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全忠撤出河东战场后,第一个想修理的人就是罗宏信。
这个罗宏信……哼!
888年四月,魏博军内乱,罗宏信在魏州(今河北大名)火中取粟,手脚麻利地在收拾了乐从训父子。朱全忠当时的身份是乐从训请来的救兵。
罗宏信在朱全忠麾下大将朱珍的连续敲打下,很快臣服,表现得毕恭毕敬,主动送钱送粮,献媚示好。
然而,在当上了魏博节度使后,随着自己在魏博的地位不断稳固,罗宏信就开始越来越无视朱全忠的存在了。甚至,对朱全忠提出的要求嗤之以鼻,不屑一顾。
最先是昭义节度使孟方立的弟弟孟迁向朱全忠求援,朱全忠要借道经过魏博,罗宏信坚决不许。最后,朱全忠的大将王虔裕只带领几百名偷偷通过偏僻的小路进入邢州(今河北省邢台市)与孟迁共同防守,导致邢州丢失,王虔裕被李存孝生擒,最后客死河东;
其次是在河东大战中,罗宏信对朱全忠派出朱崇节援助潞州(今山西长治)的部队也表现得非常不友好,拒绝提供朝廷诏令给汴州军的援助,潞州终于不战自溃。
而后,朱全忠准备从河阳(今河南孟州市)移师滑台(今河南滑县),特意遣使向罗宏信要求供给粮食马匹及借道经过魏州(今河北大名)讨伐河东节度使李克用。
罗宏信的回答是:没门。
他的手下曾有人提醒他要注意分寸,搞好和朱全忠的关系。
罗宏信不屑地说,朱全忠是谁?贵姓?哪儿人?他是节度使,我罗宏信也是节度使,凭什么要听他的?
听他这么说,手下有些慌了手脚,要继续劝谏,罗宏信一摆大手,颇有大将风度地说,行了,别跟我说这些,哥现在免疫。
朱全忠因此白白错失了继续攻打李克用的良机。
事不过三,河东大战一结束,趁着李克用撤军收取云州之机,朱全忠决定好好修理修理罗宏信,让他学会“服”字怎么写。
不过,朱全忠跟其他人不同,换其他人,特别是李克用,早已先指着罗宏信的鼻子大骂一通,又是移檄声讨,又是进表痛骂,大造声势,加强舆论影响了。朱全忠不,他表面上不动声色,只在暗中等待着时机。
890年十二月二十日,新年将至,全国上下都开始沉浸入迎春接福的新年氛围时,朱全忠突然调兵遣将,由丁会、葛从周和庞师古、霍存兵分两路,自己以大军继之,蓦然发难。
朱全忠的口号是:打下魏州,回家过年!
两路大军渡过黄河,葛从周取黎阳、临河,庞师古、霍存下淇门、卫县,一夜之间,如春风渡关,席卷魏博大地。
魏博兵猝不及防,在过年的梦中醒来,仓皇打了几仗,连战连败,一退再退。
前后不到半个月,汴军的兵锋已掠到了魏州城下。
罗宏信傻了,蔫了,说不出话来了……
人家是节度使,自己也是节度使,可节度使之间的差距咋就这么大捏?
过年的时候,罗宏信觉得自己非常窝囊,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肝火上升,觉得头目晕眩、耳鸣耳聋、遗精、失眠、视力减退、心悸胸闷、口苦纳差、腹胀便秘、脉结代、舌暗红、气血两亏……
先后派遣了八名使者去朱全忠营中请罪认错,送去大批钱物、粮草、马匹酬军,并表示自己从此愿永远拜服在朱全忠的战袍下。
朱全忠对前面派来七名使者只是冷笑。
到了第八名,才撂下了一句话:让罗宏信亲自来见我。
罗宏信一听,便秘愈了,一下子拉了好大一泡屎——吓出来的。
怎么办?去不去见朱全忠?
去,是自投罗网。
不去,则是坐以待毙。
去,不去;不去,去。
罗宏信两难。
考虑了整整一个晚上,白头发都逼出了好几根,罗宏信才横下一条心,决定去见朱全忠,就算是哀求吧,也要哀求他手下留情,放自己一条活路。
第二天,罗宏信率领了数百亲兵,硬起头皮亲赴朱全忠大营。
二月春风吹杨柳,吹乱心中几多愁。
城外,春天已经吹绿了天地。朱全忠大营驻扎在离城五六里地远,罗宏信出了城后,从城门向西,沿路有一排排柳树,柳树下还杂生着些野花,柳树的枝叶垂到了树根,红绿映成一色,春意盎然。
罗宏信的心里却阴沉沉的,脚像灌了十几斤铁铅,深深浅浅地踏在婆娑的树影里,飞舞的杨花拂到了一脸木然的面庞上,感觉就像春日阳光里的梦游。
见到了朱全忠后,到底会是怎么样的一个下场呢?
罗宏信一路心惊肉跳不已。
意外的是,朱全忠竟然亲自在大营数里之外相迎,远远一见,朗声大笑,大步行来,以兄相称,神态亲热,丝毫不像正在交兵的对手,反而像久别重逢的恋人。
受宠若惊的罗宏信诚惶诚恐,不知朱全忠唱的到底是哪一出,唯唯诺诺,不敢多说一句话,不敢多走一步路,生怕稍有行差踏错,立刻招致杀身之祸。
看着罗宏信惊疑不定的样子,朱全忠心下里暗笑,当下把臂搭肩,好言相慰,引入大营,大摆筵宴,热情款待。
其实,朱全忠考虑到汴州东边的朱氏兄弟和东南边的时溥一直对自己不怀好意、虎视眈眈,魏博地处汴、晋之间,一旦拿下了魏博,就会直接和李克用的辖境相接,这就等于主动把这个强敌招到自己的眼皮底下了,倒是留下罗宏信,还可以当挡箭牌使使,这时候的朱全忠还真舍不得让罗宏信死呢。
所以,朱全忠是真心接受罗宏信的请罪的。
当然了,这接受的过程要软硬兼施、恩威并重才能使罗宏信深刻认识应该怎么孝敬自己。
果然,这一番前倨后恭的作态很快就收到了奇效,罗宏信不但服服帖帖,而且还感动得得涕泪交加。
在和朱全忠把酒对饮之际,罗宏信越想越感动,唉,自己一个败军之将,之前对人家极其无礼,现在人家不但不责怪,还这样的厚待自己,这个恩德,以后得找机会报答……
酒过三巡,朱全忠乘着酒兴,更加煽情地提出,要与罗宏信金兰结义,永为伯仲之好。
这下,罗宏信再也忍不住了,热泪哗哗地流。
朱全忠呵呵大笑,不由分说,命人摆设香案,强行与罗宏信拜堂、交换信物,歃血为盟。
罗宏信年长,在家行六,朱全忠便以“六兄”呼之。
以后的日子里,每当朱全忠“六兄六兄”地叫唤的时候,罗宏信的心头总是热乎乎的。
遇上了朱全忠要对外发动战争,罗宏信就主动向汴州(今河南开封市)输送粮草、马匹等大批军用物资,心甘情愿地充当小伙计的角色。
而这时,朱全忠就当着送钱粮使者的面,极其庄严肃穆地向北而拜,口中念念有词,说:“六兄比予有倍年之长,兄弟之国,安得以常邻遇之。”
使者回去后一说,罗宏信更死心塌地臣服于朱全忠了——“魏博自是服于汴矣。”
到了后来,朱全忠还假戏真做,把自己的幼女嫁给了罗宏信的孙子罗廷规,两家通成秦晋,结成了儿女亲家。
摆布妥贴了罗宏信后,891年八月,朱全忠决定再次兵发徐州(今江苏徐州)。
“挽歌王子”丁会和“一条葛”葛从周以入淮南(今安徽淮南)援助杨行密为名,昂然进入感化军辖境,突然出其不意,迅速包围了宿州城。
宿州是徐州南面的一个战略要占,地处泗州之西,淮南(今安徽淮南)之北,史称其“扼汴控淮,当南北冲要”、 “跨汴阻淮,信江北一要地”。陈胜吴广当年在此揭竿而起;楚汉相争,刘项也曾在此生死决战;近期庞勋率淮卒兵变,更是在此鏖战连月。实在是“百战之道”
宿州守将张筠这年才十七岁,可是人小鬼大,看到汴军人多势众,并不急着出城交战,而是有条不紊地布置城防,据城坚守。
宿州城高墙厚,丁会等人挖地道,堆土山,架云梯,连接攻了两个多月,毫无进展。
强攻不行,看来,得另外想办法了。
改天,葛从周带领士兵在宿州城周围认真观察地形,试图寻找突破口。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了连续几天的实地考察,葛从周真找到了一个好办法。
宿州漕运发达,通济渠(汴水)从宿州城南滔滔而过,水流恣洋,水势湍急,充当了宿州城南面的一道强大防线。但是,如果在上游筑堤将水流拦住,等水位上升后再缺堤放水,岂不就可以把整个宿州淹没在汪洋之中了?
想到这儿,葛从周兴奋异常,心中暗叫道:张筠,到时看你往哪儿逃?
回来后,葛从周把自己的想法跟丁会一说,丁会也觉得此计大妙,马上行动,命全军动手挖土围堰,又分拨出五千士兵到上游堵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