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这一名字,对于我们来说都不陌生。可能在小时候我们就已经听过司马光砸缸救友的故事了,还知道司马光编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那么,司马光到底是哪一个朝代的人呢?根据史料的记载,司马光生于公元1019年,是北宋时期的人。他出生于官宦之家,家中世代在朝中担任要职。司马光在幼时便有神童之称,他以七岁之龄全篇背诵了《左氏春秋》一书,并且能够明白其中的深刻含义。公元1038年即仁宗宝元元年,年仅二十岁的司马光高中进士,从此踏入了仕途。
司马光在朝为官期间,一直尽心尽力辅佐皇帝,视国家兴亡为己任。公元1067年,神宗赵顼继位。年轻气盛的神宗想要振兴北宋王朝,他十分看好王安石的新政,便任命王安石为宰相。同时,神宗也认为司马光是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也十分重用他。但王安石与司马光两人的政见不同,经常在上朝的时候大声争吵。司马光后来更是一怒之下辞官回乡,一走便是十五年。在这十五年里,司马光每日用心编撰《资治通鉴》。等到公元1085年即宋神宗元丰八年,宋神宗因病去世,年仅十岁的宋哲宗赵煦继位,朝政被皇太后把持。皇太后本来就是反对王安石新政的,于是她启用已经六十七岁高龄的司马光为副宰相。司马光上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废除新法,还原旧法。司马光每天呕心沥血的工作,为北宋王朝耗尽了心血,于公元1086年因病去世,享年六十八岁。
司马光在幼时便十分的聪慧,启蒙的时间很早。等到司马光七岁时,他就能背诵《左氏春秋》一书,还能理解其中深刻的涵义,被当时的人称为神童。当然,司马光这么聪明跟他自身出众的天赋和努力是分不开的。公元1038年,年仅二十岁的司马光高中进士,从此步入了仕途,最后官至图龙阁大学士。司马光在朝为官期间一直严于律己,清正廉洁,尽心辅佐皇帝。宋仁宗期间,司马光被任命为同知谏院。在担任这一要职的五年时间里,司马光曾上书多达一百七十多份,向皇帝提了许多有利国家发展的建议。皇帝也认为司马光是真心为了国家的,便将其调任至中书省。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初字公实,更字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司马池之子。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原籍陕州夏县(今属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是宋朝的。
司马光这一名字,对于我们来说都不陌生。可能在小时候我们就已经听过司马光砸缸救友的故事了,还知道司马光编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那么,司马光到底是哪一个朝代的人呢?根据史料的记载,司马光生于公元1019年,是北宋时期的人。他出生于官宦之家,家中世代在朝中担任要职。司马光在幼时便有神童之称,他以七岁之龄全篇背诵了《左氏春秋》一书,并且能够明白其中的深刻含义。公元1038年即仁宗宝元元年,年仅二十岁的司马光高中进士,从此踏入了仕途。
司马光在朝为官期间,一直尽心尽力辅佐皇帝,视国家兴亡为己任。公元1067年,神宗赵顼继位。年轻气盛的神宗想要振兴北宋王朝,他十分看好王安石的新政,便任命王安石为宰相。同时,神宗也认为司马光是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也十分重用他。但王安石与司马光两人的政见不同,经常在上朝的时候大声争吵。
司马光后来更是一怒之下辞官回乡,一走便是十五年。在这十五年里,司马光每日用心编撰《资治通鉴》。等到公元1085年即宋神宗元丰八年,宋神宗因病去世,年仅十岁的宋哲宗赵煦继位,朝政被皇太后把持。皇太后本来就是反对王安石新政的,于是她启用已经六十七岁高龄的司马光为副宰相。
司马光上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废除新法,还原旧法。司马光每天呕心沥血的工作,为北宋王朝耗尽了心血,于公元1086年因病去世,享年六十八岁。
1、司马光是北宋时期的。
2、人物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宋仁宗时中进士,英宗时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施行变法,朝廷内外有许多人反对,司马光就是其中之一。王安石变法以后,司马光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3、人物评价
司马光为人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忠于君王、取信于人,又恭敬、节俭、正直,温良谦恭、刚正不阿,是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有法度,每一言行每一举动都符合礼节。在洛阳时,他每次到夏县去扫墓,一定要经过他的哥哥司马旦的家。司马旦年近八十,司马光侍奉他仍像严父一样,保护他像抚育婴儿一样。
司马光对财物和物质享受看得很淡薄,没有什么爱好,对学问却没有不精通的。但是政治生涯并不突出,其人为中国古代士大夫保守思想典型代表,尽管他认为“王安石等所立新法,果能胜于旧者存之”,但实际却因不满王安石而不择优劣尽罢新法,又将神宗朝时军兵用生命夺取的土地,无偿送还给西夏。日后新旧党争沦为意气及权位之争、不再着重于国政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