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五行八卦学说,以为天文中的十二辰,分别象征人事上的建、除、满、平、定、执、破、危、成、收、开、闭十二种情况。
中国传统的历法,基础则是天干地支的排列组合与循环,循环意味着周而复始,同时也意味着再现。正是这种“再现”,让择日避忌有了意义。古人制定历法,确定吉凶之日的根本依据,就是日月星辰。这其中星辰是确定日子的最关键的因素,而公历则基本上不去考虑这些,也就无有宜忌之说。
扩展资料
古人以为“历数”来源于神秘的“筮数”,日月星辰,各有其神,也因其位置,自有吉凶变化,这就促成了与古代天文星占系统直接相关的择日方法,这些内容涉及星座和具体星辰的崇拜,通常也混杂着以五行标示星辰属性,并由此产生星辰的代表性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制约的双重关系。
故每年的历中列有日神、月神、年神、建除十二客、血忌、空亡等一系列吉凶之日。而这一切的核心,就是北斗。因为我们的国土都在北半球,故而北斗七星四季不落。
由于北斗星每年绕天极一周,北斗的斗柄也在四季中指向十二个方位,对应着十二个月,故称为“月建”。斗柄所指的方向是当旺之方,所以一般来说战争、兴造动土均不能与其相抵。或言之,北斗是星占之祖,日子、方位的吉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北斗的位置和指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淮南子·天文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行八卦
古代术数家以为天文中的十二辰,分别象征人事上的建、除、满、平、定、执、破、危、成、收、开、闭十二种情况。《淮南子·天文训》:“寅为建,卯为除,辰为满,巳为平,主生;午为定,未为执,主陷;申为破,主衡;酉为危,主杓;戌为成,主少德;亥为收,主大德;子为开,主太岁;丑为闭,主太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