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地球最后的夜晚》等艺术电影不被大众认可的现象?

2025-04-14 22:34:43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刷了这部电影,看到大家还没有一个好的攻略,尽是些吐口水的,下面为大家整理出一个大概的轮廓出来,希望各位可以真真正正去看一下这一部电影
下面分为情节的解释和剧情的解析,没看得懂剧情的可以直接跳到最后。
电影的主题是围绕着罗泓武这个人物展开的
有以下几点概念跟大家分享一下以便后面的情节描述
1.罗泓武=白猫=男主,影片中的几个名词都是一个人,我们把人物形象重合为罗泓武一个人以方便叙述
2.假设让大家把自己昨天的梦境描述给别人听,可能只能说出其中一个或者几个片段,几个小时的梦境很多的是你描述不出来的混乱的片段,没有时间,没有情节,但只有你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梦,并且也只有自己才能整理清楚你自己的梦境。
情节1.
罗泓武一家从小住在矿洞之中,因为父亲平时在山中打猎(矿洞中小罗泓武头戴牛头骨面具),所以家中有枪,这也交代了电影开头一车苹果中有枪
情节2.
罗泓武妈妈跟他说带着火把去偷蜂蜜可以不怕蜜蜂,其实是妈妈以此为借口掩盖自己偷情的事实(火把其实是偷情的信号),并最后和养蜂人私奔,最后一个人住在山中(罗泓武担心她住的地方有泥石流)
情节3.
凯珍不是凯里本地人(罗泓武两次提出她的口音不是凯里本地人),凯真的男朋友小建真实身份是人贩,凯珍被男友小建卖给左宏元做情人,迫于左宏元的势力凯珍就一直留在左宏元的身边(凯珍狱中好友口述)
以上情节大部分为电影3D段情节,3D段情节才是故事的开始,从这里开始才有罗泓武和凯真这两个角色,剧情也借用台词
“我以为这是故事的结束,却没想到是故事的开始”
剧情:
回归凯里:罗泓武接到父亲的死讯赶回凯里奔丧,后妈告诉罗泓武:货车归他,餐馆归后妈(罗泓武亲妈在他幼时和养蜂人私奔),罗泓武便开车货车在凯里闲逛;
初到凯里-凯真被男友小建(文中狱友称老A“老尖”)卖给左宏元后改名叫万琦雯,左宏元在凯里势力大手下众多,迫使万琦雯不敢一个人出逃,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结识了外号叫“白猫”的罗泓武,并保持着地下恋情;
计划私奔-
版本一:日久生情互诉理想下,万琦雯告诉罗泓武,自己有了他的孩子,罗泓武便想带万琦雯离开凯里离开万琦雯,在罗泓武的信誓旦旦下,万琦雯心思动摇,与罗泓武策划偷走左宏元的钱财一起私奔,计划中罗泓武让朋友帮忙运一车苹果去见左宏元,苹果中藏有枪,罗泓武以备不时之需;
版本二:万琦雯在平时的接触中看出罗泓武性格耿直,想借助罗泓武的力量摆脱左宏元,便谎称自己有了他的孩子却又立马说自己以及打掉了,一步步诱导罗泓武带自己私奔(这个版本从旅店老板口述总结的“她是说故事的高手,不知道她说的哪一句话是真的,哪一句话是假的,她跟我说她天生就没有生育能力”)
计划败露-私奔过程中计划败露,左宏元震怒,两人被抓,罗泓武被左宏元杀害并抛尸矿洞,左宏元也开始了逃亡之路;
故事结局-万琦雯找到机会逃出凯里,逃到一家不会让她做噩梦的旅店,旅馆前的路灯像太阳一样亮堂,
(版本一:这是万琦雯之前的理想之一
版本二:万琦雯认为罗泓武被她所害,在这样的环境下才不会做噩梦)万琦雯就在这里住下来,从来不出房门,一直到没有钱付房费,万琦雯就用给旅店老板一天讲一个故事一直到两人结婚,最后万琦雯还是离开了旅店,在歌厅唱过一段时间之后便不见踪影
观影哔叨哔:影片被拍成了一场真实的梦,大量的记忆碎片堆积,来回穿插的描述,坐在影院中如同坐在自己的梦里,就是这样,看完之后自己咀嚼了好几遍,在剧情上不停讨论推翻才理顺“梦”里讲的是什么,
哎,真是好久都没有看过这样的电影了,如此迷人、如此妖娆,如此危险的情节(明明可以拍一个普通电影赚钱的),却又如此的让人难以忘记。

回答2:

如何评价《地球最后的夜晚》等艺术电影不被大众认可的现象。
一.《地球最后的夜晚》的问题
先来看看搜狗百科上艺术电影的定义:
艺术电影即,最为广义的对世界、社会、生命之个人的、原创的、批判性的表达,对电影语言的实验性尝试。
艺术电影是指一种着重艺术性、而非商业性的电影。
而《地球最后的夜晚》这部影片,是一部以“地球最后的夜晚”为噱头的商业片。
它取名叫《地球最后的夜晚》的原因,就是为了吸引人们走进电影院。这样的影片,或许是一种形式上的创新,但这种创新是商业性的,而非艺术性的。
二.艺术电影的问题
上面也说了,艺术电影注重的是艺术性而非商业性,这个性质也注定了艺术电影的受众必然是小众的。我可能去看《流浪地球》,但我无法想象我自己去看《魅影缝匠》会是啥画面。
中国从来就没有艺术扎根的土壤,文艺电影在中国的受众只是少数的文艺青年,这群人或多或少,或真或假的能看懂艺术电影。还有一部分在
电影院补满两个小时的觉,在电影院门口拍照发朋友圈:地球最后的夜晚,和你在一起。

回答3:

这部电影所讲述的故事不算复杂,远远达不到让普通人看不懂的程度。它讲述的是男主角罗紘武追查杀死好友白猫的凶手左宏元,结果爱上左宏元的情人万绮雯,被她所利用和迷惑,在追寻她的过程中迷失的故事。然而,片子的叙事结构过于繁复,很多剧情被碎片化处理,进行拼贴和插叙,显得没头没尾。举例来说,在片中有一段一男一女搂在一起,男子一边吃苹果一边流泪的剧情,这段剧情拍摄了接近五分钟。在此之前,没有任何关于这两个人物的介绍,在此之后,这两个人物再也没有在片中出现。许多观众都反馈,根本不知道吃苹果的人是谁。仔细思考后,可以猜测这个男子是男主角的朋友“白猫”,但也无法确定,在当时更是无法立刻进行猜测。无论是哪一种观众,对于这样的情节可能都是一时之间不能进行剧情串连,也无法立刻产生共情的。这样的处理可以理解为某种刻意的叙事方式,也可以理解为导演的叙事和剪辑失败。在粗暴的语境下,它只能被理解为作者风格。

回答4:

絮絮叨的旁白前面让我很出戏,前作还是有诗的意境,而这片充斥着设计和炫技,导演的技术和调度确实可以,但这种没什么情感的成品怎么能让人喜欢
全年最优秀的艺术片营销,仅用一个片名,加上每个人都想有的内心的文艺浪漫小情结。
别说谁骗了你,你花钱买票的时候,刀架你脖子上了吗?
吐槽片子烂,金马奖提名可不是吃屎的,你欣赏不了的艺术品多了去了,你看不懂罪与罚的时候,也没见你敢大骂陀思妥耶夫斯基,不是你不敢,是你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不敢驳千金之名。别欺负毕赣新导演,你就可以有水平的骂。学学网络上那些所谓知名影评人行不行,看不懂,不瞎说,省的漏了相。
所以别乱喷,你打的低分,也不能抹杀这部片子的十足优秀。所以与其谩骂,还不如反过来平静些,三十块钱就当你的艺术片入门学费了,起码自己知道自己离高冷有多远了。

回答5:

地球上最后的夜晚属于文艺片,不是面向广大观众的商业片,文艺片是拍给小众的片子,它包涵着更为深刻的意义和导演对于社会的反思,所以多数人看文艺片觉得倒掉乏味是很正常的,但是不能以个人好恶来评定电影的好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