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闭幕式中伦敦8分钟表演的是什么意思啊

奥运闭幕式中伦敦8分钟表演的是什么意思啊?
2024-11-15 16:37:52
推荐回答(6个)
回答1:

1、等车的人包括各种肤色的人,表现出伦敦是一个国际性都市,主要表现其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2、有残疾人表现出残奥的元素,这一点考虑比较周到,也体现出人文关怀。

3、双层大巴是除白金汉宫、大苯钟、伦敦桥之外最后有特色的伦敦标志。

4、英国的流行歌曲在世界上的地位是极高的,英国文化的象征之一就是摇滚。

5、雨伞表现出伦敦的气候特征,也是英国人日常生活的必备品,雨伞出现在道路上使人立刻想起《雾都孤儿》等伟大的英国作品。

6、街舞部分表现出奥运是大众聚会,街舞本身就是大众文化。

7、等侯公交车的情景设置表现奥运的平民化特征,这一点可能是我们最不能做到的。

8、小贝的出现主要表现体育元素,是伦敦和体育的结合,相比我们的开闭幕式和雅典八分钟最缺乏的就是体育元素,不知为什么,是导演没想到还是怎么回事,什么都有就是没体育。

9、众人为小女孩过马路作垫背一节表现出对未来一代的关爱和期待。

10、伦敦表演设置在跑道上没有进入最核心的地带表现出一种谦虚和随意的姿态。

回答2:

1.双层巴士是伦敦的公共设施标志,而且加入自行车等环保工具,体现环保理念。
2.伦敦世界各地朋友到伦敦。和“北京欢迎你”比较相似。
3.打开车门,观众迫不及待,说明奥运的受欢迎程度,置于拥挤,也许是影射中国公民的道理(我也说不太准),也许是想提醒人们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4.至于采用摇滚乐和足球,主要是想展示他的现代文化,以往英国给人的感觉是古老,凝重,这次应该是想力求创新,展示西方人的新潮文化。

回答3:

今天,伦敦的八分钟在北京上演了。

伦敦八分钟好看吗?

已经见到不少骂声了,不少耍小聪明的习惯语也开始各种蹦跳,诸如“看了伦敦八分钟,才知道ZYM是天才”之类的。

没把人“雷”到,自然不满意。

挺牛的国家,怎么都拿不出“雷”人的货色?

够“雷”不够“雷”,成了许多人评判事情的标准。而事情本身是干嘛的,倒被很多人忽略了。

说伦敦八分钟,先要说说伦敦申奥片。

想当初,各国申奥,拍摄申奥片,请的都是大导演,法国是吕克·贝松,美国史蒂芬是顾问,只有一个国家的申奥片导演是年轻的广告导演。各国导演的申奥片都拍得“雷”人无比,特别是吕克·贝松的巴黎篇,把巴黎拍得如同《第五元素》+ 《巴黎圣母院》+《11》般动感奇幻。然而,得到最高赞誉的反倒是一个朴素亲切的申奥片:城市的街头变成了运动场,街头的物件变成了运动器械,路上的行人变成了运动员,情节一:一个建筑工人心血来潮,以刚刚砌好的水泥路面为沙坑,一个跳远动作飞过去,水泥被踩了个稀巴烂,之后,这位戴着施工头盔黑哥们笑了。情节二……

拍摄这部申奥片的城市获取了奥运主办权,自然,这就是伦敦。

仅凭这部申奥片,就可以证明英国人深深了解奥林匹克的灵魂所在:每一个人都是运动员,每一个地方都是运动场,每一个体育项目都来自于生活,一旦投身体育竞赛——便有奇迹发生。最后一个令人心悦诚服的软广告是:伦敦的街头,就是实施这活动的最好所在。

简单,直接,强烈。

就凭这部片子,伦敦便足以拿下奥运会主办权。吕克·贝松弯子绕得太大了,使本来和伦敦旗鼓相当的巴黎在申奥片环节上丢了一分。

然而,在2012主办权揭晓之前,国内各种声音,都在忙于追星,大肆吹捧法国的、美国的申奥片如何艺术,如何强大,英国的申奥片很少有人理会,甚至还有人质疑:老牌大帝国,申奥片怎么拍得这么烂?

伦敦八分钟,在艺术上很有特色。

主题:城市,伦敦。

开篇的小片,用剪贴画的方式,“堆”出了一个城市的肖像。剪贴画这种风格的图景,很有点后现代的意味。由于全世界人对于伦敦老派都市的印象,后现代+老派,含义就丰富了不少。

双层巴士,是伦敦的一个象征。在伦敦最舒服的交通工具,就是双层巴士(地铁太破旧,汽车交特别税,出租车很难叫到,自行车较累人),特别是露天双层巴士。伦敦和大多数欧洲城市一样,没有太多的高楼大厦,坐在露天巴士上在伦敦市区穿行,很有点腾云驾雾的味道。

咱们的北京、上海、香港倒不行了,楼太高啊。欧洲没有很多高楼,“傲慢”的欧洲人觉得高楼庸俗、虚浮,没根基的才弄那玩意。

一辆伦敦-北京-伦敦的双层巴士开进了鸟巢,又“变形金刚”成了一个演出台,这点意思已经不小了。演出台上又出现了飞到天上去的利昂娜·刘易斯,代表了幻想,代表了升华,指向非常明确。

顺便说一句,人直接升到天上去不是什么高深的技术,演员脚下有一个小型升高平台而已。音乐剧《电影之歌》中的袁泉,07苏州金鸡百花电影节开幕式中的刘嘉玲,都踩着这玩意升到了天上。有恐高症演不了这节目,因为平台面积小,上去试试,还是很吓人的。

路上的那些人,代表了伦敦或者说城市里的人群的各种成分,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看出:坐轮椅的残疾人、学生、推婴儿车的母亲、白领、街舞族、主妇、交通引导员、自行车男女、盲女孩……这些表象上是芸芸众生的“百姓”,表演的却是技巧性很高的现代舞(并非街舞);至于黑雨伞中的玄机,众人都看到了。

最后是冒出来一个贝克汉姆,一脚把足球踢到了群众中。这是一种邀请,一种致意,用足球来表达,没问题。(应该不会是讽刺我们男足的:)

就这么结束了?

一个城市,形形色色的人,正常且高素质地生活着(注意各种行人的个性色彩和相互间的礼貌)。他们迎来了一辆从北京开来的(是伦敦-北京-伦敦,而不是北京-伦敦,这里边还有点特别的意思)的巴士,人们为车上下来的盲女孩让路,又用身体为她铺就了重新走上巴士的道路(这里边意思可太大了,到底是老牌大帝国)。之后,这辆巴士变成了演出的舞台,各种美妙的音乐飞出,音乐声中,一位真正的体育明星将足球踢向观众,我来了,体育来了,你们接下足球,一起登上伦敦这辆奇幻的巴士吧!

主题语都帮他们设计出来了:“登上伦敦奥运会的巴士——”

呵呵,不是《烈火战车》。注意,这是部英国电影,不是美国电影。

说了半天,这也太简单啦,没有任何一个元素想不出来,没有任何一个细节“雷”人啊,这,这,这就能够叫做精彩吗?

什么是精彩,“雷”才是精彩?

平和地把要说的话说了,怎么就不精彩呢?

以人为本,岂不应该是最精彩的呢?

还有那位大大咧咧的伦敦市长,一会系扣一会挥手,接过奥林匹克会旗时打不开,用手一阵拨拉,这,这市长?!

真实,没有任何错误。为了奥林匹克的旗帜飞扬,上手拨拉几下,没甚么不对的。说起来反倒是刘市长和罗主席畏手畏脚了。

不“雷”不足以平民心的日子,早点过去吧。抛掉语不“雷”人死不休的浮躁和粗鄙,去倾耳聆听,去静观默察,努力体会身边的每一丝美好的感受吧。

强大,应该是一种自信,一种平和的自信。

回答4:

就是展现英伦街头最典型的画面,如果你去英国就会是这样生活!就是这个意思!把你带到仿佛置身于英国街头!从此进入伦敦的奥运周期!就像我们四年前的八分钟,展现自己的特色!但是可能只有英国人看得懂!就像咱的击缶和儒家文化的表演,也只有咱们明白!这就是文化差异吧!

回答5:

提前向大家展示一下伦敦风采,04悉尼中国不也有8分钟的表演么。

回答6:

我也不敢说 ,太夸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