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馆2022年开放时间是星期二至星期日9:30-17:00。因为大连科技馆发布公告,开馆时间是9:30,闭馆时间是17:00,每周只有星期二至星期日开馆,星期一大连科技馆的工作人员休息,不开馆,所以大连科技馆2022年开放时间是星期二至星期日9:30-17:00。
、碧鲜庵--主碧鲜庵又称碧鲜岩碑。相传碧鲜庵是西晋祝英台的读书处。现善卷后洞外有一长碑,上刻“碧鲜庵”三个大字。碑身盾形,高约2.5米,依山而立。“碧鲜庵”三字是唐朝太守凤翔节度使李镔所书,魏楷,字体丰腴,端庄雍容。此碑于1994年12月被列为宜兴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坡书院--东坡书院座落在宜兴市丁蜀镇东北隅的蜀山山麓。这里树木葱茏,鸟语啁啾,一条小河从院门前静静的流过,环境十分雅致;院内建筑整齐壮观,古朴典雅,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根据史书记载:东坡书院建于北宋年代,虽历经千年的风雨沧桑,天灾人祸,但代代乡党重文厚教,募资悉心修葺,至今仍保存完好
兰山旅游度假区--兰山旅游度假区位于宜兴市东南、太湖之滨,因盛产兰花,晋周处斩蛟闻名于世。1983年开发为太湖旅游度假区,现有黑龙江农垦疗养院、国家气象局太湖疗养院、青海石油管理局太湖疗养院等
灵谷洞--灵谷洞是著名石灰岩溶奇洞、宜兴“三奇”之一。位于宜兴城西南28公里的王家坞灵谷山(石牛山)南麓,今阳羡茶场内。距张公洞仅6公里。全洞面积8160平方米,游程1113米,有上、下两个洞口,洞内有大小高低与钟乳、石笋各有异趣的石厅七个,分隔贯穿,脉络相承。洞中有石钟乳、石笋、石花、石柱、石幔等,形状奇异,色彩绚丽。其中高26米、宽7米的大石幔,如银河直泻,瑰丽奇特,为阳羡诸洞所仅见。洞外,群山四合,茶园翠绿,可领略山林风光
任肪公园--任肪公园座落于宜城镇九滨公园内。任肪,南朝宋、齐、梁三代为官,梁武帝时为黄门侍郎,出任义兴太守。为官清正廉明,深受百姓爱戴。公余时间去垂钓,观赏溪山景色。后人筑台纪念,称“任公钓台”。南朝时期,任公钓台是全国十大钓台之一,后列为宜兴十景之一。
善卷洞--善卷洞是著名石灰岩溶奇洞、宜兴“三奇”之首。位于宜兴城西南约25公里的祝陵村螺岩山上,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长约800米, 全洞分上中下后四洞组成,洞洞奇异而相通。最奇的是下洞和水洞。水洞长120米,游人多以洞中泛舟为一乐事
太平天国王府--太平天国王府位于宜城通贞观路,始建于清代,原为史姓宅第,清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攻克宜兴后,成为辅王杨辅清的府第,后又曾作为总王李秀成的行辕,为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施洞--西施洞座落于慕蠡洞边,洞内直径300米,有西施浣纱、西施桥、胭脂溪等50多处景观。洞庭洞内景色壮丽奇特,曲折跌宕,在洞天世界中别具一格
徐悲鸿纪念馆--徐悲鸿纪念馆座落在宜城镇公园路1号,是为纪念中国现代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徐悲鸿而建的一所纪念性的博物馆。
徐大宗祠--徐大宗祠位于宜城镇溪隐村,始建于明弘治五年(1492),是邑人徐溥的家祠,为江苏文物保护单位
宜兴陶瓷博物馆--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坐落在中国著名的“陶都”--宜兴丁蜀镇丁山北路50号,内有10个展厅,荟萃了三万余件宜兴生产的古今名陶精品,其中“五朵金花”--紫砂、青瓷、均陶、彩陶和精陶早就饮誉海内外,五千余年的陶艺风貌,在此一览无遗。自1988年以来,宜兴市每两年举办一届“中国宜兴陶瓷艺术节”。
尹瘦石艺术馆--尹瘦石艺术馆1994年4月18日开馆,原座落在周铁镇,1999年4月4日迁至宜兴美术馆。艺术馆有三个展室,陈列尹瘦石先生捐赠的书画、文物等作品200余件(幅),其中包括尹瘦石自1941年起各个时期创作的代表作,林则徐、朱彝尊、康有为、章太炎、黄宾虹、徐悲鸿、何香凝、黄炎培、柳亚子等60多位名家的手迹以及新石器时代以来至清历代的文物。
玉女山庄--玉女山庄位于宜兴市莲子山上,距城区23公里。唐李幼卿于此建别墅“玉潭庄”。明嘉靖间,名士史恭甫在这里构“玉潭院”和“玉光阁”,吴中才子文征明为此写下文采飞扬的《玉潭仙居记》。1984年,于旧址重新开发,越二年而成。面积16公顷,因潭命名,总称“玉女山庄”。
张公洞--张公洞又名庚桑洞,是著名石灰岩溶洞、宜兴“三奇”之一。位于宜兴城西南约22公里的孟峰山麓,距东北的无锡市60多公里。该洞具大小洞穴达72个,各洞的温度又不相同,素有“海内奇观”之称。相传汉代张道陵曾在此修道,唐代张果老在此隐居,故称张公洞。
周培源祖居--周培源祖居位于芳桥镇后村,原有两处。一处在后村河南,为周培源祖父所建,是周培源的诞生地,80年代被大火焚毁。现存的一处为周培源父亲周文伯于民国初所建。
周王庙--周王庙,又称“英烈庙”、“周孝侯庙”,位于宜城镇东庙巷内,始建于晋元康九年(229),是为祭祀晋平西将军周处而建的专祠,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周处自幼臂力过人,好生事端,四邻叫苦不迭 ,将他与山中虎,水中蛟并称“三害”。稍长,幡然悔悟,立志除害补过,并拜师读书。后任官为朝庭效力。元康元年(296)十一月率兵出征平西。终因梁王用心险恶,援兵不至,弦尽矢绝,力战而死。建武元年(304)冬,追认平西将军、清流亭侯, 孝,后人称“周孝侯”。
江苏
江苏宜兴旅游介绍
别有洞天的陶都宜兴,物产丰富,风光迷人,是陶文化、茶文化、竹文化、洞穴文化兼具的独特旅游胜地。
宜兴地处长江三角洲太湖流域,隶属无锡市,距太湖西64公里,与浙江、安徽两省接壤,是江苏省最南边的一个县;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盛产大米、毛竹、茶叶、溪蟹和太湖鱼虾,是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古称荆溪,渊远流长,文物古迹众多,境内山多水多,山水相依,景色秀丽。
宜兴素以陶瓷工艺扬名。从几何印纹硬陶和原始青瓷到精美的紫砂陶,均为陶中上品。宜兴制陶技术精益求精,不断改进。宜兴陶器发明创造于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成熟于晋宋,大放异彩于明清。相传春秋时代的范蠡与西施,亦曾在此制陶。如今宜兴陶业中心鼎蜀镇,已由过去的家家做坯、处处皆窑的集镇,变成了拥有二十多家工厂、近两万 名工人机械化生产的多品种陶瓷工业基地。
宜兴又以茶叶、毛竹生产基地著称。宜兴阳羡紫笋茶历来与杭州龙井茶,苏州碧螺春齐名,被列为贡品。三国时代以“国山舜茶”称雄江南,唐朝以“阳羡唐贡茶”名扬天下。在宜兴山区,茶园依山就坡,一望无际,人称“茶的绿洲”。这里的太华山区,是江苏最大的毛竹基地。全市竹林面积达18万亩。翠竹连岗接坡,挺拔茂密,层峦叠翠。山风过处,竹影婆娑,绿浪起伏,有“竹海”美称。
宜兴雅称“洞天世界”,80多个石灰岩溶洞千姿百态,遍布全市。尤以“江南第一古迹”暨“海内奇观”善卷洞与张公洞及绚丽多彩气势宏伟的灵谷洞名扬天下。
宜兴现已列为太湖中大风景区之一,是对外开放的旅游胜地,旅游机构、旅游设施正在不断齐全。明天的宜兴,将更加灿烂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