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在战国时期是魏都,叫大梁。后称为汴州。隋朝开通的大运河经汴梁入江淮。使这里成了锁控南北水路交通的咽喉。到唐朝中后期,北方番镇割据,战乱不断,经济中心南移,汴梁则成了南粮北运的必经之地。
五代时期,汴梁先后为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四代都城。城市规模不断的扩大,到周世宗柴荣时,汴梁已经是三重城墙,城高池深,城内建筑规整,道路宽阔,商业繁荣,已经很有帝都之范了。
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夺得了后周的政权,定都开封,谈不是选择,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传承罢了。
开封确实是一个易攻难守的四战之地,此前在此定都的皇朝生命都不长。但是赵匡胤还是雄才大略,大宋建国后,马上开始开疆扩土,南征北战,战略上以功为主,十多年都城没有受到外来的威胁。
开封通达便利,宋初定都那里,是符合经济,政治,军事的等各方面需要的最好的选择。
赵匡胤并非想一直在开封呆下去,因为他看到,当宋军把南方很快平定后,北方的山西北汉政权,联合契丹人开始侵扰阻挡宋军的前行了。
北汉与宋只是一河之隔,而契丹人有可能随时挥戈南下,拱卫开封的禁军数量在不断的增加,这对国家是一种巨大的消耗。
公元976年,宋太宗赵匡胤带领众大臣,西游洛阳,并提出迁都洛阳。可惜的是,跟随的重臣们都不同意迁都。赵匡胤生气的要住在洛阳不走了,结果,还是在弟弟赵光义的劝说下,又回到了开封。
赵匡胤想迁都洛阳,就是担心开封无势可守,洛阳可以“据山河之险而去冗兴兵”。只是,他的远见卓识,没有得到众人的理解。最终赵匡胤不由得仰天长叹:“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
赵匡胤的话,果真在百年后得到了验证,庞大的军队,耗尽了宋朝大部财力,也阻挡不了外来的侵略,1127年,开封被攻陷,北宋灭亡。
宋朝为何选择无险可守的开封,而不选择长安洛阳做都城?其实在宋初之时,宋太祖赵匡胤因为长安、洛阳久经战乱,因而作废了迁都的念想。到了宋太宗时期,由于其得位尚有争议,加之长安洛阳不是自己的势力范围,不是自己的势力范围,于是便自此定都开封了。
因为开封地广,而且比较富饶,所以北宋皇帝才会在开封建立首都。
因为开封这个地方运输有一定的优势,交通比较便捷,而且经济发达。还有现成的宫殿,不用再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建立皇宫,所以北宋会定都开封。
开封经过五代时期半个多世纪的经营已经成为了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战略地位不言而喻,可以说把开封作为都城,是符合当时的社会环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