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一:
关于同学聚会我比较认同这句话:我与你同学多年都感情不深,又何必参加同学聚会显示友情?
同学聚会里参加的人都是各怀心思,有的人就是单纯参加聚会聊聊过去回忆人生;有的人是以前不起眼如今发达了去显摆的,其实很自卑;有的人是为了跟风好像参加了同学聚会就人脉多广生活有多充实;有的人只是为了去见见当初暗恋的人或分手的人。
说白了,同学里感情好的就那么多,而且平时都在联系,大规模的同学聚会形式大于实质,没太多意义。
网友二:
第一次参加同学聚会,那可是精心打扮、盛装出席,感觉还挺好。大家一见面真是激动,每个人都无比兴奋,有好多的话,仿佛一下子都不知从何说起,只是一个劲儿地傻笑和拥抱,彼此真的就是久别的亲人。
尽管有个别同学被岁月“摧残”了容颜,但是绝大多数的男生变得比以前还要帅气,女生也比以前更漂亮了。也许大家经过岁月的洗礼,褪去了年少的青涩,反而人更有气质,更有韵味了。当然,自己感觉也超好,至少是因为“盛装出席”,也“亮瞎”了好多同学的眼睛。
不过也有感觉不太舒服的地方,同学中有几个混得超好的,身边总围着一群人在嘘寒问暖,而有几个同学门庭冷落,形单影只,看着心里总感觉怪怪的。
会后,有几个做推销工作的同学也“紧锣密鼓”地联系了一段时间,可能是自己不通世故人情,一些日子以后,就逐渐不再联系了。
当激情褪去,生活又归于平静。大家都各忙各的,很多都不再联系,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同学还会见面。
网友三:
其实大多数的同学聚会都没必要参加。
首先,同学聚会的动机已经和在学校时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很多人爱攀比,这是人性。混的好的不会排斥,混的差的不好意思,这种差距一般5-10年后就会比较明显。
所以同学聚会最后会限于小范围几个人而已,真正很纯的同学聚会很少。毕业几年以后,工作、爱情、婚姻、家庭,摸爬滚打,心力交瘁。人会变得越来越敏感、越来越世故。
网友四:
可以说,同学会的初衷只是大家怀念往日的伙伴,旧友,有相见的冲动,有想倾述的话和急于了解的事。如今生活富足,交通方便,国内国外,名胜古迹,名山大川也看的多了,和老同学聚聚,既有外出旅行,又有欢乐庆典的功效,因此,大家都很热衷于这一形式。正象一石激起千重浪,同学聚会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反响。但正象所有的事物一样,在它的产生,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虽然是细技末节,却影响较大,为人诟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一现象的正面形象,许多人开始反对,抵制,不参与。
网友五:
不参加者一般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觉得同学会已经变味,同学会的动机不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比如如果官至高位,参加同学会那简直是给自己惹事;现实的境况和曾经同学们的期待有巨大的反差(比如,曾经班里前几名的尖子生如今却穷困潦倒,曾经的班花变成了一个臃肿的胖子);对班集体的认同和归属感不高(班集体曾经给予她他的情感和心理支持度很少甚至为负面等等);由于毕业后职业领域、发展层级、方向不同,除了怀旧,大学同学已经成为“熟悉的陌生人”,已经很难再和大学同学找到共同话题。这些都是不参加聚会的可能原因。
网友六:
前几年,高中同学组织同学聚会,班里四五十人,差不多一个月的准备,最后来的人有20多个,已经全是很不错的,那时候大家基本都是刚大学毕业,有部分同学已经结婚,许久未见的同学略显尴尬,没有话题可言,开始以介绍自己的情况开始,三杯两盏之后,开始和熟悉的同学聊天,还是那种模式,关系好的聊关系好的,不好的还是一样没话说,只是借助这个机会让关系好点的聚在一起,只是现在的我们刚毕业,还没有到炫富及阶级层面划分明显的年龄,没有尴尬的吹捧和吹嘘,只是觉得,这种聚会似乎可有可无,关系好的自然会找机会聚,不好的也不会再有交集,这个年纪也懒得去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