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欣妈妈说自己孩子出生快一个月了,可是身上的黄疸迟迟不退,还有严重的迹象。欣欣妈半夜发私信问我,孩子是不是得了什么严重疾病啊?
如果宝宝黄疸一周后还没有消退,说明不是生理性的黄疸,已经是病理性黄疸了,需要及时就医治疗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什么是黄疸,以及如何区分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什么是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宝宝出生后一种普遍现象,主要是因为宝宝体内胆红素(血红素代谢过程的产物)浓度上升,又缺乏肝代谢酶,而血里的间接胆红素需要经过肝脏里的酶代谢,才能排出体外,使得宝宝皮肤发黄。一般在宝宝出生后1到2周就会慢慢消退了。
新生儿黄疸有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的区分,区分可以看这几点
1、生理性黄疸一般发生产后的2天后,病理性黄疸出现的会比较早,一般在产后12小时就出现了。
2、生理性黄疸一般在产后的15天左右就会自行消退了,而病理性黄疸病情反复,持续时间较长。
3、病理性黄疸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宝宝的尿液会染黄尿布。
新生儿黄疸常见的5个不正常现象
1、黄疸发生时间较早,如果出生的第一天就出现了黄疸,有可能是有溶血性疾病。
2、发展速度快。如果宝宝发现黄疸较早,且扩展比较迅速,多是由于溶性疾病引起的。
3、总胆红素数值过高。过高的胆红素会通过血脑屏障对宝宝神经造成伤害。
4、持续时间较长。如果宝宝黄疸持续2周以上,且没有减退的迹象,应检查胆红素数值。
5、直接型胆红素过高,说明宝宝可能有肝炎或者其他肝胆疾病。
如何预防新生儿黄疸?
预防新生儿黄疸关键在于宝宝能不能吃到足够的奶水和正确的哺乳姿势,这些都可以大大降低宝宝黄疸的发生概率。很多妈妈认为宝宝黄疸后,应该停止母乳喂养。其实不然,宝宝在接受照光治疗的时候,可以继续母乳喂养的。为了减少宝宝黄疸的发病率,妈妈产后一定要尽早哺乳,掌握正确的母乳喂养姿势。
总:把未满月(出生28天内)新生儿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
分:【相同点】两者皆会出现皮肤、巩膜黄染,胆红素升高。
【不同点】
1.病因不同:生理性黄疸是由于新生儿对胆红素代谢特点决定的胆红素浓度过高出现的皮肤黏膜黄染现象;病理性黄疸是患儿在一些基础疾病的基础上出现的黄疸,如新生儿溶血、感染等。
2.全身状态不同:生理性黄疸一般情况好,除黄染无其他不适表现;病理性黄疸一般情况差,可出现高热等表现。
3.黄疸出现时间不同:生理性黄疸出现晚,2~3日出现;病理性黄疸出现早,于生后24小时内出现。
4.消退时间不同:生理性黄疸消退快(1~2周),病理性黄疸消退慢(>2周)。
5.胆红素指标不同:生理性黄疸胆红素小于221µmol/L或(12.9mg/dl);病理性黄疸胆红素大于等于221µmol/L或(12.9mg/dl)。
总:新生儿黄疸的严重并发症为胆红素脑病。所以一旦发现患儿患病理性黄疸应及时进行治疗,同时理解患儿家属的急切心情,给与相应的心理安慰。
本文由上海中公教育医疗卫生考试网提供
1、生理性黄疸多在出生后,第2--3天开始出现,病理性黄疸在生下来第一天就会出现。
2、生理性黄疸多在宝宝出生后两周之内自行消退,病理性黄疸持续则不易消退。
3、生理性黄疸的速度变化不快,反之,如果黄疸上升的速度很快,则为病理性黄疸。
4、生理性黄疸一般不会超过10到12毫克每分升,如果超过15毫克每分升就是病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是不用过于管的,过一段时间自己就会消退,病理性黄疸就会特别严重,不进行治疗的话会导致孩子脑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