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了蜗牛的秘密
一天下午,天气非常闷热,我在阳台上摆弄着爸爸的“心肝宝贝”——兰花,突然便看见一只小蜗牛爬上一片叶子。“蜗牛到底是益虫还是害虫?”“为什么爬行的时候会留下一条长长的线?”“蜗牛的鼻子眼睛在哪儿?”这一连串的问题出现在我的脑海中。
于是我决定自己去做一做实验,弄清楚这几个问题。
“蜗牛是益虫还是害虫?”我先把白菜、馒头、蚊子等分别放在抓来的几只蜗牛面前,他们大概都饿了,爬向自己喜爱的食物上去,只见蜗牛都选上了白菜叶子,吃了起来,对别的食品闻也不闻,不一顿饭的工夫,蜗牛把白菜叶子吃光了,这下可以判定:蜗牛是害虫。
“为什么爬行的时候会留下一条长长的线?”这个问题我先用一片叶子把蜗牛的引出来,然后用手轻轻地往头部下面一摸,没想到头立刻缩回去了,这可怎么办?我有点儿灰心了,这时爸爸向我走来,对我说:“怎么,这么一点小事就灰心啦!亏你长大还想当科学家呢?”我被爸爸这么一“激”又来劲了。一个办法从脑海中闪过。“有了,有了!”我手舞足稻地叫起来。我用一块小石头,轻轻地把蜗牛的壳砸碎,取出蜗牛的身子,用手一摸发现了一个颗立状的东西,通过翻书、查阅字典,我知道了那是蜗牛的脚,那一条长长的细线是蜗牛的分泌物,它有助于蜗牛蜗牛爬行。
“蜗牛的眼睛、鼻子在哪儿?”我按照前一部方法,把一片白菜叶子放在地上又抓来一只蜗牛,这只蜗牛好像知道我的苦心,乖乖地让我看见了它的眼睛、鼻子、蜗牛的大触手和小触手,大触手是眼睛,小触手是鼻子。
通过这一连串实验,真是受益不小!我不但发现了蜗牛的秘密,还明白了一个道理:长大要想有所发明,必须从小发现问题,并学着解决问题。
[小山屋作文网]
我发现了美
以前我总认为美就是打扮得漂亮一些,或者是……可是现在我却不这么认为了。现在,我认为,心灵的美才是一种真正的美,光有美丽的外表是没有用的!我为什么会这样觉得呢?那就要从几天前我在电视上看到的那个广告开始说起……
那是一个地上满是落叶的秋天,许多枯黄的树叶从高高的树上落下来,纷纷扬扬的,像一只又一只的蝴蝶在天空中翻飞。在落满树叶的马路上,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她弯着身子,手里拿着大扫帚,慢慢地清扫着路面上堆积起来的落叶。这时候,有一个青年骑着一辆黑色的自行车,停到了一个人行道上空着的车位里。那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直起身,看着那个青年,可能是因为觉得他挺亲切的吧,于是就对他微微地笑了一下。可是那个青年看见老奶奶正在对他笑,便立即露出嫌弃的表情。他锁好了车便立刻离开了,可是那把开锁的钥匙还插在锁孔里。老奶奶慢慢地走到了自行车的旁边,拔下了那把插在锁孔里的钥匙,又悠悠走回到原地,站在那里一直等待着,一直等待着,想一直等到他回来为止,把钥匙交给他……
老奶奶站在那里一直等着他回来。终于他回来了,他在太阳马上落下山坡的时候回到了这里。他站在那里摸口袋找钥匙。他摸了摸,没有,他再摸,可还是没有。这个时候,那位扫地的老奶奶小心翼翼地拍了拍他那瘦小的肩膀,他转过身来,看见了老奶奶手掌中的钥匙。他接过了那把钥匙,打开了车锁。这时,他们俩都笑了……
看了这个广告之后,我的心中有着许多说不出的感动和深切的感受,原来世间还有这样的美啊…
我发现了
一次课间,我和几个同学凑在一起讨论着“蚯蚓的食物是什么?”这个话题。同学都异口同声地回答说:“蚯蚓的食物当然是土壤!”我却觉得有点蹊跷:这样说又没有什么依据,难道仅仅就只是因为蚯蚓生活在土里,就盲目的说它是吃土壤的吗?为了得到更加准确、有依据的答案,我学着朱老师教我们的方法,自己做一次小实验。
首先,我找来了一个有盖的盒子,盒子里放了三种土:黄土、黑土和含腐烂物质较多的土。每种土都尽量做到厚度相同,长度、宽度相等,相隔的距离也一样。然后,我从花园里挖了十条蚯蚓回来,并让它们都饿了一阵子(这样做是为了提高蚯蚓寻找食物的积极性)。接着,我把十条蚯蚓随意地扔进了盒子,再把盒盖盖上,我就在盒子边上等了起来。
约摸等了1、2分钟,我就迫不及待地打开了盖。而眼前的情景却让我大失所望,十条蚯蚓全都一动不动地蜷缩身子。我只好重新盖好盖子,蹲在盒子边等。我边等边想,科学家们为了发明一样东西或验证一个结论,往往都要经过无数次失败和无数次长时间地等待,而我才等了这么一点时间,就不耐烦了。想到这里,我不禁一阵惭愧,脸上火辣辣的。站起身来,用手拍了拍蹲酸了的腿,继续耐心地等了下去。
十分钟过去了,我小心翼翼地揭开了盒盖。结果发现了有四条蚯蚓在黑土里,其余六条都在含着腐物质较多的土壤里!原来蚯蚓的食物是土里腐烂的物质!但是,为了验证这次实验的准确性,我又作了一次相同的实验,只不过这次放蚯蚓时,我有意识地将它们埋在含腐物质较多的土壤里。
我又等了约二十分钟。打开盒盖后,发现十条蚯蚓全部挤在含腐烂物质较多的土壤里,安逸地生活着。看到种情景,我不禁振臂高呼起来:“我找到答案啦!我找到答案啦!”不过,为了保险起见,我又翻箱倒柜地找书,我要再从书中找出正确答案。终于,我在一本《动物百科大全》中知道了正确的解释:“蚯蚓的食物是土壤里腐烂的植物。”这时,我猛然想起,以前秋天时,我曾发现蚯蚓有把落叶拖回洞的习惯。原因原来也是如此。
通过这一次实验,我不但发现了蚯蚓的食物,同时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凡事不能盲目地听别人说,那样所得知的答案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而是应该经过自己仔细的判断、观察和分析,才能下结论。这就好像是把前人或别人的经验与成果比作一个巨人,而我们正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放眼望世界。但仅仅这样是不够的,若想摘取到巨人头顶上的桂冠,就还需要自己更加努力地向上爬才行!
我发现了
一次课间,我和几个同学凑在一起讨论着“蚯蚓的食物是什么?”这个话题。同学都异口同声地回答说:“蚯蚓的食物当然是土壤!”我却觉得有点蹊跷:这样说又没有什么依据,难道仅仅就只是因为蚯蚓生活在土里,就盲目的说它是吃土壤的吗?为了得到更加准确、有依据的答案,我学着朱老师教我们的方法,自己做一次小实验。
首先,我找来了一个有盖的盒子,盒子里放了三种土:黄土、黑土和含腐烂物质较多的土。每种土都尽量做到厚度相同,长度、宽度相等,相隔的距离也一样。然后,我从花园里挖了十条蚯蚓回来,并让它们都饿了一阵子(这样做是为了提高蚯蚓寻找食物的积极性)。接着,我把十条蚯蚓随意地扔进了盒子,再把盒盖盖上,我就在盒子边上等了起来。
约摸等了1、2分钟,我就迫不及待地打开了盖。而眼前的情景却让我大失所望,十条蚯蚓全都一动不动地蜷缩身子。我只好重新盖好盖子,蹲在盒子边等。我边等边想,科学家们为了发明一样东西或验证一个结论,往往都要经过无数次失败和无数次长时间地等待,而我才等了这么一点时间,就不耐烦了。想到这里,我不禁一阵惭愧,脸上火辣辣的。站起身来,用手拍了拍蹲酸了的腿,继续耐心地等了下去。
十分钟过去了,我小心翼翼地揭开了盒盖。结果发现了有四条蚯蚓在黑土里,其余六条都在含着腐物质较多的土壤里!原来蚯蚓的食物是土里腐烂的物质!但是,为了验证这次实验的准确性,我又作了一次相同的实验,只不过这次放蚯蚓时,我有意识地将它们埋在含腐物质较多的土壤里。
我又等了约二十分钟。打开盒盖后,发现十条蚯蚓全部挤在含腐烂物质较多的土壤里,安逸地生活着。看到种情景,我不禁振臂高呼起来:“我找到答案啦!我找到答案啦!”不过,为了保险起见,我又翻箱倒柜地找书,我要再从书中找出正确答案。终于,我在一本《动物百科大全》中知道了正确的解释:“蚯蚓的食物是土壤里腐烂的植物。”这时,我猛然想起,以前秋天时,我曾发现蚯蚓有把落叶拖回洞的习惯。原因原来也是如此。
通过这一次实验,我不但发现了蚯蚓的食物,同时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凡事不能盲目地听别人说,那样所得知的答案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而是应该经过自己仔细的判断、观察和分析,才能下结论。这就好像是把前人或别人的经验与成果比作一个巨人,而我们正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放眼望世界。但仅仅这样是不够的,若想摘取到巨人头顶上的桂冠,就还需要自己更加努力地向上爬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