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艺术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

2024-11-19 16:36:2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之诗,顶峰上的顶峰”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
  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为这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的诗篇的题目就使人心驰神往。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
  全诗以月亮升起,降落的运行过程为线索,有层次,极其细腻地对自然和人生的描写。它精细地描写了春江花月夜的种种景色,同时又以自然美为背景,抒发了委婉缠绵的相思离别之情,对人间爱情的赞美。在对自然美,爱情美的描写中,处处体现出对人生哲理,自然奥秘的思索与探寻。
  诗人运用景物,构成意境,烘托感情,表达思想,极富有艺术匠心。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来写,以月为主。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犹如一条生命的纽带,将悠远的时间,廖廓的空间,以及江上,空中,楼头的众多景物,连同不眠的思情,漂泊的游子连接在一起。在空旷迷茫的月色笼罩下,组成了丰富多彩,浑融完整的诗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表达了无穷的诗意,体现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诗的前半部,重在描写景色,是实写。例如: “何处春江无月明,空里流霜不觉飞。”等句子,同时也体现了人物的想象和感觉。后半部重写抒情,情产生于景,如:长江流水,青枫白云,帘卷不去,拂砧还来等句子,景中有情有意。结尾一句:“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更是情景交融的名句。全篇作品有情有意,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交织成了有机的整体。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诗歌艺术上的杰出成就,旷世佳作。它产生出了永久永久的魅力,它也使作者赢得了永久永久的声誉。
  每过一段时间,我都会看上几遍,读一读,将诗人的情感洒落在自己的心上。去体会春江花月夜的意境美,探寻那声情与文情丝丝入扣,婉转和谐的美的真谛。
  如果说如此比较就能得出张若虚《春江》是“诗中的诗,顶峰的顶峰”,未免过于武断,要全面了解张诗的独到之处,还应该将这个范围扩大一些。历来人们喜将刘希夷的《代白头吟》与之比较,可以说两首诗的思想境界有相似之处,都有感伤时序,抒发人生短促的思想,但两诗的诗歌意象相差很远。因此,我觉得卢照邻的《明月引》倒与之有很强的可比性,突出的表现在:两者都是把“月”比作描写的中心对象。林庚在《唐诗综论》中说:“这一个人们所喜闻乐见的现象,是结合着中国人民感情的月,是被中国民族传统所丰富了的月,一般来说,比西洋诗中“月”的接触面要显得宽阔得多,这就是广泛意义的民族形式。”的确,月这一意象带有很多别有的情感特征。先看这首卢照邻的《明月引》:
  洞庭波起兮鸿雁翔,风瑟瑟兮野苍苍。浮云卷霭,明月流光。荆南兮赵北,碣石兮潇湘。澄清规於万里,照离思於千行。横桂枝於西第,绕菱花於北堂。高楼思妇,飞盖君王。文姬绝域,侍子他乡。见胡鞍之似练,知汉剑之如霜。试登高而极目,莫不变而回肠。
  《明月引》也是乐府旧题,属《琴曲》,此篇是卢照邻沿袭乐府古题之作。全诗紧紧围绕明月展开,通过变幻复叠的意象,参差错落的句式,化用楚辞的意境,对深秋月色和春夜离人相思进行了细致生动的描绘,诗情画意,可谓好诗。我们可以看到其与张诗除了都是把“月”作为中心意象以外,在主旨上也有一定的相似性,都是以月夜为背景,抒发了游子思妇的离愁别绪。
  然而公允的说,两首诗在艺术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与张诗相比,卢照邻《明月引》全诗意境则显得狭小,不够开阔,通篇只限于对明月的描绘,张诗中意境悠远,视野开阔,意象丰富。虽也以月为主,但其他意象“春江”、“花”、“夜”也都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对“月”起到了映衬作用,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使全诗更加富有诗情画意,意境更加优美开阔。
  另外,此诗的思想内涵略逊一筹,它着重抒发的是夜中离人相思的情感,游子思妇的离愁别恨。而这类题材可谓是屡见不鲜,上至《诗经》中的《伯兮》、《君子于役》、再到古诗《行行重行行》、《明月何皎皎》,近到沈俭期的《独不见》、沈如筠《闺怨》。张若虚则独出机杼,给这类传统题材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一一借助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不仅咏歌清丽的自然景色,抒发思妇的离情别绪,更重要的是诗中所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的思考“人生代代无穷己,江月年年望相似”,正如李泽厚先生所言:“它显示的是,少年时代在初次人生展望中所感到的那种轻烟般的莫名惆怅和哀愁。”
  除此以外,张诗也反映了处在成长期的少年的不安、彷徨和迷惘,还有些许的期待。这也许是处在初盛之际的张若虚的心灵写照,更是处于上升期的李唐王朝的真实写照,反映了初盛之交广大国民弘廓博大的胸襟和和衷共济的面貌以及真诚美善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