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知礼、守礼、行礼?

2025-03-21 21:20:10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知礼”,就是要领会礼的精神实质,了解礼仪的起源及用途。

“守礼”,就是要恪守礼的要求,遵守礼教,奉行礼制。

“行礼”,用肢体语言表示敬意或歉意,有时也指完成某种仪式或做某件事。

礼仪是一种待人接物的行为规范,也是交往的艺术。它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而形成,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是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交往要求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扩展资料:

华夏祖先用肢体动作传递“双向对等”“有序有位”的语言,这些动作叫礼。传递下来的礼仪动作,承载着祖先传给后人的话语。

这些礼仪动作,源自远古,源自人类没有语言的时代。是“哑语”,是人皆能懂的“象形字”,是代代承传的“普通话”。

礼仪动作有十,常规礼仪动作有二。携带双向对等、有序有位,缺一不可、两相适宜的交往原则和做人原则。

十种礼仪动作是:拱手礼、一拜礼、两拜礼、三拜礼、叩首礼、执手礼、推手礼、交手礼、揖礼、鞠躬礼。

两种常规礼仪动作是,初相见、敬父母行一拜之礼,朋友同学同事行拱手礼。

要注意的是一般但凡抱拳行礼,一定是右手握拳,左手抱在右手外,且不分男女。跪拜叩头之礼分为九拜,稽首最重,顿首次之。所谓大礼,不过跪拜九次,不复再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礼仪

回答2:

简单的来说`` 知礼是懂得"礼节";
守理是遵守"礼节";
行礼是执行"礼节".

回答3:

“礼”是孔儒学说的思想核心,它是封建伦理道德的思想文化体系,统治中国社会2000多年,至今阴魂不散。
所谓“知礼”,就是指要领会礼的精神实质,懂得礼的来由与用途;所谓“守礼”,就是要恪守礼的要求,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思,非礼勿言,非礼勿行;所谓“行礼”,就是指对礼教的传播与推广,要让礼化被天下,遍及众生,人人知礼、守礼、行礼。
早期的孔儒学说没有多少哲学的成份,其学术体系完全是围绕“礼”展开的,因此孔儒学说更像是一部维护并传承封建礼教的伦理学,直到宋代程朱理学和明代阳明心学的提出,才让孔儒学说渐渐有了哲学的内涵。在过去的2000多年中,孔儒学说为维护封建制度下的社会一致性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之所以有过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时期,与孔儒学说对人们思想的统治密不可分。当前国内文化体系散乱,政府提倡的主流文化苍白乏力,西方文化与国人情结、习俗又有许多逻辑冲突,一个拥有5000年文明史的国度居然出现文化恐慌,不得已的情况下,这才掀起了对国学的复兴。这不能不说是文化的不幸,国人的悲哀。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对国学的复兴,旨在继承古人的文明与智慧,而不是封建统治的愚忠愚孝。如果在这个世纪上半叶,还不能为中国的封建流毒画上句号的话,那么这个族类不步印第安人的后尘都是人类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