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手下有四大谋士,即田丰、许攸、审配和逢纪。
田丰(?-200年),字元皓,钜鹿(今河北巨鹿一带)人,一说渤海人。[1] 东汉末年袁绍部下谋臣,官至冀州别驾。其为人刚直,曾多次向袁绍进言而不被采纳,曹操部下谋臣荀彧曾评价他“刚而犯上”。后因谏阻袁绍征伐曹操而被袁绍下令监禁。官渡之战后,田丰被袁绍杀害。
许攸(?-204年),字子远,南阳(治今河南南阳)人。本为袁绍帐下谋士,官渡之战时其家人因犯法而被收捕,许攸因此背袁投曹,并为曹操设下偷袭袁绍军屯粮之所乌巢的计策,袁绍因此而大败于官渡。后许攸随曹操平定冀州,因自恃其功而屡屡口出狂言,终因触怒曹操而被杀。
审配(?-204年),字正南,魏郡阴安(今河北清丰北)人。为人正直, 袁绍领冀州,审配被委以腹心之任,并总幕府。河北平定,袁绍以审配、逢纪统军事,审配恃其强盛,力主与曹操决战。官渡战败,审配二子被俘,反因此受谮见疑,幸得逢纪力保。袁绍病死,审配等矫诏立袁尚为嗣,导致兄弟相争,被曹操各个击破。曹操围邺,审配死守数月,终城破被擒,拒不投降,慷慨受死。
逢纪(?-202年,逢音páng,古同“逄”),字元图,南阳人。袁绍逃离董卓势力范围时,与逢纪、许攸同到冀州。袁绍甚为赏识逢纪的智谋而重用。袁 绍初到冀州,依赖韩馥提供粮食。
初平二年(191年),逢纪提议利用公孙瓒攻击韩馥,实则提议韩馥和袁绍共同防御冀州,结果袁绍成功反客为主。官渡之战中令逢纪统军事。建安五年(200年),袁绍在官渡之战败回,后悔当初不听田丰之计,逢纪即时进言田丰知道袁绍兵败后取笑袁绍不听其言。审配与逢纪有私怨,官渡之战后审配两位儿子被虏,有人对审配有谗言,逢纪肯定审配的节气,袁绍以逢纪公私分明大加赞赏,逢纪与审配成为好友。
建安七年,袁绍去死,逢纪、审配私下改袁绍遗命,立袁尚继位。袁谭不能继位,自称车骑将军,屯黎阳。袁尚不给袁谭多兵,使逢纪随之。袁谭要求配兵为审配拒绝,一怒之下杀了逢纪。
应该是田丰、许攸、审配、逢纪,以《三国志 荀彧传》为证明,荀彧所言堪称经典——
三年,太祖既破张绣,东擒吕布,定徐州,遂与袁绍相拒。孔融谓彧曰:“绍地广兵强;田丰、许攸,智计之士也,为之谋;审配、逢纪,尽忠之臣也,任其事;颜良、文丑,勇冠三军,统其兵:殆难克乎!”彧曰:“绍兵虽多而法不整。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治。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自用,此二人留知后事,若攸家犯其法,必不能纵也,不纵,攸必为变。颜良、文丑,一夫之勇耳,可一战而禽也。”
《三国志》里说袁绍这个“好谋无断”,对于谋士们的意见他没有自己的判断,犹犹豫豫,使得所谓四大谋士彼此争宠。这四人的缺点荀彧点评得非常到位,我就不多言了。而至于其中谁的谋略最高,个人认为是田丰。官渡之战前后他曾多次向袁绍进言,袁绍哪怕采纳一次也不至于败得那么惨。可见田丰对战争全局的把握何等高明。至于沮授,很忠诚刚直,但《三国志》中并未特别提及。
四人结局是:
田丰 官渡之战前,他就因阻止袁绍出征被投入大牢,官渡之战后,袁绍好面子把他在牢里杀掉了
许攸 帮助曹操赢得官渡之战后过于得意,入邺城时居然当众大呼曹操小名,被曹操部下杀死,当然曹操心里也高兴
审配、逢纪均死于乱军之中
应该是田,审配,逢纪,郭图。因为在官渡之战前,田丰一直是最主要的谋士,只是因为田丰力阻袁绍发动官渡之战而被袁绍关押。而许攸从来就不是主要谋士。
袁绍手下最倚重的四大谋士,审配,逢纪,郭图,许攸
袁绍手下最倚重的四大谋士,审配,逢纪,郭图,许攸
详见 三国 第一百六十五章 挥军直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