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方法 原理 说明 实例
差量法 质量差 利用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求解 根据物质变化前后某种量发生变化的方程式或关系式,找出所谓“理论差量”。利用该法关键有两点:
①弄清差量的原因;②弄清差量与什么量成比例。
体积差 利用气体物质在反应前后的体积差量求解 例1
守恒法 质量
守恒 从宏观上看,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相等 是巧妙选择化学式或溶液中某两种数(如正负化合价总数、阴阳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总数)相等,或几个连续(或平行)的方程式前后某微粒(如离子、原子、电子)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作为解题依据。 例2
电荷
守恒 ①在电解质溶液中,由于整个溶液呈中性,所以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量必须相等。②在离子方程式中,反应物所带正(负)电荷总量与生成物所带正(负)电荷总量相等。 例3
电子
守恒 在氧化还原过程中,总是存在着得电子总数等于失电子总数,在原电池和电解池中通过两极的电子数必然相等。 例4
原子
守恒 反应前原子总数等于反应后产物以各种形式存在的总数 例5例6
关系式法 粒子
守恒 从微观上看,化学反应前后同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必然相等。 是计算中用来表示已知量与未知量成正比例关系的
式子。 例7
方程式
叠加 对循环反应(前一反应的某一产物,在参加后续反应后,又再生成,使反应循环下去)将方程式相加,消去循环项。 例8
平均值法 平均
式量 即用平均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判断物质成分或含量 是一种将数学平均原理应用于化学计算的解题方法。它依据数学原理是:两个数A1和A2的平均值A,A介于A1和A2之间。应用于混合物的分析(定量、定性),常用的技巧:十字交叉法。 例9
平均摩电子质量 反应中平均转移1mol电子所需混合物的质量,其值介于两组分之间 例10例11
平均
组成 在混合物的计算中,可以把平均组成作为中介,以此讨论可能的组成 例12
极值法 是把所研究的对象或过程变化通过假设,推到理想的极限值,使因果关系变得十分明显,从而得出正确的判断,或者将化学问题抽象成数学的极限问题求解。 常用于求有关存在“极限值”的计算题,如某些化学平衡的计算,平行反应的计算,混合物的计算等。 例13
例14
估算法 是从化学原理出发,充分利用边界条件,并运用近似值、平均值、极限值、等于、大于或小于等数学方法,对化学问题的定量问题进行估量、评价、推断,从而得出正确结论的一种思维方法。 特别适用于计算型选择题,由选项结合题意判断。 例15
1.得失电子守恒:反应前后电子得失数量相等(适用于氧化还原反应)
2.原子守恒(就是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数目保持不变(参加反应的反应物质量等于生成物质量) 适用于化学反应
3.电荷守恒:指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适用于溶液)
在计算题中 一般都会用到这三个守恒 题型不是固定的 我已经在上面写出了适用范围 你可以看看 至于一些其他技巧什么的 如果有兴趣 可以加我百度HI 我们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如果还有疑问 百度HI找我 详谈
电子守恒:反应前后电子得失数量相等
原子守恒:反应前后某元素或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不变
电荷守恒:指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所有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
这些守恒定律好像通用额。。。
反应结束后,溶液中溶质为nacl和naalo
2
,根据阴阳离子电荷守恒,钠离子数目等于,氯离子数目加上alo
2-粒子数目,
沉淀掉mg离子,但是al离子没有沉淀,而是变成了alo
2-,
所以,钠离子数目=
alo
2-粒子数目+
n(cl
-
)
=n(al
3+
)+n(cl
-
)
其实也就是在反应过程中,失电子的总数等于得电子的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