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准备素材:打开要拼接的原图,将图缩小到12.5%或更小,按顺序拼放一下,用色阶或曲线将两张片子的曝光量尽量调一致。
2、新建一文件,宽度为6500像素,高度为2600~3000像素(这两个数据要视接片数量、横接还是竖接而改变),分辨率为300像素/英寸(扩印机的精度要求),背景内容选背景色(事先将背景色调为黑色或白色)。
3、用移动工具将素材按顺序拖到新建的背景文件中。
4、对接缝:将背景层放大,将图层2的不透明度设为50%,以方便看到图层1。用移动工具移动图层2,使该层的某一点与图层1的此点完全重合,然后再将图层2的不透明度改回为100%。如两个片子的重合处太多,可将多余的重合处裁掉,只留下约一公分的重合边就行了。
5、再次用色阶或曲线精确调整两个片子的密度,使其完全一致。
6、抹接缝:选工具栏上的橡皮擦工具,将图层2设为当前层,用橡皮擦沿接缝上下抹,如痕迹较明显,证明两个片子的密度有差异,可再做微调整,也可以将橡皮擦的不透明度和流量降低到50%左右,将接缝全部抹掉。抹完后将背景层放大到100%或200%,再观察一遍有无接缝痕迹,如有,再仔细的抹掉。这一点很重要,在背景层较小时接缝看不出来,但一放大接缝就曝露出来了。
7、裁剪:如两个片子上下错位很小,可直接裁剪。如错位较大,可用工具栏的矩形选框将图层2的天空上部选取一部分,再用自由变换命令Ctrl+T将选中的矩形框的上沿向上拉动,使其与图层1的上边对齐,按回车确定变形。图层1的下边可视情况处理,也可用上述变形方法拉齐,但这种草地最好不用此法。因为拉变形后,一放大就可看出变形的痕迹。粘贴后的边缘痕迹还是用橡皮擦来擦。最后再将多余的背景裁剪掉。
8、按Ctrl+Shift+E合并图层。
9、最后完善:最后再对整体做对比度、亮度、色彩饱和度和锐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