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2000年来主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措施及其经济影响是什么呢?

2024-11-01 15:17:52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我国当前采取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分别是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通胀从本质上说是货币过多问题,所以治理通胀主要靠货币政策。但当前物价上涨具有鲜明的结构性特征,光靠货币政策手段是不够的,必须更加重视运用财政政策等手段,形成合力,共同管理好通胀预期。

当前物价上涨是流动性过剩、成本推动及输入型通胀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并具有鲜明的结构性特征:食品价格上涨较快;由水、电、燃料价格、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住房租金价格等要素组成的居民居住类价格上涨较快。食品价格和房价是这次物价上涨的两个大头,特别是食品价格成为物价上涨的主要推手。

在这种背景下,光靠货币政策手段是不够的,必须更加重视发挥财政政策等手段的作用,形成合力,共同管理好通胀预期。通货膨胀从本质上说是货币过多问题,所以治理通胀主要靠货币政策。但当前中国物价形势复杂,货币政策多是对流通中的货币总量进行调节,对成本推动型和输入型通胀作用有限,对当前结构性通胀的治理效果不佳。

再者,货币政策主要作用于货币供应量,进而调节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故政策传导上存在一定的时滞。此外,货币政策各项工具的使用和效果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措施:

1、 调整产业结构, 

2、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3、 控制投资方向、赤字规模,能结构性地对需求予以调节; 

4、通过鼓励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的财税政策,能结构性地改善长期供给,促进经济增长; 

扩展资料:

随着经济的增长,价格应趋于下降,或趋于稳定。因为,经济的增长主要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新生产要素的投入,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前提下,生产的增长,一方面意味着产品的增加,另一方面则意味着单位产品生产成本的降低。所以,稳定物价目标与经济增长目标并不矛盾。这种观点实际上是马克思在100 多年以前,分析金本位制度下资本主义经济的情况时所论述的观点。

实际上,就现代社会而言,经济的增长总是伴随着物价的上涨。这在上述分析物价上涨的原因时,曾予以说明,近100 年的经济史也说明了这一点。

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分析,即把世界上许多国家近100 年中经济增长时期的物价资料进行了分析,发现除经济危机和衰退外,凡是经济正常增长时期,物价水平都呈上升趋势,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情况更是如此。

没有哪一个国家在经济增长时期,物价水平不是呈上涨趋势的。就我国而言,几十年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现实也说明了这一点。70 年代资本主义经济进入滞胀阶段以后,有的国家甚至在经济衰退或停滞阶段,物价水平也呈现上涨的趋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货币政策

回答2:

  2000年财政政策适度扩张的财政货币政策
  通货紧缩使实际利率上升,实体经济的平均利润率下降,储蓄倾向上升,投资意愿减弱,是导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直接原因。不断加深的通货紧缩将是未来几年我国经济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尽管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是经济生活中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因此,短期的宏观经济政策必须与经济结构调整的中长期政策衔接起来。
  2000年货币政策 ●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外币管理体制 ●积极推进个人信用制度建设,实施储蓄实名制
  ●鼓励商业银行进行金融业务品种创新 ●加强信贷政策指导,引导资金流向●积极推进货币市场建设
  ●改进农村金融服务,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引导规范民间信贷 ●积极支持金融企业上市
  2001年货币政策 (一) 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保持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量稳定增长 (二)充分发挥利率杠杆的作用,合理确定本外币利率水平 (三)制定和实施信贷政策,引导商业银行贷款投向,有效发挥信贷政策调整经济结构的作用
  (四)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五)增加货币政策透明度,继续发挥窗口指导作用
  2002年财政政策
  第一,继续发行长期建设国债,政策目的是保持必要的投资拉动力度。
  第二,继续利用国债对企业技术改造投资进行贴息,发挥一两拨千斤的作用,带动银行贷款投入企业技改。
  第三,根据情况继续提高行政事业人员的工资和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 第四,继续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第五,继续坚持强化税收的征收管理。自1998年以来,强化税收征管取得明显成效。 第六,继续稳定和完善税制。基本稳定税制,适时适当地微调税制;加快出口退税进度,在条件成熟时推进出口退税体制的改革。
  2002年货币政策
  (一)适时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二)继续扩大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灵活调节基础货币投放 (三)加大信贷政策的指导力度 (四)规范和加强再贷款管理,收回再贴现
  (五)进一步推动货币市场发展 (六)提高货币政策实施的透明度,引导社会的合理预期
  2003年货币政策
  2003年可谓货币政策大有作为的一年。这一年,央行货币政策手段之新、力度之大,可谓前几年所罕见,在宏观经济调控中,货币政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贷款增速过快直接导致了2003年央行四大货币政策措施的出台。
  2004年:积极财政政策功能面临转型
  2004年中国经济将承接2003年的发展势头,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国民经济有望增长8.5%左右。2004年,宏观调控政策将在保证积极财政政策功能转型的同时,适度微调货币政策,以维护好经济发展的良好形势,并通过加快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增强经济自主增长的内在动力,保持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2004年货币政策取向:一是进一步增强货币政策的前瞻性和科学性,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平稳增长;二是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发挥利率调控作用;三是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四是着力调整信贷结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五是加快发展金融市场,扩大直接融资;六是加快推进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做好农村信用社改革资金支持工作。2004年货币供应量增幅和新增贷款规模应低于2003年的实际水平。预计M1和M2分别增长17%左右,人民币贷款增加2.6万亿元。
  2005年财政政策
  由扩张性的积极财政政策转向稳健财政政策,也就是经济学意义上的中性财政政策。这意味着实施7年的积极财政政策退居幕后。实行稳健财政政策,是为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绝不等于财政政策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中不作为或无所作为。
  2005年货币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通过市场化手段加强总量调控,优化信贷结构,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加快金融企业改革和金融市场建设,改进外汇管理,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保持金融平稳运行,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006年财政政策2006年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稳健财政政策,着力推进投资、消费和出口健康发展. 一是适当减少财政赤字和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 二是调整和优化政府投资结构。 三是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四是巩固和发展出口退税负担机制改革成果。
  2006年货币政策

回答3:

2000年以来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成功地拉动了经济增长、促进了结构调整,财政的作用倍受关注。但是随着连续性扩张政策的运用,财政自身的收支矛盾和债务负担也在不断加剧,积极财政政策是否需要淡出、财政是否也面临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成为近两年以来争论的一个焦点。笔者认为,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经济增长是否已经形成内在机制而可以不再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或者财政潜在的危机是否过大而不得不放弃积极的财政政策,而是应该结合承载积极财政政策实施的体制——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建立的财政体制,和1998年以来经济转轨的深刻变化进行综合分析。即不仅要考虑财政的承受力,还要考虑财政与经济、市场运行与政府调控关系的变动,不仅要考虑财力的承受力,还要考虑财政体制的承受力以及财政体制改革的次序问题。只有确立更宏观的考察视角,客观地区分不同的矛盾和问题以及导致这些矛盾和问题的不同原因,才有利于确定下一步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发展战略。
财政政策与承载它的体制存在着冲突的一面
1998年开始的积极财政政策是在1994年分税改革后的财政体制框架下运行的。1994年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在于更科学地划分中央与地方主要是与省级的财权、事权关系,提高财政收入占GDP、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两个比重,增强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这次改革总体上是成功的,财力的壮大和调控能力的增强成为积极财政政策实施的重要保障。但是也有两个方面的问题未能很好地解决:一是中央虽然集中了财力,有了稳定的税基,但地方支出基数刚性较强,转移支付中的相当一部分要用于这些刚性支出,实际的财力安排上缺乏机动性和灵活性,宏观调控能力和区域平衡能力受到限制。而且新体制建立后的运行中中央财力的集中度从1994年的55.7%下降到2000年的52.2%,实际是下降的,同期省级政府的财力集中度则从16.8%提高到28.8%。二是省级以下财政体制未作进一步规范,有的在一定程度上模仿了中央对省的体制,有的则沿用以前的包干体制,总体上呈现财力向上一级集中的趋势,省级的资金集中尤其明显。这样的财力集中缺乏划分税种的规范性,同时财权的上收并无相应的事权调整相配套,提供义务教育、本区域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基本事权还有所下移,使县、乡两级支出基数和支出刚性增大,加之过去历次体制调整中或多或少存在的一部分收入空转,包袱越来越重,县、乡财政困难明显加剧。省以下体制的状况使得财政政策的传导和宏观调控效果受到限制。这两个方面的问题表明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还是不完善的,正是这种不完善使体制运行中的矛盾和缺陷在承载积极财政政策连续实施过程中变得不断突出。

回答4:

好就是好好的不的了

回答5:

好就是好好的不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