地做好基本岩石定名和再细分。以Q—A—P基本分类为标准,确定基本名称和类型,结合岩石组构、颜色、特征矿物,将基本名称进一步细分,以利在野外露头尺度区分出更细的岩石类型,提高划分精度,为识别侵入体和解体岩体奠定基础。基本分类方案是确定花岗岩类岩石名称和填图单位的唯一途径。

3)客观处理侵位先后排序。侵入体以及单元之间的先后排列,必须以野外观察确定的顺序为准。不得依某些元素及其图解的排序而人为调整或改变先后排序,更不能忽视那些不合单向性的岩石化学、地球化学信息。因为此类信息恰恰能指示成岩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混合作用或混浆作用,而且这些信息有时就是重要的成岩作用和成矿作用信息。

4)慎重归并超单元。《花岗岩类区1∶5万区域地质填图方法指南》要求被归并者必须是同源岩浆演化序列的产物,而实际上由于对普遍存在的混染、岩浆混合作用等认识不足,导致将非同源者归并。反之,由于过分强调有序性和单向性,本属同一超单元者因不具单向性而排外。出现了该归未归、不该归而错归的现象,造成资料失真。建议从野外实际出发,不强求有序性和单向性。同期非同源但空间上又有密切联系的混浆花岗岩应给予真实和足够的归并体现。

5)重视填图中的包体研究。包体数量多、类型杂、成因多样是造山带花岗岩的又一重要特色,包体信息愈来愈受到关注。填图中应尽可能在三维空间详细反映这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