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遂自荐的意思

2025-04-11 12:23:44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毛遂自荐的是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毛遂自荐

拼音:[ máo suì zì jiàn ] 

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记载:秦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平原君去楚国求救,门下食客毛遂自动请求一同前去。到了楚国,毛遂挺身而出,陈述利害,楚王才派兵去救赵国。

示例:我作~,居然被校长核准了。这样才勉强捱过难关。 ◎邹韬奋《经历·深挚的友谊》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扩展资料

近义词    自告奋勇 自我介绍 自我吹嘘 挺身而出    

反义词    自惭形秽 让位于贤 畏缩不前    

一、自告奋勇 [ zì gào fèn yǒng ] 

1. 【解释】:告:称说,表示。主动要求担任某项艰巨的任务。

2. 【出自】: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三回:“这饶守原本只有这一个狮子国;因为上头提倡游学,所以他自告奋勇,情愿自备资斧,叫儿子出洋。”

3. 【示例】:好心的渔户~,选拔了五十多名上等青年猎手,披弓带箭前去寻找。 ◎曲波《林海雪原》三十六

二、自我吹嘘 [ zì wǒ chuī xū ] 

1. 【解释】:比喻自我吹嘘、夸张。

2. 【示例】:他本身是报纸编辑,因此每作新诗词必在报纸上~,俨然以当代文豪自居。

三、自惭形秽 [ zì cán xíng huì ] 

1. 【解释】:形秽:形态丑陋,引伸为缺点。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

2. 【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珠玉在侧,觉我形秽。”

3. 【示例】:她~般只呆在一个黑暗的角落里,不敢发一言。 ◎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一章

四、畏缩不前 [ wèi suō bù qián ] 

1. 【解释】:畏惧退缩,不敢前进。

2. 【出自】:宋·魏泰《东轩笔录》:“唐介始弹张尧佐,谏官皆上疏,及弹文彦博,则吴奎畏缩不前,当时谓拽动阵脚。”

3. 【示例】:尤其是她自己,起先虽然颇有~的心情,此时却已鼓起勇士临阵似的气慨了。 ◎叶圣陶《平常的故事》

回答2:

毛遂自荐 - 释义

毛遂自荐毛遂:战国时期赵国平原君的门客;荐:推荐,荐举。毛遂自我推荐。战国时,平原君之门下食客毛遂自荐跟随前往楚国游说。典出《史记.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后用「毛遂自荐」比喻自告奋勇,自我推荐去做某项工作。「自告奋勇」、「脱颖而出」  

毛遂:战国时期赵国平原君的门客;荐:推荐,荐举。毛遂自我推荐。比喻自告奋勇去做某项工作。  


 


毛遂自荐 - 典源

《史记.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  

秦之围邯郸,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平原君曰:「使文能取胜,则善矣。文不能取胜,则歃血于华屋之下,必得定从而还。士不外索,取于食客门下足矣。」得十九人,余无可取者,无以满二十人。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平原君曰:「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于此矣?」毛遂曰:「三年于此矣。」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平原君竟与毛遂偕。  

注解  

毛遂:战国时赵国人,生卒年不详。为平原君门下食客,初无表现,后自荐随平原君至楚,与楚王定约立功。  

平原君:赵胜(?~公元前351),战国赵武灵王的儿子。封于平原,故称为平原君。喜宾客,食客多至数千人,为战国当时有名的四公子之一,亦为赵之名相。  

合从:战国时苏秦倡导联合楚、齐、燕、韩、赵、魏六国,共同抵抗秦国的政策。因六国地处南北,故名「合从」。  

楚:国名。周成王封熊绎于楚,春秋时称王,为战国七雄之一。领有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后为秦所灭。  

蚤:通「早」。  

颖脱而出:锥处囊中,尖端必冒脱而出。比喻显露才能而超越众人。

回答3:

在中国历史上,毛遂是出了大名的。

一位普通的门客,凭借自信和勇气,凭借胆识和智慧,自荐出使楚国,促成了楚、赵联合,同时也得到了“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美誉,这就是“毛遂自荐”的故事。但是毛遂之死也算得上是一个并非人人皆知的历史悲剧。 毛遂自荐后不久,燕国趁赵国大战方停、元气大伤之际,派遣大将栗腹攻打赵国。派谁挂帅迎敌呢?赵王立即想到了刚刚立下奇功的毛遂。得知此事,毛遂急如星火地跑到赵王那里,请求赵王不要任命自己做统帅。毛遂说:不是我怕死,是我德薄能低,不堪此任,我能做马前卒,但绝对做不了指挥千军万马的统帅。然而,不管毛遂如何推辞,赵王执意任命他为统帅。毛遂虽然身先士卒、殚精竭虑,他统领的军队还是被燕军打得落花流水。战事惨败,毛遂觉得没有脸面再见赵人,于是避开众人,到山林里拔剑自刎。这就是历史上鲜为人知的“毛遂自刎”。

 毛遂的悲剧不是他自己造成的,他没有什么政治野心,并不想获取高官厚禄;他有自知之明,即懂得“自惭”,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真正应该对毛遂的人生悲剧负责的是赵王,具体地说,是赵王的不知“自惭”



回答4:

毛遂自我推荐。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回答5:

毛遂自荐 大家都了解 但是今天我们讲 它的续集 毛随是战国时赵武成王 下面的一个普通门课 就凭借着自己的自信和勇气 她主动要求出使楚国 最后促成了楚赵合纵抗秦的局面 他也因此得到了三寸之舌 强于百万之师的美誉 这就是毛遂自荐 然而就在毛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