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语文课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1、充分利用文质兼美的语文教材。初中语文教材大多是名篇佳作,语言文字规范、典型,思想性极强。有如诗如画的锦绣江山,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深厚炽烈的爱国思想,高尚美好的道德情操。凭借教材,对学生的思想意识给予有益或良好的影响,教师要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把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点化出来,呼唤出来,以打动学生的心弦,对其情操进行“陶冶”与“熏陶”。
2、充分发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方法是很多的,我们必须从教材的特点出发,认真挖掘其中的德育因素,精心设计,循循善诱,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首先要巧妙运用作者介绍,把德育教育巧妙地溶于作者简介之中。例如讲授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一文时,可以通过介绍文天祥的爱国精神感召学生。在他被拘囚的四年中,每日面南而坐。统治者施尽伎俩对其百般折磨,在生死存亡间他坚贞不屈,矢志不移,四十七岁时慨然赴难。七百余年飞逝,零丁洋潮涨潮落,惶恐滩春来冬去,文氏祠草枯草荣。文天祥的忠贞报国,为真理而战的“以身殉道不苟生,道在光明照千古”的民族气节,对学生们必将起到潜移默化的教化用,从而振奋民族精神,使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得以加强。而这样学生在学习课文时更能感受到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精神。
其次要强化诵读加深理解。例如,在学习李白的《望天门山》,结合诗歌的特点,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诵读中理解,在诵读中品悟,让学生跟随着李白的生花妙笔,雄奇的想象,纵横捭阖的文笔,去体会祖国大川江山的壮观,引发自豪感,以及澎湃的爱国热情。
再次要通过讨论促进认识深化。对课文中提到的思想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能集思广益,获得思想认识上的深化。例如在教授《行道树》一课时,对“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进行讨论。最后,大家认识到:就是说做什么事,都要付出痛苦的代价。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美读产生共鸣——把德育渗透于朗读中。
二、以情传情,以情激情——把德育渗透于情感熏陶中。
三、以德树人品,以德树文品——把德育渗透于知识传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