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管系统的特点为:
1、节水、节肥、省工。
滴灌属全管道输水和局部微量灌溉,使水分的渗漏和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2、控制温度和湿度。
传统沟灌的大棚,一次灌水量大,地表长时间保持湿润,不但棚温、地温降低太快,回升较慢,且蒸发量加大,室内湿度太高,易导致蔬菜或花卉病虫害发生。
3、保持土壤结构。
滴灌属微量灌溉,水分缓慢均匀地渗入土壤,对土壤结构能起到保持作用,并形成适宜的土壤水、肥、热环境。
4、改善品质、增产增效。
由于应用滴灌减少了水肥、农药的施用量以及病虫害的发生,可明显改善产品的品质。
5、易引起堵塞。
灌水器的堵塞是当前滴灌应用中最主要的问题,严重时会使整个系统无法正常工作,甚至报废。
6、限制根系的发展。
由于滴灌只湿润部分土壤,加之作物的根系有向水性,这样就会引起作物根系集中向湿润区生长。
滴管系统的主要组成为:
1、首部枢纽
包括水泵(及动力机)、施肥罐、过滤器、控制与测量仪表等。
2、管路
包括干管、支管、毛管以及必要的调节设备(如压力表、闸阀、流量调节器 等)。
3、滴头
其作用是使水流经过微小的孔道,形成能量损失,减小其压力,使它以点滴的方式滴入土壤中。
扩展资料:
1、滴管系统的主要分类有:
地面固定式
毛管布置在地面,在灌水期间毛管和灌水器不移动的系统称为地面固定式系统,现在绝大多数采用这类系统。应用在果园、温室、大棚和少数大田作物的灌溉中,灌水器包括各种滴头和滴灌管、带。
2、地下固定式
将毛管和灌水器(主要是滴头)全部埋入地下的系统称为地下固定式系统,这是在近年来滴灌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灌水器堵塞减少后才出现的,但应用面积不多。
3、移动式
在灌水期间,毛管和灌水器在灌溉完成后由一个位置移向另一个位置进行灌溉的系统称为移动式滴灌系统,此种系统应用也较少。
4、手动控制
系统的所有操作均由人工完成, 如水泵、阀门的开启、关闭,灌溉时间的长短,何时灌溉等等。
5、全自动控制
系统不需要人直接参与,通过预先编制好的控制程序和根据反映作物需水的某些参数可以长时间地自动启闭水泵和自动按一定的轮灌顺序进行灌溉。
6、半自动控制
系统中在灌溉区域没有安装传感器,灌水时间、灌水量和灌溉周期等均是根据预先编制的程序,而不是根据作物和土壤水分及气象资料的反馈信息来控制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滴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