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工程担保行业发展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拖欠工程款是阻碍建筑业健康发展的顽疾,一些业主利用建筑市场是卖方市场的特点,大肆拖欠建筑企业的工程款。这一行为严重影响到了企业的资金周转,沉重的债务负担使得各建筑企业只好将债务转嫁给工程分包商和材料设备供应商,而工程分包商又把债务转嫁给农民工,拖欠农民工的工资,结果造成严重的“三角债”。
除此之外,层出不穷的工程质量问题,让国民痛斥的“豆腐渣”工程,不仅对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使国民经济遭受重大损失,中国建筑业的形象也遭到损害。
工程担保制度在中国的大力推行,无疑将成为老百姓的“保护伞”,制度中所设有的付款担保可有效预防和遏制工程款的拖欠问题。此外,工程担保制度的建立还在转移工程风险、增强建筑企业竞争力、建立建筑市场信用体系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前瞻产业研究院工程担保行业研究小组分析认为,工程保证担保市场是一个经营信用风险的市场,保持承保主体的信用是这一市场赖以存在的关键。我国的工程担保发展起步较晚,面对市场上无处不在的竞争、法律等风险,为了使市场向受益人做出的承诺能够顺利履行,风险的防范是否到位将决定市场未来的发展前景。
当前,我国工程担保公司无论是在数量是还是资金实力上都与国际水平有一定的差距,公司偿付能力的提升仍是未来行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而且,我国工程担保公司的专业人才储备有限,尚不能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人才的培养应予以重视。最后,我国工程担保市场中缺乏信用记录,社会信用调查业还不发达,道德风险较高,将不利于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行业内对这方面的风险防范意识须加强。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我国的工程担保行业发展不太成熟,但也具备自己的优势。
前瞻产业研究院工程担保行业研究小组指出,1995年6月30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借鉴了国际上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对于促进我国资金融通和商品流通、保障债权的实现发挥着重要作用;另外,独立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和工程咨询业等是健康的工程担保市场不可缺少的配套服务,国内目前相关市场的建设已具有一定的市场基础,这为工程担保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