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专业,出来不想当老师,可以干什么?

2024-12-03 10:57:3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 一般认为,历史类专业不太好“市场化”,因此除了当老师不知道能干什么。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我国政治、经济、军事各领域当前都发展得活跃,虽然有偏淡一点的专业,但都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只可惜高校的历史专业设置的方向性不明确,或者说方向性不强,搞得学这个专业的人找不到归宿。高校专业课程的“学术性”,是大学生就业的症结所在。改革专业设置,改革课程属性,强化所有专业的“应用性”才是出路。 就历史专业来说,我个人认为应该大有文章可做。如果历史专业的人出来就是当老师,那太浪费了。要不了那么多历史老师。首先,学术型研究工作依然有潜力可挖。我国社会科学院、博物馆以及相关的研究机构,历史人才相当匮乏,老祖宗都快忘记光了。尤其是历史专业中的技术性、主题类研究人才,更是凤毛麟角。以至于出现了于丹的滥竽充数,并盖过了历史学专家,真是悲哀。如今,只要有一点文字的人,能读懂一点古文的人,都可以拿历史来说话,都可以来搞一些讲坛,俨然大师在摆法场。都什么事儿。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答案简单:人民群众需要历史,历史学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只是,搞历史的人都把自己搞成了书呆子,丢失应有的市场。我觉得,真正的历史学家或者专业人士,应该把自己的搞成历史的“巫师”,多一些对于历史的开发,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远大眼光勇敢去“擦亮”历史,而不是把一些古董搬来搬去的,而不是把一些文物翻来翻去的,更不只是扛着家伙全国地底下挖来挖去的。 上面说的学术研究类工作,有很大空间。除此之外,传播类工作空间似乎更大。编撰出版工作,是历史学专业的重点工作之一,我们要加大对于历史信息的发掘、整理和演绎。历史题材的小说、影视剧竟然都不是历史专业的人搞出来的,奇怪也不奇怪。我就纳闷了:历史专家和专业人士哪里去了?去街头随便买一本历史题材书籍,我敢肯定十有八九是搞文学的人写的,甚至就是一个普通的文字匠。 如今,文化属于“软实力”,在综合国力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历史专业在文化大领域中担负承上启下的重任。显而易见:历史人才没有做到最好,没有人尽其才。绝大多数搞历史的人,会“承上”不会“启下”,真是无奈。所以,“于丹们”就脱颖而出了,凑合着补上了历史专业人士的这一课。 我总感到,历史专业的人,应该有做不完的事情啊,怎么可能迷茫到不知干什么好?如果你爱历史这个专业,你确实有真正的兴趣?你就不会不知道将要做什么,应该去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