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认为,任何武术在练武的初期阶段是可以自学的,但这个阶段只限于短期的,尤其是内家拳,之后必须要由老师指点学习。因为无论怎么自学,最大的问题就是动作做的不规范,以及练错动作,长期自学一旦从而形成习惯后,则会形成一辈子的习惯,永远不会改回到正确的道路,短期自学之后在没有形成习惯之前,在通过明师的指点,会改掉错误,但这个过程也需要一些时光。对于自学太极拳来说亦是如此。我当初曾自学过一个月的太极拳,其中有一个动作就做错了,后来到教授太极拳的地方学习太极拳,对于这个错误动作却用了2个月的时间改回正确动作。所以无论学什么武术,都要由老师指点学习才是上策。
从另一角度想,自学无非是通过视频、书籍等方式学,可是你仔细想过没有,作者会把核心的东西写进去吗,即使写进去,也是不全面的,也是不能完全理解的。
其他方面的太极拳基础要求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练拳要领】
①静心用意,呼吸自然,即练拳都要求思想安静集中,专心引导动作,呼吸平稳,深匀自然,不可勉强憋气;
②中正安舒,柔和缓慢,即身体保持舒松自然,不偏不倚,动作如行云流水,轻柔匀缓;
③动作弧形,圆活完整,即动作要呈弧形式螺旋形,转换圆活不滞,同时以腰作轴,上下相随,周身组成一个整体;
④连贯协调,虚实分明,即动作要连绵不断,衔接和顺,处处分清虚实,重心保持稳定;
⑤轻灵沉着,刚柔相济,即每一动作都要轻灵沉着,不浮不僵,外柔内刚,发劲要完整,富有弹性,不可使用拙力。
太极拳对人体各部位姿式的要求如下:头——保持“虚领顶劲”,有上悬意念,不可歪斜摇摆,眼要自然平视,嘴要轻闭,舌抵上颚;颈——自然竖直,转动灵活,不可紧张;肩——平正松沉,不可上耸、前扣或后张;肘——自然弯曲沉坠,防止僵直或上扬;腕——下沉“塌腕”,劲力贯注,不可松软;胸——舒松微含,不可外挺或故意内缩;背——舒展伸拔,称为“拔背”,不可弓驼;腰——向下松沉,旋转灵活,不可前弓或后挺;脊——中正竖直,保持身型端正自然;臀——向内微敛,不可外突,称为“溜臀”、“敛臀”;胯——松正含缩,使劲力贯注下肢,不可歪扭、前挺;腿——稳健扎实,弯曲合度,转旋轻灵,移动平稳,膝部松活自然,脚掌虚实分清。
打太极拳要求松静自然,这使大脑皮层一部分进入保护性抑制状态而得到休息。同时,打拳可以活跃情绪,对大脑起调节作用,而且打得越是熟练,越要“先在心,后在身”,专心于引导动作。这样长期坚持,会使大脑功能得到恢复和改善,消除由神经系统紊乱引起的各种慢性病。太极拳要求“气沉丹田”,有意地运用腹式呼吸,加大呼吸深度,因而有利于改善呼吸机能和血液循环。通过轻松柔和的运动,可以使年老体弱的人经络舒畅,新陈代谢旺盛,体质、机能得到增强。太极拳在技击上别具一格,特点鲜明。它要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发力,主张一切从客观出发,随人则活,由己则滞。为此,太极拳特别讲究“听劲”,即要准确地感觉判断对方来势,以作出反应。当对方未发动前,自己不要冒进,可先以招法诱发对方,试其虚实,术语称为“引手”。一旦对方发动,自己要迅速抢在前面,“彼未动,己先动”,“后发先至”,将对手引进,使其失重落空,或者分散转移对方力量,乘虚而入,全力还击。太极拳的这种技击原则,体现在推手训练和套路动作要领中,不仅可以训练人的反应能力、力量和速度等身体素质,而且在攻防格斗训练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打太极拳则可使身心俱健,强外固内,有助于疏通经络,消除心中的郁闷,实是外强筋骨,内调精气神之有效手段。
我最近在很多武术论坛里看到有很多朋友发贴说自己已经买了太极拳的书和太极拳的视频VCD准备自学太极拳。我从自己学了太极拳以后的感受来说,我认为自学太极操也许可以学会,但要想自学太极拳并成才,除非你是千年难得一见的武学奇才,不然是不可能的。 听我师爷说在他一生的授拳中,如果能真正能领悟到太极精髓的弟子有一到两个,他就已经很满足了,由此可见学太极拳的难度。由于人的本能作用,人在平时劳动和生活中养成了用力的习惯,通过太极拳的练习,就要改变人长时间养成的用力习惯,代替它的就是另一种运动习惯,太极拳理论把它称做用意。太极拳是用意不用力,以意行气,以气运形。市面上能买到的太极拳VCD里所教的拳架只是让人看到一个形,一个从没接触过内家拳的你能通过光盘看到演示拳架的拳师他的意是怎样用的,气又是怎样行得吗?如果真能看的出的话,那你就不用练太极拳了,可以直接升华成仙了 !就算模仿学会了VCD里的拳架,其实你还是靠用力在做动作,完全违背了太极拳的精髓,你学会的只能被称做太极操而不是太极拳。 学过文学的人都知道,目前的文字是根本无法完全正确的表达人内心的各种微妙感受的,只能通过想象来体会,而且每个人对文字的理解又会有误差,十个人看同样的抒情文章,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有哪位太极高手能把意写出来?太极中的柔是什么感觉?轻是怎样的感觉?灵是怎样的感觉?松是怎样的感觉?静是怎样的感觉?劲又是怎样的感觉?'''''' 我想只有真正懂太极的人在自己的心里清楚吧!这些感觉都是无法用文字表达出来的.所以,只能由明师手把手的引导你,而且明师在引导你的时候还会不断的试探你是不是真正领悟到了这些感觉,以便随时帮你调整。如果单靠自学能找到这些感觉吗?缺一种感觉都不是真正的太极拳。
您好,从道理上讲,自学也是学习知识的一个途径。
但是从学习知识的规律上讲,吸收前人经验,在学习中不断交流,或者有伙伴在学习的道路上互相激励,这些都能使学习的效率更高,让学习者多了很多借鉴和示范,可少走弯路,更快到达彼岸。
学太极拳也是一样。并且因为太极拳的特殊性,更加不适合自学。
太极拳是调控身心的学问,外形动作看似简单,但这只是拳学的冰山一角,内在的转换,身体各部位的承接关系,思维活动及意念导向等等,都是通过视频或书籍很难了解的内容。
在学拳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实践。一般是由师徒或同门之间推手、摸劲,以此不断调整自己的拳架动作,加深对太极拳理法的认识。
所有这些,都是离不开师徒经验传承,同门切磋共进。
世上很多练太极的朋友,学了个外形动作,从字面上理解太极的松、散、空的境界,打起来也能潇洒飘逸。但在真懂太极理法的人眼里看来,处处都偏离真意。
虽然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地球是圆的,但是走一条近距离的直路和背道而驰,到达目标花费的时间、精力不可同日而语。
这些都是个人观点,供您参考。
自学能够把自身的“劲”练出来,不过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而且这个劲比较粗。对付没练过搏击的人还可以,至少你知道怎么样运用自身的劲力。但是和练过的人对抗会因为听劲的功夫太差很难占到便宜。
自学必须要备一本《太极拳谱》,人民体育出版社。这个是各家传抄的老谱汇集本。还有陈正雷的《陈式太极拳术》,讲得比较细致。
光盘可以看陈正雷的老架一路二路。另外,陈小旺的《拳学阐微》光盘也要有一套,有很多窍门。
自学的话,注意几个要领:
松,但不能垮。
正,但不能僵。
沉,但不能滞。
一开始练桩功是静的平衡,之后练套路是动的平衡。
初学太极的人很难做到放松,有个次序供参考:肩——>颈——>背——>下颚——>喉头——>胸——>腹——>胯
一般太极拳书籍都会有基本的要领,不过有些地方需要结合实战多思考才能知道真正的含义。比如“圆裆”、“撑裆”很容易误解为马步把裆撑开,这是不对的,不能把裆亮开让人踢。实战中的裆是靠下坐的劲藏起来的,但是还要“撑”,即在两腿跟收住裆的同时,裆部有个向外支撑的劲,确保下盘稳固。这些东西需要多思考,体会。
武术可以自学,但是想到达一定水平就需要人去指导。
任何武术的第一步练习都是为了学会控制自己的肢体、思想、也只有控制了自己肢体能随心所欲在任何空间位置。
第二步才能谈得上攻击对手,所以以修练任何一项武术都是不错的方法,只要找对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