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旦净丑:
中国戏曲特有的表演体制是角色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个基本类型,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到宋元之际,开始创立,而到清初以后才算得是成熟。行当包含的内容比较复杂:有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地位、性格、气质等,一看就能分清形象的美丑。另外,有的行当重唱,有的重念,有的重做,有的重打,各个行当的声乐技巧、身段工架乃至化妆服饰等各种造型手段,都有一套不同程式和规则,具有鲜明的造型表现力和独特的形式。行当的划分是严格的,生旦净丑,一行有一行的程式规范。但从演员掌握和运用行当的角色说,又是灵活的,可以专上一行,也可以兼及其他。
喜闻乐见
喜欢听,乐意看。指很受欢迎。
粉墨登场:
搽脸和画眉用的化妆品。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
锣鼓喧天:
声音大。锣鼓震天响。原指作战时敲锣击鼓指挥进退。后多形容喜庆、欢乐的景象
有板有眼
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有步调。
余音绕梁:
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字正腔圆
形容吐字准确,唱腔圆熟。
惟妙惟肖
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
活灵活现
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象亲眼看到一般。
感人肺腑
使人内心深深感动
满意请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