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的哈佛历史教授约翰在工作十年后毅然选择了辞职,同事们前来送行并纷纷表示不解,故事由此而拉开帷幕。看似简陋的房屋内,梵高的画、中世纪的弓箭、史前的石斧装饰其中,历史学家、宗教学家、生物学家、心理学家等一众知识渊博之人齐聚于内,自称经历14000年岁月的约翰脱口而出一部缩略版的人类文明史,让这场最后的聚会也从单纯送别演化成了一次颠覆传统的学术激辩,并借此考验着观众的思辨能力。
影片中的演员并非大牌,但举手投足之间却都张力十足,John穿越万年的神色自若,Edith信仰颠覆时的恐惧失措,Will面对永恒者时的心理失衡,全部精彩绝伦。从根本上说,这只是把一个活了14000年的传奇人物放在了现代社会中的小把戏,但影片的聪明之处是把这个构思从人文角度而非从科学角度来展开,在内容无比空洞、画面无比华丽的“大片”(最近的一部代表作就是《变形金刚》,而我不得不承认我不但很喜欢它,而且还热切的盼望着第二部的到来……)泛滥的今天,这部发生在一间小客厅里的科幻片在一定程度上给我们以启示,真正震撼人心的艺术形式归根结底不是绚丽奢华的电脑特效,而是能够洞穿人性的思想锋芒。
事实上,这部影片的科幻内核可能比影片本身更有魅力。片中老Will的话最容易让人产生共鸣,不朽的身躯,曾见证了多少我们无缘得见的历史奇迹,他曾结识了佛祖、梵高,甚至自己就是耶稣的历史原型;而在遥远的未来,他还将亲身经历无数我们无法看到的科学奇迹。Will说的对,几乎没有人会不嫉妒这种不朽之人。早在秦始皇之时,人类便追求永生,永生之梦一直扎根在人类意识的最底层,被长期埋没,却永不泯灭。
而这部影片,便通过一个不朽之人和若干位学识渊博的大学教授在壁炉前的对话,又唤醒我们沉睡已久的永生之梦。
很有魅力,只能如此概括。
35岁的哈佛历史教授约翰在工作十年后毅然选择了辞职,同事们前来送行并纷纷表示不解,故事由此而拉开帷幕。看似简陋的房屋内,梵高的画、中世纪的弓箭、史前的石斧装饰其中,历史学家、宗教学家、生物学家、心理学家等一众知识渊博之人齐聚于内,自称经历14000年岁月的约翰脱口而出一部缩略版的人类文明史,让这场最后的聚会也从单纯送别演化成了一次颠覆传统的学术激辩,并借此考验着观众的思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