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进入21世纪的头20年是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的20年?

具体点最好!
2024-11-15 01:44:08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中国能否在21世纪中期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关键就看这头20年了.这是我们的战略缓和期,中国现在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社会稳定,只要头20年把握好,中国就能进入一个新时期.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是中国的经济引擎拉动了世界经济.所以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的20年.
中国面临的机遇。其—,世界形势的缓和,为中国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其二,在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的形势下,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得到了提高。

中国面临的挑战:其一,在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下,地区或集团的经济贸易保护主义壁垒,使中国的对外经济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其二,正面临着新科技革命的挑战。世界两极格局瓦解以后,军备竞赛的作用相对下降,综合国力的竞争提到了首位。各国都在调整国家战略,把发展科技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各国都把科技开发作为综合国力一个关键因素。如何选择适应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并使之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迎接和战胜新科技革命的挑战,是当今时代向中国提出的新课题。

第三,正面临着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挑战。历史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按国际经济惯例办事,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合作,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任何国家已很难保持封闭的经济模式,所以,中国的唯一选择,是适应这一趋势,争取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第四,正面临着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考验。在两极格局解体以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它在推行强权政治时减少了前苏联的牵制,对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压力也会相应增加。

面对以上挑战,只有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只有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只有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才能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增强综合国力,迎接各种挑战,尽快地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回答2:

如何理解21世纪头20年的历史机遇与根本走向?

郑必坚在2002年11月21日的《人民日报》上撰文说,十六大报告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宏伟蓝图,上接百多年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要求,中继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发展势头,下启21世纪头20年的发展大局。可以说这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世纪前期向何处去的一个集中表达。

这里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怎样分析和看待21世纪前期的战略全局和战略机遇。

我们党正是在全面分析国际国内有利和不利诸方面条件的基础上,清醒把握战略全局和战略机遇,提出新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和根本任务的。

国内建设成就巨大,国际与周边环境总体有利,这是党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主要事实根据。经过新时期23年特别是近13年的顽强奋斗,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向温饱、由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市场供求关系实现了由全面短缺向结构性过剩的历史性变化;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性突破;对外经济关系实现了由封闭半封闭向全面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与此同时,新世纪头20年我国面临的国际和周边环境总体上也相对有利。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有利条件。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与良好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

上述国际国内两个方面有利条件的综合,加上党心所向、人心所向,就决定了如十六大报告所指出的,“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当然,我们党同时也清醒地看到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困难、挑战和国际环境之不利的方面。而这一切不利的制约因素,在我们党看来,又正是我们之所以在我国社会已经总体上进入小康的情况下,谨慎地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继续致力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原因所在。正如十六大报告所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存在着一系列重大矛盾,包括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产业结构问题,下岗、失业形势严峻和贫困人口、困难群众问题,诸多方面利益的兼顾和协调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民主政治和文化体制还存在种种不完善的问题,人口问题、劳动者素质亟待提高的问题,三大文明需要更加协调的问题,还有生态环境恶化、自然资源不足问题,等等。只要想一想解决这些问题之艰巨、之重要,就可以明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经济、政治、文化一系列任务的确定,是何等切实、何等必要和何等迫切了。

至于国际环境的不利方面,十六大报告同样作了冷静全面的分析。这里只想着重说一点,就是在利弊相伴的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面前,不进则退,不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反而会更加落后。我们党的方针是,积极参与,在游泳中学会游泳。这就叫做:在同经济全球化相联系而不是相脱离的进程中,独立自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总的来说,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是完成国家的工业化和实现国家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历史长过程,总的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这个长过程中,我们已经历了若干个具体的发展阶段,还要继续经历若干个具体的发展阶段。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其中一个专门划分出来的极为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奋斗目标,就是要使我国由目前已初步实现的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发展成为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这里还需要特别提起注意的是,十六大报告在清醒把握战略全局和战略机遇的同时,还强调提出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新的发展阶段上,我们党必须以高度自觉,实行“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这样一条关系全局的战略方针。围绕这条战略方针,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围绕这条战略方针,对为祖国富强贡献力量的社会各阶层人们都要团结,对他们的创业精神都要鼓励,对他们的合法权益都要保护,对他们中的优秀分子都要表彰,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围绕这条战略方针,要善于处理和协调新世纪新阶段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和内部矛盾,包括既要保护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和通过辛勤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人们的发展活力,鼓励他们积极创造社会财富,更要高度重视和关心欠发达地区以及比较困难的行业和群众,特别要使困难群众生活得到保障,并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问题和改善生活条件,使他们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的温暖。

围绕这条战略方针,最根本的是一定要做到“四个尊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极关重大。什么意义?具有什么样的历史地位?十五大这样估计:经过21世纪头20年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努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奋斗目标之达成,将为国家长治久安打下新的基础,为更加有力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新的起点;十六大报告这样估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

我体会,这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地位。而这就决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新世纪头20年我们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主旋律。它将越来越鲜明地和强有力地向全世界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是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是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社会主义,是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