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项是按你的买价乘以税率,而销项税是用你的卖价乘以税率,一般来说你的卖价都是大于买价的,那么销项税额一定大于进项税额,他们之间的差额就是你要缴纳的金额。例如,你做这样一比业务:你月初购买一批商品价值10000元,进项税为1700元,月中卖出了,售价为20000元,销项税为3400元,会计分录:
买进时: 借:库存商品 10000
应缴税费-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
贷:银行存款 11700
卖出时: 借:银行存款 234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0
应缴税费-增值税(销项税额) 3400
结转成本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10000
贷:库存商品 10000
这样,你要交给税务机关的金额=3400(销项税额)- 1700(进项税额)=1700
明白了吗?增值税是流转税的一种,也是价外税,这笔税费最终落在最终消费者身上,你作为中间流通者是不负担这笔费用的,只是代缴和代收,如果你将商品作为己用,那么你就是最终消费者,这样你就要负担这笔税费。
销项大于进项的金额是当期应纳增值税
本期应纳增值税额=当期增值税的销项税额-当期的进项税额
这里的销项和进项是指对同一家企业而言的,而不是楼主说的销售方的销项变成购货方的进项,这两个是同一份发票所指代的,自然是相等的,但那和公式无关。
正常状况下:
商业行业,商品进货价肯定得低于销售价,低于进货价销售的情况是极少的。
对于工业企业来说,购入材料,经过生产加工再销售出去,其产品包含了人工成本,机械成本及其他生产成本,如果你销售价还会低于购入的材料成本的话,也是不可能的。
综上所述,增值税销项应该大于进项。
因为它要“增值”。
举个简单的例子:
10元钱购入的货物,增值税进项1.7元(10×17%)。那往外卖的时候售价肯定要大于10元,要不然就没有利润可赚。
假如售价是12元,那么销项税额就是2.04元(12×17%)。
所以,在正常情况下,销项必然大于进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