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上面的朋友说的,是以制作时间来区分的。正、消、拖是看发酵程度和走水的配比的,如果发酵刚好,走水也刚好,那就正炒;如果发酵快,走水慢,那只好做消青了;如果水走不动,那只好拖了。为何叫拖呢,是青叶到了正常的要杀青的时候,但青叶的还不能完全完成做青要求,因此还要在超出的时间继续做青,于是有了拖的说法。
作为茶叶界中的重量级品种,铁观音业界的技术潮流变化是比较快的,从过去的传统茶再到轻发酵工艺的流行,轻发工艺随后又分化为正炒、消青、拖酸三种类别,其中消青又衍生“消正”、“消酸”两个小类。这几种茶无论在外观、香气、口感方面都有较显著的风格差异。
1、正炒:干茶显黑、色泽较暗不鲜活,视觉观感显得较差。
2、消青:干茶一般显乌绿,色泽鲜活度普遍较高,视觉观感较好。
3、拖酸:干茶多显青绿,色泽鲜活度普遍较高,观感与消青茶的差异并不是很大,因此较难从外观上区分。
1、正炒:采摘后第二天上午炒制——为了尽快消除苦涩水,一般都采用重晒多摇或长间隔的处理,工艺趋近中发酵,所以汤水温和。应该说,正炒茶已比较靠近传统观音了,只是传统观音发酵度再高一些;红边方面业界共识是去除,所以今后即便出现传统工艺的铁观音,也是去红边的。但炭焙的传统观音必须保留红边,这样干茶才可以做到乌黑油润。红边一去,精焙的难度就大了许多。 2、消青:采摘后第二天中午到晚上炒制,靠近中午的称为消正,靠下午的消酸。 3、拖酸:采摘后第三天凌晨~早晨炒制,摇青程度最轻。
也就是说在我们生活现实的例子,(正味来讲)可以吃的食品如果卖回来,当天就煮,然后火候也到,-----------------我个人感觉要正味的茶叶比较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