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谁克谁的提法是不正确,从来就没有那个兵种被谁克,又是谁的克星这种说法,那种单纯兵种相克的公式只会存在于小说或者游戏世界中。比如骑兵和步兵大致相等的情况下,在战场遭遇,骑兵不一定能稳赢步兵,步兵也不会知道对方的骑兵,就放弃抵抗直接转身逃跑,或者缴械投降。那样直接干脆,也不用打个你死我活了,打仗也就成了石头剪子布的游戏了不是,没有优势的步兵也早该从作战单位中消失了,然而并不是这样。
面对阵列整齐矛戟林立的大批步兵队伍时,骑兵从来是不敢正面硬扛的,毕竟人马也是血肉之躯,谁都不会想去撞铁板,军事历史告诉我们,轻骑兵或者重骑兵在与传统步兵的历次尝试正面对决后,双方的胜负数基本都是五五开,而大多数情况下反而是灵活的步兵更占优势。
步兵其实并不怕骑兵,真正让骑兵害怕的只能是对面敌方的骑兵,步兵也不是打不赢骑兵,大多数情况下只是机动性不够,追不上四条腿的骑兵而已。步兵并不怕骑兵的冲击,不同与现在军队单薄散兵线,古代战阵的步兵阵列是很厚实,有纵深的,兵械上长短相杂远近配合,战斗中是种非常有效率的合作绞肉机。
那么为什么会流行骑兵克步兵的说法呢?原因就二点,第一点,是骑兵的突进效果拔群,步兵在运动作战中遭遇骑兵的突袭,往往会被打散队形,那种万人编织如使一人的步兵阵型优势就没有了,其结果一对一啊不对对方有马,至少是一对二,对方还有高度和速度优势,除非步兵的个人战斗力爆表,否则真的不占便宜。第二点,骑兵的高机动性和马上作战平台,让骑士的体力相对步兵充沛,机动性又使骑兵能经常性的对步兵侧后发动包抄,一支部队发现自己被包围,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时,多半对士气的打击巨大甚至产生动摇,加上步兵追不上骑兵,如果骑兵一直以箭矢这类的远程,进行限定距离的打击,步兵就成了被动挨打无法还手的状况。这二种情况下,都是步兵最恨骑兵的地方,第一突袭,第二抄袭,骑兵克制步兵的原因就是这二点。
首先说明,在冷兵器时代,骑兵属于高机动性兵种,在其发起进攻时,对付普通步兵和弓箭手(有限的远程攻击,以骑兵的速度不会受到多少损失就可以冲到面前)就像割草一样了。
一般来讲,是用骑兵对付骑兵,但步兵也有很多方法对付骑兵。比如在战场挖陷阱、装置绊马索、使用很长的枪。岳飞曾经用长枪(刺人)加上大砍斧(砍马腿)大破金国的精锐骑兵,不过他的兵是隐藏在很茂盛的草中的。
总的来说,步兵对抗骑兵需要很多的准备,还要地理条件的配合,骑兵最需要的条件是地势平坦、战场广阔,而在山地、树林和峡谷之类的地方,骑兵的战斗力和生存力都严重降低。
战场上最重要的是指挥者的智慧、军人取胜的决心和士气。
长平之战,秦军用强弩加上长矛军团将赵军骑兵击退.冷兵器时代,骑兵不是攻无不克的.主要是防御军队能否组成良好的军阵和防御阵型.比如秦人的3排弩手在前,7尺长矛阵在后,再加上独立的弩兵团作为掩护.就可以阻挡骑兵军队.
骑兵怕弓箭手,弓箭手怕步兵,步兵怕骑兵.
瑞士长矛方阵了解一下?骑兵冲过来就是送,先扎马,马倒了人就凉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