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社会往往会使用“更”作为计时单位,相等于现代计时单位里的120分钟。
“更”这个计时单位把晚上七点到第二天早上五点平均分为五更(等于现代计时单位里的十个小时)。
一更(初更)指戌时,即晚上七点到九点,称为黄昏。
三更指子时,即晚上十一点到第二天一点,称为夜半。
四更指丑时,即第二天一点到第二天三点,称为鸡鸣。
五更指寅时,即第二天三点到第二天五点,称为平旦。
晚上九点到十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