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政策是错误的,那时的蜀国已经是疲于兵战了,应该休养生息,但诸葛亮却一意孤行地进行北伐,这是其亡国的原因之一。
2、后主刘禅昏庸无能,又受听小人——太监之言,不知道三多二少的笨蛋,这对于诸葛亮来说肯定是一个令他头痛的家伙。事事掣肘,不败才怪。
3、还是老诸葛的错误,如果按魏延所献计策,也不失为一个对于蜀国长治久安的国策,可惜的是诸葛就认为他有反骨,死后还把他给杀了。
4、杀马谡,绝对是一个错误,为了强求那个所为的严军令么?给自己戴高帽子沽名钓誉罢了。他难道忘记了,他出兵收拾孟获时,这个被斩的人儿还给他出过主意:“攻心为上。”最终收服了孟获。
5、姜维,说穿了,是个球也完不成的东西,诸葛让他来接掌蜀之命运不亡国才怪。最终还不是跟那个“战战栗栗,汗不敢出”的钟会一起被OVER了?
上述五个原因。
导致蜀国灭亡的几个重大军事错误
1、最大的错误是战略性的,这是大将军姜维一手造成的。
——《三国志姜维传》记载:初,先主留魏延镇汉中,皆实兵诸围以御外敌,敌若来攻,使不得入。及兴势之役,王平捍拒曹爽,皆承此制。维建议,以为错守诸围,虽合周易“重门”之义,然适可御敌,不获大利。不若使闻敌至,诸围皆敛兵聚谷,退就汉、乐二城,使敌不得入平,且重关镇守以捍之。有事之日,令游军并进以伺其虚。敌攻关不克,野无散谷,千里县粮,自然疲乏。引退之日,然后诸城并出,与游军并力搏之,此殄敌之术也。
在此之前,自魏延、诸葛亮、王平等人防御汉中,均采取依托秦岭谷口险要地形,使敌人不能攻入的防御战略。而姜维轻易放弃险要,致使敌军顺利进入,使得蜀地的大门——汉中很快失守。
汉中对于蜀地的重要性,在法正当年建议刘备全力夺取汉中时说的非常清楚:“举众往讨,则必可克。克之之日,广农积谷,观衅伺隙,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此盖天以与我,时不可失也。”杨洪也向诸葛亮说到:“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方今之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
因此,姜维自以为是的改变汉中防御战略,是蜀国灭亡的第一军事败因。
2、当魏军大举进犯时,没有迅速增援阳平关,是造成汉中最终丢失的原因之一。这个军事责任应由谁来承担呢?
大量意见均采纳了这段记载——六年,维表后主:“闻锺会治兵关中,欲规进取,宜并遣张翼、廖化督诸军分护阳安关口、阴平桥头以防未然。”皓徵信鬼巫,谓敌终不自致,启后主寝其事,而群臣不知。(姜维传)——从而把增援不利的责任推到了后主、黄皓的头上。
但是,不要忽略了后面紧跟着的记载——及锺会将向骆谷,邓艾将入沓中,然后乃遣右车骑廖化诣沓中为维援,左车骑张翼、辅国大将军董厥等诣阳安关口以为诸围外助。(姜维传)——这说明在锺会和邓艾即将发起进攻之前,后主实际上是按照姜维的意见及时派出了增援部队。因此,这个增援不利的责任并不应由后主、黄皓来承担。
那么,既然后主已经及时派出了增援部队,为何后来仍增援不利呢?《姜维传》其实也有记载——比至阴平,闻魏将诸葛绪向建威,故住待之。月馀,维为邓艾所摧,还住阴平。——是张翼、董厥等大将在到达阴平之后,擅自停留此地月余时间,而不及时增援关头。
这里的阴平,应是指阴平桥一带,因为姜维在阴平的沓中,增援军并没有与姜维会合。这里到阳平关不过170公里,合390汉里。就是一天走30汉里,半个月也可以走到了。
为什么几位大将带领援军停留在此呢?因为听说魏军向建威进攻的缘故。可能有人不太明白魏军进攻建威,为何援军就要停留在阴平桥头。原因是这样的,魏军进攻建威一线,就表示可能南下直接夺取阴平桥头。由于此时姜维主力依然滞留在沓中,一旦阴平桥头被敌人占领,姜维主力就将被切断而全军覆没。这些援军就是因为这个担心才滞留此地月余而没有及时增援阳平关的。
因此,很清楚,增援阳平关不利的责任应由张翼、董厥两人承担,间接地姜维也有责任,因为其长期滞留沓中,造成援军不敢离开阴平桥。
3、蜀军主力长期滞留偏远的沓中不回援,这个责任完全由姜维承担。
我们知道,沓中位于偏远的阴平郡西北,乃蜀军进攻魏国西北的前进基地,也是姜维后来避祸之处。这个地方,对于蜀国的防御可以说是毫无用处。
我们知道,蜀国对于北方的防御,依赖于: 东北部的汉中,依托秦岭谷口的险要,可以达到以弱胜强的目的;
作者:121.32.233.* 2007-1-1 22:44 回复此发言
--------------------------------------------------------------------------------
2 (转帖)谁应承担蜀国灭亡的主要军事责任?(申请加精)
中部的剑阁、白水关,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过之势;
成都正北依托崎岖、险要、渺无人烟的岷山山脉阻隔。
而阴平被岷山隔断在北面,只有一条路线相连,一旦被敌人切断,将彻底完蛋。
因此,我们一直不明白,姜维既然已经知道魏军将大举进攻,为何还要带领主力滞留在沓中这个对蜀国防御毫无用处的地方呢?
我们要问:
姜维要求后主派援军增援阳平,为何不自己带领主力直接回撤关头组织防御?
姜维不仅自己不回撤防御,反而要求后主单独派出廖化军到阴平桥保护自己的后路,这不仅分散了增援兵力,也耽误了组织防御的宝贵时间。
为什么说姜维带领的是蜀军主力呢?因为姜维的兵团乃进攻兵团,姜维一直以此部队反复进攻魏国边防。
所以,我以为,合理的部署是:当姜维得到敌人将大举进犯的情报后,应主动放弃阴平(或仅留少量轻装快速部队),回撤阳平关一线防御。这样,成都的援军也不会在阴平桥滞留等待月余,而阳平的防御也将大大加强,也不会有后来在强川口被敌人追击打败的损失。
4、阴平小道的防御漏洞,这个责任应由负责全面军事的姜维承担。
可能有人以为,此时姜维已经说话不管用了,其实不然,从后主和其他将领对其轻易改变汉中防御战略毫无反对,就可看出,在军事方面,姜维还是说话管用的。像改变防御战略这样的大事都说了算数,如果部署三千人防御阴平小道,恐怕也不会有人反对吧?
但是,实际上对于这条小道,蜀军疏于防备,才导致后来被邓艾偷渡成功。
如果在江油城堡有三千蜀军严阵以待,那不敢说邓艾将全军覆没,至少依托城堡险要,邓艾根本不可能进入成都平原。
5、没有及时分兵增援诸葛瞻,导致诸葛瞻孤军奋战被消灭,成都也就彻底完蛋。这个责任主要也在姜维。
《三国志钟会传》记载:会上言曰:“贼姜维、张翼、廖化、董厥等逃死遁走,欲趣成都。……维等所统步骑四五万人,擐甲厉兵,塞川填谷,数百里中首尾相继,凭恃其众,方轨而西。
因此,我们知道,姜维在强川口战败之后,虽然损失了部分人马,但在会合了张翼、廖化、董厥各军并与钟会军激战若干时间之后,兵力依然有4-5万人。
我们知道,蜀国在册的兵力不过102000人,大致减去汉中损失2万,强川口损失1万,东线和南边各留5000,再加上姜维这近5万人,诸葛瞻最多也就1万人,此时成都已经是空城了(大概有2千皇宫禁卫军)。
而诸葛瞻实际上并没有实战经验,因此,姜维派出部队回援诸葛瞻,应是最后唯一的机会。
姜维能否回援?我们都知道剑阁天险,守剑阁这种天险完全不用5万人,2万足以。因此,姜维至少可以分兵2万回援诸葛瞻。
连邓艾在偷渡阴平前,也预测了姜维回援:艾上言:“今贼摧折,宜遂乘之,从阴平由邪径经汉德阳亭趣涪,出剑阁西百里,去成都三百馀里,奇兵冲其腹心。剑阁之守必还赴涪,则会方轨而进;剑阁之军不还,则应涪之兵寡矣。军志有之曰:‘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今掩其空虚,破之必矣。”(邓艾传)
当然,可能有人以为时间不够,其实不然。阻击邓艾是位于涪县(今四川绵阳),此地距剑阁168公里(380汉里),距成都125公里(284汉里)。如果急行军,剑阁的援军也就晚一天到达涪县。
那么只要诸葛瞻在涪县坚持一天时间,就可以达到蜀军3万攻击邓艾军1万的局面。
那么,为何姜维手握重兵却不能出一兵一卒来回援呢?没有答案(我不想把姜维想的太坏)。但是这个责任只能由姜维来承担了。
二、 我的看法
如果不是做为蜀军最高军事负责人的姜维犯了如此多的战略、战术性错误,即使蜀国政治、经济形势一般,也不会如此轻易地就被魏国灭亡了。
在整个战役中,并没有任何蜀军补给不上的问题,也没有蜀军因政治或经济问题哗变的问题(除蒋舒因权力问题投降、马邈因无兵无备而投降外),因此,蜀国的经济、政治至少维持防御还是可以的。
为什么18万魏军很快就消灭了有天险地形依托的10万蜀军呢?我们不能不说,姜维的指挥错误是最大的原因。
有人批评后主的投降,但是,后主当时还有什么选择呢?
——而蜀本谓敌不便至,不作城守调度,及闻艾已入阴平,百姓扰扰,皆迸山野,不可禁制。后主使群臣会议,计无所出。或以为蜀之与吴,本为和国,宜可奔吴;或以为南中七郡,阻险斗绝,易以自守,宜可奔南。(谯周传)
1、 作战。由于没有预计到敌人能打进来,因此城防毫无准备,何况也没有可用之兵;
2、 投奔吴国,这个已经被谯周的理由所否定;
3、 南逃南中,这条路也无成功希望;
4、 杀身成仁。
5、 投降魏国。
其实,只有最后两个可以选择。不过以后主的才能和境界,选择第四的可能极小,否则他也不会是这样一个毫无主见,被下臣所驱使的皇帝了。
总之,经过一番探讨,我们可以很清晰地发现,后主在军事上没有什么发言权,军事大计多由大将军姜维所出,蜀军主力也由姜维统领。是姜维的连续犯错,导致了10万蜀军的迅速崩溃。当然魏军统兵大将的高超才能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姜维这些错误,无一例外地都被敌方利用了。
“评曰: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於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这是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我们不得不承认诸葛亮是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
但是在《三国志》中“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阳,苟全性命於乱世,不求闻达於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於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於败军之际,奉命於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臣松之案:刘备以建安十三年败,遣亮使吴,亮以建兴五年抗表北伐,自倾覆至此整二十年。然则备始与亮相遇,在败军之前一年时也。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我们可以看刘备死的十分仓促(三年春二月,丞相亮自成都到永安。三月,黄元进兵攻临邛县。遣将军陈曶音笏。讨元,元军败,顺流下江,为其亲兵所缚,生致成都,斩之。先主病笃,讬孤於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夏四月癸巳,先主殂于永安宫,时年六十三。),没有可能告诉诸葛亮立后主和寄国家大事交于诸葛亮,我的愚见是诸葛亮只不过是编造“白帝城托孤”来稳定他日后在蜀国的地位罢了。我们可以想想继位之事不是一般的继承之事,而是关系刘家的兴亡大事不可能给一个初出茅庐的诸葛亮说呢?无论那个皇帝再傻都不可能把关于自己的江山拱手让人(那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笃,召亮於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我们再从刘禅继位的事来说,据《三国志》(裴松之注版)(蜀书二*先主传)说:“诸葛亮集载先主遗诏敕后主曰:“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杂他病,殆不自济。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馀,何所复恨,不复自伤,但以卿兄弟为念。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於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於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读汉书、礼记,间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临终时,呼鲁王与语:“吾亡之后,汝兄弟父事丞相,令卿与丞相共事而已。”中“兄弟”一词可以看出我们平时说刘备只有刘禅一个儿子的说法,刘禅软弱无能,刘备怎么可能去将兴汉大业交于刘禅呢?这充分说明了刘禅继位是诸葛亮一手策划的,我的愚见是刘备的另一个儿子是个有作为,有头脑,超越刘禅的皇子,可能他不太喜欢诸葛亮的为人,看不起诸葛亮的才能。而诸葛亮害怕这个皇子不服所以制造了“白帝城托孤”的幌子。
再说诸葛亮是一个嫉贤妒能的人,据记载司马徽说的刘备只要得到庞统或诸葛亮其中一人便可定天下。只是庞统是个奇丑无比之人,没有诸葛亮长的帅罢了。诸葛亮为什么在刘备入川时自己不去却推荐庞统去呢?我愚见:诸葛亮知庞统在入川时会死,就先借刀杀人将他日后最大的对手铲除掉。为他日后在蜀国的地位打下了基础。
所以我愚见诸葛亮对日后蜀国灭亡中起到了不可缺少的作用。
http://tieba.baidu.com/f?kz=159972378
上面的这些人都没读懂题,说的都是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是:
经济上,在曹魏统一北方后,北方的经济开始复苏,到晋篡夺曹魏政权时,蜀国的经济根本无法与北方抗衡。
军事上,蜀国地广人稀,无法组织大的军事力量北伐,只能是自保。诸葛亮是个意外,他想以个人的力量,复兴汉室,但大势所趋,诸葛亮无法改变事实。
政治上,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东汉的政治制度,同时也继承了许多的弊病。在诸葛亮主政时,吏治还算清明。到诸葛亮死后,由于后主刘禅的昏庸,吏治混乱,百姓赋税繁重。
以上为蜀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额,长话短说,地盘太小生产力太低,魏国占据中原的肥沃土地,所以魏国输个10回8回很快就能恢复元气,蜀国一次疏忽满盘皆输,有点像二战中的日本和美国。
人才匮乏,后主昏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