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战国时楚国人,著有作品《离骚》、《怀沙》、《天问》、《九歌》、《橘颂》等,我国古代伟大的文学家、爱国诗人,因不堪楚怀王执政时期政乱兵弱,在湖南汨罗江自尽。人们为他设立端午节。
孔子: 克己复礼万世师表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思想体系以德治主义为核心,教导人们积极奉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倡明“天人合一”之教。由于孔子的卓越贡献和思想影响深远,他被后人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老 子: 道法自然飘飘仙家
老子,姓李名耳,又称老聃,生于公元前约581年,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我国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曾担任周朝掌管史料的官员,退隐后著有《道德经》,书中主要阐述自然无为思想,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演变,以辨证的论点叙述清淡处世的人生观,对中国的哲学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影响。
孟 子: 舍生取义信善性善
孟子(约公元前372—约公元前289),孟子,名轲,字子舆,中国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孟子极力主张王者以仁义治理天下,认为使百姓得以温饱与教育才是国家强盛之本。他被公认为孔子儒家学说最具影响力的继承人,被誉为“亚圣”。主要观点有:民为贵,君为轻;坚信人性本善;后天教育至关重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等。
孙 子: 武经圣典兵学鼻祖
孙武,字长卿,齐国人,出生于约公元前535年,春秋末著名军事家。孙子讲究谋略权变、克敌致胜,所著《孙子兵法》,历来赞誉众多,该书的精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原则:以事实为准则,朴素的唯物论;以利益为最高原则,慎战;注重处理关系。
沈 括(1033一1097年)
北北宋钱塘人沈括,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多才多艺的大学者,十一世纪第一流的科学家。
青少年时随父沈周先后到过润州、泉州、开封、江宁等地,增长了不少书本外的知识,为他以后做学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沈括自幼好学不倦,对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药、水利、军事、文学、音乐各个方面部有兴趣,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在东京(开封)任过昭文馆编校、司天监等职,使他有机会阅读了大量丰富的皇家藏书。他晚年提出的用太阳历,即“十二气历”的主张,使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太阳历和农历结合的人。他对传统历法的缺点作了科学分析,说传统历法用闰月的方法来调整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周期,是费力又不解决问题。他为此主张采取太阳历,按十二节气把一年分成十二个月。1930年,英国气象局局长肖伯纳也曾提出了与沈括相同的理论,但比沈括晚九百多年。
1070年(熙宁三年),沈括积极参加了王安石变法,成为王安石主要助手之一,担任过“权三司使”(主管财政经济),“兼判军器监”等职。
1090年(元佑五年)沈括五十八岁,住在润州梦溪园(今江苏镇江东门外),撰成《梦溪笔谈》,这部巨著是他一生所学和实践的结晶。全书共三十卷,分为故事、辩证,乐律、象数、人事、官政、权智、艺文、书画、技艺、器用、神奇、异事、谬误、讥谑、杂志、药议等十七目、六百零九条。其中涉及到科学技术的条目就有二百多条,如铜壶滴漏的讨论、凹面镜的解释、透光镜的探讨、立体地形模型的制造、指南针使用方法的经验、地磁偏角的发现等等。全书广博的内容,独特的创见,被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座标”。
陈天华,咬破手指写啦十几封血书,送到个个学校,还以死明志来唤醒国人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李白,被称之为诗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