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K47
AK-47突击步枪是前苏联著名枪械设计师卡拉什尼科夫(Kalashnikov)设计的。АК-47,是俄语Автомат Калашникова образца 1947 года第一个字母的缩写,意思是卡拉什尼科夫1947年定型的自动步枪。在中国其仿制品曾被称为冲锋枪(仿制的1956年式步枪也曾长时间被称为56式冲锋枪)。
AK-47突击步枪,于1947年定型,1949年装备部队。前苏军摩托化步兵部队、空军和海军的警卫、勤务人员使用木制或塑料制固定枪托型,伞兵、坦克乘员和特种分队使用折叠金属枪托型。AK-47的动作可靠,勤务性好;坚实耐用,故障率低,无论是在高温还是低温条件下,射击性能都很好,尤其在风沙泥水中使用,性能可靠;结构简单,分解容易。但是连发射击时枪口上跳严重,影响精度,而且重量比较大。AK-47是装备范围相当广泛的步枪,除前苏军外,世界上有30多个国家的军队装备,有的还进行了仿制或特许生产。苏军所装备的AK-47于50年代末由其改进型AKM所取代。
演变过程:
1944年,卡拉什尼科夫设计了一种发射7.62×39mm М1943式中间型威力枪弹的半自动卡宾枪,采用导气式自动原理,活塞和活塞杆固定在一起,但与机枪框并不相连,弹匣容量10发,导气管位于枪管上方,这种枪采用枪机回转式闭锁,顺时针方向旋转的闭锁机头上有两个大的对称闭锁突笋。这种闭锁方式是直接参考美国M1伽兰德半自动步枪的。不过在这把半自动卡宾枪上的旋转机头是经过了卡拉斯尼柯夫的改进,比较长,旋转速度更快,大大地增加了闭锁机构动作的可靠性。
AK-47的研制其实是从这种看起来毫不相干的半自动步枪开始的,这种卡宾枪的闭锁机构的进一步改进成为了卡拉什尼科夫自1945年至1990年之间研制的所有自动武器的核心部分,这个系统经历了50多年的实际应用考验,证实其具有非常优越的可靠性,因此这个系统也被人们称之为卡拉斯尼柯夫系统。
这种半自动卡宾枪1945年的试验型是1944年试验型半自动卡宾枪的改进型,基本特征一样,管状的拉机柄位于右上方。弹匣设计有所改变。但枪管上方的导气室,有点像西蒙诺夫的SKS,导气装置的外形上也已经有了一些AK-47的端倪了。
1946年,卡拉什尼科夫开始设计突击步枪。在这种半自动卡宾枪的基础上设计出一种全自动步枪,并送去参加国家靶场选型试验。样枪称之为AK-46,即1946年式自动步枪。导气装置和枪机基本上与原来设计的半自动卡宾枪一样,使用冲压铆接机匣,发射机构有单发和全自动两种,连发阻铁在扳机上;30发弧形弹匣的入口在机匣下方,保险/快慢机柄都在机匣左侧,手枪型握把,枪托、前握把和护木都是木制的,枪口制退器为圆柱形。
AK-47型试验型的操作原理与AK-46一样,不同的是:活塞、活塞杆和枪机体首次采用连成一体的方案——用螺杆固定在一起。机匣是冲压成形的,机匣前部与枪管固定,保险/快慢机柄首次被安放在机匣的右侧。导气室没有调节装置,拉机柄在右侧。AK-47型2号试验枪的特征是改变了导气室、活塞、活塞杆的设计。延长了导气孔,增加进入导气室的火药燃气,导气筒下方与枪管之间的位置有泄气孔,活塞杆有四条凹槽。枪口制退器改为双室结构。3号试验枪改变了导气室的设计,使圆柱形的导气活塞在导气室内处于完全密封的状态,活塞杆有四条凹槽。采用新的枪口制退器。
AK-47突击步枪(第1型)是最终定型并在1949年正式投入生产的AK-47突击步枪,这种武器是为机械化步兵研制的,同一年苏联军队正式采用AK-47。这种型号并没有刺刀,机匣和许多配件是用冲压工艺来生产的,采用冲压工艺的好处是材料消耗少,生产效率高。许多人把这种早期的AK-47称之为“第1型”,以区分1951年和1953年生产的AK-47。
1951年的试验型(第2型)是在1951年生产的,主要的改变是把机匣的生产方法从冲压转变为机加生产。通过机械铣削出来的机匣的优点是比较结实,但缺点是比较重,而且材料消耗大,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生产这样一个重量不超过0.65kg的铣削机匣,一开始时竟需要2.65kg的钢材。发射机构、枪托和握把都经过加强,并增加了一种单刃刺刀。这种新生产的AK-47被称为“第2型”,不过第2型的产量很少,很快就被第3型所取代。
AK-47(第3型)是在1953年定型,主要是改进了第2型的枪托连接方式,特别是简化了机匣的机械加工方法,使之便于大量生产。这一型号被正式称为“7,62mm Light-Weight Kalashnikov Assault Rifle (AK)”,即“7.62mm轻型卡拉什尼科夫突击步枪”,许多人称其为“第3型”。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改用机械加工方法的目的是什么,第3型的铣削机匣却比第1型的冲压机匣更轻。另外第3型的改进还包括弹匣,采用轻金属的新型弹匣在强度也加强了,而且与原来的钢制弹匣可以互换;此外,枪托连接方式也进行了简化和加固,这一系列的改进使突击步枪的整体重量比第1型更轻,而弹道性能则与第1型完全一致。
结构特点:
AK-47式突击步枪动作可靠,勤务性好;坚实耐用,故障率低,尤其在风沙泥水中使用,性能可靠;结构简单,分解容易。但是连发射击时枪口上跳严重,影响精度;与小口径步枪相比,系统质量较大,携行不便。该枪使用M43式7.62mm中间型枪弹。该枪有配用固定式木制枪托和折叠式金属枪托两种。
该枪枪管与机匣螺接在一起,其膛线部分长369mm,枪管镀铬。无论是在高温还是低温条件下,射击性能都很好。机匣为锻件机加工而成。弹匣用钢或轻金属制成,不管在什么气候条件下都可以互换。
击发机构为击锤回转式,发射机构直接控制击锤,实现单发和连发射击。发射机构主要由机框、不到位保险、阻铁、扳机、快慢机、单发杠杆、击锤、不到位保险阻铁等组成。快慢机位于枪的右侧。当快慢机装定于自动位置时,单发阻铁的后突出部被快慢机下突出部压住,不能转动,故扣不住击锤。此时,击发阻铁扣住击锤而成待击状态。扣压扳机后,阻铁解脱击锤,击锤回转击发。此后,只要扣住扳机不放,击发阻铁和单发阻铁都扣不住击锤,只有不到位保险阻铁卡笋能抵住击锤卡槽。当机框复进到位压下不到位保险阻铁传动杆时,卡笋即脱离击锤卡槽,击锤回转击发。以后则重复上述动作,实现连发射击。当快慢机装定于半自动位置时,首发弹击发前,阻铁扣住击锤而成待击状态。扣压扳机后,阻铁解脱击锤,单发阻铁也一同向前回转。若扣住扳机不放,则击发后击锤被机框压倒的同时即被单发阻铁扣住。此时,由于机框未复进到位,不到位保险阻铁传动杆向上抬起,卡笋和击锤卡槽之间有少许间隙。当机框复进到位,再次解脱不到位保险阻铁时,击锤被单发阻铁扣住,若再次发射,必须先松开扳机,使单发阻铁解脱击锤,击锤随之被击发阻铁扣住再次成待击状态。如果机框复进不到位,枪机闭锁就不确实。此时,机框的解脱突笋没有压下不到位保险,故保险阻铁卡笋不能脱离击锤卡槽。因此,即使扣压扳机,击锤仍不能向前回转,于是形成不到位保险。快慢机柄在最上方位置时,其下突出部顶住单发阻铁后突出部和扳机后端突出部的右侧,故扣不动扳机,实现保险。若此时击锤在待击位置,弹膛内有枪弹,因扣不动扳机,击锤不能解脱,所以形成后方保险。若此时击锤在击发位置,因扣不动扳机,阻铁不能向前回转,击锤后倒时即被阻铁挡住,机框只能后坐一很短的距离,不能将弹匣内的枪弹推进弹膛,故形成前方保险。
该枪瞄准装置采用机械瞄准具,并配有夜视瞄准具。柱形准星和表尺U形缺口照门都有可翻转附件,内装荧光材料镭221。表尺分划为100~800m,一个分划为100m,战斗表尺装定300m。但使用瞄准具瞄准时,只能上下拧动准星作高低校正,无法进行风偏修正,而且夜间射击时往往将准星护翼误认为是准星。
有一种说法,认为AK-47是抄袭了MP44/Stg44突击步枪而设计出来的,证据就是两者外形相似。但事实上Stg44和AK-47的基本结构和原理,都有着极大的不同;也只是轮廓投影的相似而矣。Stg44和AK-47最相似的地方就是设计概念,不过在那个年代,也只有Stg44是唯一技术成熟且有大量实战经验的参照物。AK-47是既揉合了前人的精髓而又带有设计者自己技术性质的创新设计的步枪。
AK-47
国家 苏联/俄罗斯联邦
类型 突击步枪
发明者 米哈伊尔·季莫费耶维奇·卡拉什尼科夫
设计时间 1947年
服役期间 1951年 - 现在
变种 AK-47, AKS, AKM, AKMS, AK-74, AK-100系列
建造数量 超过1亿
子弹 М1943式7.62x39 毫米中间型威力枪弹
枪机 气动,转拴式枪机
发射速率 600发/分钟
出口初速 710 米/秒
有效射程 300 米
空枪重 4.3 公斤
全长 870 毫米
枪管长度 415 毫米
供弹方式 弹匣
弹匣容量 30发
瞄准具 可调节铁质准星,可选装光学瞄准镜
自动方式 导气式
闭锁方式 枪机回转式
发射方式 单发、连发
枪口动能 1980J
膛线:4条,右旋,缠距240mm
准星:柱形
照门:U形缺口式
AK系列:47:5星;74,2星;47-A,5星(加了刺刀);M4A1,5星上述同上面几楼的;SG552,3星火力较强,个人用过但抛弃了,改用了MP7,A(迷彩的),4星半;M16不评了,仓库里有,自己琢磨,爆头率蛮高;AWM;6星(破天荒的)G36K,5星完美。
AK心得
ak连发的弹道走向规律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确阶段第一发子弹第二发子弹第一发非常准确第2发在第一发正上方
第二阶段,规律阶段走一个标准的反7轨迹是非常之标准的反7轨迹
第三阶段,随机阶段就是在7的上面一横那里左端和右端居多中间分布随机较少的一个无序排列
如果你先看我上面的标准再进游戏自己打一梭联系一下就能迅速明白cs中关于4系列主枪械弹着点的函数构成.每次弹着点都随机??只有傻瓜程序员才会那么做.
okok规律我们知道了那咋打ak啊?
4个字概括
点扫结合
AK是一把威力极大的枪,中头一发毙命,中身也可三发制敌,所以要珍惜你的子弹。30发子弹可以杀10个人,而不是一个,所以在弹夹里还有10发以上子弹时可以不换弹夹。如果敌人就在眼前,而子弹只剩几发了,那么请准一点,爆他的头!因为你没有换子弹的时间。
高手在换子弹时都是菜,牢记这一法则,绝对不能在不安全时换子弹。
最后,AK主要攻击方式为点射,而且准星始终放在头的位置非常重要。
〖基本枪法
1、单发点射:瞄准头部或胸部以上位置点一下鼠标。
2、两发点射:瞄准胸部连续点击两下,间隔不超过1秒钟。
3、三发连射:瞄准腹部按住鼠标打出三发后松开。
4、近距扫射:瞄准腹部,打出3~5发后蹲下并压低枪口至脚部。
〖基本身法〗
1、立点:站立不动攻击,利用AK有暴烈伤害的前五发子弹,适用于定点狙击。
2、蹲点:蹲下攻击,适用于中近距离突击或CAMP,远距离压制未出头的AWP。
3、晃点:晃出去点一两枪再闪回来,适用于侦察及突袭(主要对AWP)。
4、跳点:点两枪跳起来再落地蹲点,适用于在近距离干掉AWP。
〖实战技术〗
AK由于它的精度高,威力巨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和AWP媲美。因此AWP的一些打法都可以照搬过来。
1、穿射:AK是穿射能手,穿射中头依然是一击必杀,中身伤害衰减也很少。因此在经过CAMP位前都可以先透几枪。同样这也适用于透AWP位,在大部队冲锋时,一般都需要有一个人对敌人出现的位置进行穿射,以压制敌人尤其是敌人的AWP。在近距离作战时,还可以毫不犹豫地透敌人藏身的掩体。中距离时可以晃一下记住对方位置,闪回来按记忆穿射。穿射时注意瞄准头部位置进行蹲点,远距离时一般一秒钟打1~2发,近距离则不要超过5发。比较经典的穿射点有AZTEC的木门、DUST2的A门拐角及中门等。
2、对点:正面对付不动的尤其是蹲下的敌人,立刻蹲下连点3~5发是比较好的选择,扫射远距离很难打死人,近距离又拼不过蹲下先开火的M4。如果对方一边跑动一边开枪(往往是MP5),而你没有跟住他的话,千万不要站着不动,最好和他一个方向跑动,并调整准星,急停点死他。要记住AK在移动中是打不准的,所以一定要静止时开枪,必要时可以蹲下以保证身体静止。
3、灭AWP:AK可谓是AWP的克星。来到狙击点后先晃点一下,运气好可能直接把AWP打爆头。如果没有成功,那么记住他的位置,穿墙!这样还没有搞定的话,就想办法骗过对方的第一枪。先拿刀晃一下,如果听到枪声就马上出去。如果他很冷静,不管你的骚扰,就比较头疼了。有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是:用同样的时间间隔连续晃点三次,而第三次并不出去,在掩体后开枪。往往你会听到一声枪响,恭喜你成功了,赶快出去吧!出去后一边以两发点射穿墙,一边靠近狙击点,有闪光手雷之类的赏他一个吧。没有的话也没关系,到他面前一个漂亮的超级跳,躲过他的最后一击,然后是扫死他还是点死他自己看着办。
4、爆头:AK用多了,你就会发现最漂亮、最简洁的杀人方法就是爆头。前面说过要时时刻刻把准星放在头部,见了人就急停两发点射,爆头率很高的。近距离可以先点了两枪后马上蹲下扫射,以防万一。如果对方静止不动,甚至PP朝着你,就可以直接一枪送他上西天。爆头时可以象AWP那样甩,一般是蹲下从胸部望头上甩,很准的!我曾在DUST2的A门连续甩爆四个人,当然是中了闪光之后…)
5、压制:无论是什么距离,火力压制肯定首推AK。正如前文所说,以穿射压制未出头的敌人,以扫射压制近距离的敌人,以点射压制远距离的敌人。当CT时间长了,听到AK声都怕怕!没事都可以开几枪,(吓吓人都是好的:)当然也可以用来佯攻,一个闪光一个手雷,加几发子弹,就可以把CT的吸引力都调动过来了。
AK47-A;AK-47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使弹匣容量达到35发,并且右键为刺刀攻击
缺点:后坐力大...
有点:威力大.刺刀攻击强!
如果你是刚玩的,推荐使用M4A1,这把枪弹道集中,有反恐基础的很好掌握,提醒下CF里的狙不是AWP而是AWM,刚开始会不习惯,慢慢适应下就好,威力很强…至于阿卡,只有点头好用,近距离压枪也会出现子弹乱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