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告诉秦王你错了
然后(2-4段)以史为证:
先从人才的角度,说明没有客卿的功劳,就没有秦国今天的富庶和强大。
再通过器物珍宝的角度,对秦王所喜爱的非产于秦国的珍宝、美色、音乐等大量事物的铺陈,用对比法说明唯独在用人上排斥客卿是错误的。同时进一步指出,这种重物轻人的作法,不是统一全国、制服诸侯的方略。
又运用比喻从理论上阐明纳客与逐客的利与害,纳客就能无敌于天下,逐客则是削弱了自己,资助了敌人。
最后总结全文,指出逐客必将造成秦国的危亡,指出错误的危害
说理透彻 流传千古之四
——李斯《谏逐客书》详解
第五段,总结全文。指出逐客必将造成秦国的危亡。“宝”,名词作动词用。“可宝者”,值得宝贵的东西。物品虽不出产在秦国,但值得宝贵的却很多。这一句是照应、收结前面三段中对珍宝、音乐、美色的铺陈。贤士不出生于秦国,愿意效忠的也很多。这一句是照应、收结前面第二段中对秦国历史上重用客卿的铺陈,同时也暗示着李斯本人愿意效忠秦王的心意。“资”,资助。“损”,减少。“益”,增加。“虚”,名词作动词用。“自虚”,把自己搞空虚、搞虚弱。“树”,结。“树怨”,结下怨仇。全句意,现在您驱逐客卿而资助敌国,减少本国人民而增加敌人力量,内部把自己搞空虚,而外部又与诸侯结下怨仇。这样要想求得国家没有危险,那是办不到的。这一句照应第四段所论证的逐客是束约了自己而资助了敌人的道理。同时进一步引申,把逐客的危害,提高到了可能使秦国亡国的高度。并以此来回应第一段所提出的逐客是错误的总论点。首尾照应,完满地收结了全文。
下面将全文层次、内容简要归纳一下:
《谏逐客书》是一篇论说文,它的中心论点就是“谏逐客”,也就是劝说秦王不要驱逐客卿,或者说论述驱逐客卿是错误的。围绕这一中心论点,全文分五个段落进行论述。这五个段落的分论点是十分明确的,可概括如下:
第一段, 提出总论点:“驱逐客卿”是错误的。
第二段, 过秦国发展史中四位有作为的君王任用客卿而取得重大成就的事实,说明没有客卿的功劳,就没有秦国今天的富庶和强大。
第三段, 通过对秦王所喜爱的非产于秦国的珍宝、美色、音乐等大量事物的铺陈,用对比法说明唯独在用人上排斥客卿是错误的。同时进一步指出,这种重物轻人的作法,不是统一全国、制服诸侯的方略。
第四段, 运用比喻从理论上阐明纳客与逐客的利与害,纳客就能无敌于天下,逐客则是削弱了自己,资助了敌人。
第五段, 总结全文。指出逐客必将造成秦国的危亡。
从层次内容方面我们可以看到,这篇奏议的总观点、分论点都十分明确。分论点都紧紧扣住中心论点,层次清楚,结构紧凑,是一篇精心结撰的好文章。
下面大家一起来思考一个问题:李斯这篇奏议为什么能说服、打动秦王?它为什么能有那么大的说服力、感染力?我所以要提出过这一问题,是为了让大家能居高临下,从全局、根本目的上综合把握这篇文章。因为李斯写这篇奏议的目的,只是为了说服秦王,不要逐客。所以文章的内容和形式的处理,包括一切艺术手段的运用,都应当是为了达到这个最终的目的。如果我们要把握全篇文章的艺术特点,那就应该从这个角度去考虑。凡是有助于达到这一最终目的的一切方法手段,都是正确的、好的,否则就是不好的。下面从内容与形式统一角度对这篇文章说理艺术,作些提示性分析:
一、 抓住秦王内心的最大欲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层层推进,步步升级,最终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当时是战国末期,群雄逐鹿,谁都想将天下于自己掌握之中,而秦王又是个强权在握,雄心勃勃的霸主。所以尽快并吞六国,一统天下,就是他最大的心理愿望。在这种情况下,凡是有利于达到这种欲望的就容易被接受,凡是违反这一欲望的,就难以立足。正是从这里出发,李斯就高屋建瓴,始终站在是否有利于一统天下的高度上发议论,把每个层次的落点都建立在这样一个根本利害关系上,“纳客就能统一天下,逐客则可能亡国。”这就抓住了秦王的心,击中了要害。这从前面所概括的五段分论点中,可以看得很清楚,这里不再重复。
对这一问题同时还要进一步看到,这种高屋见瓴,环环扣击要害的写法,并非轻重不分,简单重复。而是由远到近,由轻到重,层层推进,步步升级的。大体上说来,文章的第二段是回顾历史,也就是道古;第三段是剖析眼前,也就是论今。第四、五段说到将来,也就是展望,从古说到今,从现在说到将来。时间推移有一定的顺序。“道古”是借鉴历史。“论今”是解释是非。“展望”是家国命运。利害关系一步比一步重要。
第二段“道古”的结论是:没有客卿的功劳,就没有秦国的富强。将统一天下之意留在言外,让秦王思而得之。没有把弓弦一下子就拉得很紧,以防过猛而断裂。
第三段“论今”中大肆铺陈珍宝、美色、音乐,意在对比,也是用外物与“逐客卿”的矛盾,以引起秦王的思考。接着作者顺势将笔锋一转,得出“重物轻人”不是“跨海内、制诸侯”的方略的结论,这就直接落到了“统一天下”这个关键问题之上,比前一段更切近要害。
第四段的结论是,逐客就等于“借寇兵而赍盗粮”,削弱了自己而资助了敌人。这就比单纯说逐客极不利进了一层。
最后一段的结论是,逐客不仅谈不上统一天下,而且有亡国的危险。这就把逐客的危害引申到了极点。
纵观全文,从没有客卿就没有秦国今天的富强,说到逐客不是“跨海内,制诸侯”之术,再说逐客实质上削弱了自己,资助了敌人,最后上升到逐客就可能亡国。这样来安排各层次结论,就像爬楼梯一样,不是一步登天,而是步步升级。这种由轻渐重,渐次进逼的内容结构特点,是符合人的心理接受规律的。它不仅一开始就避免了耸言高调,突兀冲撞,造成情断弦裂的可能性,而且这样作能使被劝者,在不知不觉中就落入了劝说者的轨道,从而稳妥地收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
二、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说话。事实胜于雄辩。特别是对专横不可一世的君王,用无可辨驳的事实说话,不仅可以启发他从事实中自己得出结论,而且可以避免发生冲撞。《谏逐客书》的二、三段泼墨最多,主要是摆事实。第二段一口气铺陈了秦国发展史上的四位君王“以客之功”的大量事实后,用“客何负于秦哉?”一句反问,不用多说,驱逐客卿的毫无道理自然就出来了。
第三段罗列了秦王所喜爱的珍宝、美色、音乐皆非秦国所产的大量事实后,用“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一句接上启下,起“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的用人方针之不合理,也就昭然若揭了。这里都是采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先以大量事实诱导,后以简洁的结论点拨,论据充分,点拨警策,说服力就大大增强了。
用事实说话的“事实”,不是随意拼凑而来的,是经过筛选的。《谏逐客书》所选择的事实,至少有如下两点是好的:(1)所选事实是被说服者最接近、最熟悉的。被说服者是秦王,他又想尽快地统一天下。李斯就用秦国君王怎样很快强大起来的事实为例。秦王偏爱珍宝、美色、音乐,这些东西就在他的身边,朝夕相处,李斯就专门用这方面的事例作比。事例的贴近,会使对方利于理解,便于接受,说服力自然就强。(2)所选的材料是典型的、重要的,如事实很多,不突出那也没有说服力。如果多而杂,轻重缓急不分,大小主次相混,那也会冲淡事实的雄辩力量。秦国历史上的国君很多,为什么只选了这四位呢?因为这四个君王在重用客卿、在功业方面是最突出的。秦穆公是春秋五霸之一。秦孝公用商鞅变法,在秦国发展中起了关键作用。秦惠王用张仪连衡政策,打破了六国的合纵,功效十分显著。昭王用张碌的远交近攻政策,蚕食诸侯,在兼并战争中效果也很好。既是重用客卿,成就又很大。因而也就最能说明纳客之利,逐客之害。第三段选用最罕见的珍宝、美色、音乐为例,也是这个道理。总之,事例的典型性、重要性,大大强化了说理的根据和份量。
李斯最早吕不韦的客卿,本是见不到秦王的
一次偶然的机会秦王出宫,李斯在离宫中当一个小官,就冒着杀头的危险接近秦王,表现自己的才华来吸引秦王的注意。为了不让秦王以为他有歹心,大冬天的李斯赤身露体走到秦王跟前,振臂疾呼,向秦王讲述了自己的胸中抱负和治国平天下的韬略,年轻的秦王很是感动,将他带进自己的宫殿换上衣服谈了一宿。李斯这次行动向秦王充分证明了自己的忠诚和志向。此后李斯成了秦王潜伏着的一颗棋子,并始终信任有加。在平定嫪毐、夺权亲政、调整改革、杀弟平叛、席卷六国中二人亲密无间的配合解决了了一个又一个难度高超的政治军事课题,两个人君臣相得的关系直到秦始皇去世为止。
李斯不负嬴政,嬴政也不负李斯
全面的说是用理说服的,从柬逐客,到荐郡县,都是用道理讲话的,秦始皇一代君主,要想让他信服就只能用理来说,靠其他的花招是蒙骗不了秦始皇的。
靠他的三寸不烂之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