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观后感:童话转向现实
《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一书刚面市,就兴奋地买了一本原版,但是一直放在书柜里,一页都没翻过,只因为缘起电影,希望缘灭也是电影,所以还是希望能第一时间从电影版里欣赏新剧情。
《哈6》的首映我是绝对不会错过的。尽管没上映之前这部戏有着褒贬不一的评论,但是丝毫不减我对其的狂热之情。首映当晚虽然未见《变形金刚》首映火爆的场面,但是当晚到场的绝对都是《哈利波特》系列的知音人。
当影院灯光缓缓熄灭,盼望已久的新一部《哈利波特》即将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影片一开始就以一个黑暗的场景开头,耳边响起“I killed the Sirius Black!”时,让我不禁回想起《哈5》小天狼星被杀的场景。回想没能持续多久,我就被影片奇幻的3D效果吸引。难怪制片方会拿出这15分钟的3D场景作为预告片,看过的人绝对会大呼过瘾。可惜不是看的3D厅,设想如果戴上3D专用眼镜,身临其境般欣赏影片开头,那是何等惬意!
影片除了加入3D效果,剧情方面也让我有种《哈利波特》系列已经“长大”的感觉。如果把《哈利波特》系列的前两部比做童话的话,那么第六部就可以说是初级的PRG级的惊悚片了。影片现实化逐渐加强,比起前五部遥不可及的魔法世界,这一部对感情描述以及对死亡的定义让《哈》系列多了许多亲切感。但是这样的转变难免会让影迷们产生两极化的倾向。喜欢这样转变的会觉得这样的现实描述让人觉得熟悉,更加容易引起共鸣。而无法接受的人则认为喜欢《哈》系列的人都是因为向往那种童话的、神奇的魔法世界,之所以向往,是因为它不可能存在于现实中,而现在这个世界与我们的世界太过相像,这就缺少了向往的欲望。我觉得“长大”了的《哈6》,也是必要的,毕竟童话看久了,也要面对现实,但是影片过多描述主角们懵懂的爱情,让我觉得《哈6》剧情有些单薄,一整部影片看下来,似乎什么都没交待。
这一部最让我诧异的是邓不利多之死。一切是那么出乎意料,又是那么理所当然。虽然我到现在还是无法相信下一部《哈利波特》已经见不到可爱的、包容的邓不利多,但是我觉得就是他的死亡才会推动剧情发展,才会成就哈利的英勇事迹。只有魔法界最伟大的魔法师消失,哈利才会挑起拯救苍生的义务,否则哈利对邓不利多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影片最后是主角三人站在霍格沃兹眺望,诺大灰暗的天空中只有失去了主人的福克斯在盘旋,我突然觉得原来死亡离我们这么近,让我不禁为即将迎接最终大战的主角们的生死担忧。希望越来越现实的《哈利波特》系列有一个童话式结局,希望邓不利多也能像福克斯一样,能够涅盘重生
观《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有感
看了哈利波特第六部“混血王子”后,感触颇多。“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一直是我最钟爱的电影系列,原著作者那巧妙的构思,丰富的想象力,把一个名叫哈利波特的小巫师在魔法世界的奇妙而又充满挑战的生活书写的多姿多彩、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在这部电影中,哈利波特显然不那么轻松。首先是斯内普教授接替邓布利多校长请来的斯拉格霍恩教授成为了黑魔法防御课的老师,紧接着一本曾经属于“混血王子”的魔药书阴差阳错的到了哈利的手中······这一切的一切,都暗暗的隐藏着一个阴谋,一个由伏地魔谋划的杀死邓布利多的计划。最后,邓布利多教授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找到了一个藏有伏地魔灵魂碎片的挂坠盒。哈利也将踏上寻找其他魂器的旅途。
当观看完影片时,我又在一次被哈利的勇气所打动。他置生死于度外,和赫敏、罗恩一起面对将要发生的危险,和邓布利多一起寻找魂器,和食死徒斗争。哈利疾恶如仇的性格和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毅力,使我想到了身边的许多人和事,他们也同样拥有这样令人钦佩的精神,才是他们在做事情时,会有持之以恒的信念。我也多么想拥有这种精神,这种毅力,那将会使我变得更加勇敢,更加坚强,更加有冒险精神。我把自己想象成哈利,想着自己如果经历这样一些事情会怎么做,会想哈利那样表现的那么勇敢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我也曾经幻想过自己也拥有魔力,也可以像哈利一样施魔法,但这毕竟是现实世界,不是在电影中。
有一句话这样说:“力量越大,需要承担的责任也越大。”我想,我只要努力的承担起我现在应该承担的责任,我就会像哈利一样拥有勇气和毅力了。
我会在以后努力做到的!
糟糕的片子,看看书吧 比电影好多了
比较烂的一部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