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各的好处吧!AT变速箱,它应该是这几种变速箱中历史最悠久的一种了,相关制造工艺也是比较成熟的。但动力传递中会有能量消耗,且整体油耗较高。CVT变速箱原理类似于山地自行车的变速模式,所以它的变速也没有明确的挡位,变速平顺性也较高,并且在油耗这一块也表现的相当经济,同时因为内部结构简单,后期维修费用也会相对低一些。但是它的加速能力就要相对差一些,能承受的扭矩范围较小。双离合变速箱是由两组离合组成,利用两组离合相配合来完成变速,可以明显提高换挡速度,加减挡时只要直接切入,运行过程中动力损耗较低,并且它是属于湿式类型的变速箱,处在液态环境下的变速调节效果明显会优于干式的。但是它的平顺性就明显要差一些,明显的顿挫感,而且后期的维修费用也相对较高。
双离合可靠性只是与AT和CVT差,这是相对来说的。
在我国市场上除手动挡以为,自动挡分为双离合、AT、CVT。其中AT以爱信和采埃孚为代表。CVT以丰田、本田、日产等日系车为代表。另外还有AMT,属于在手动挡基础上加上一组电控系统以达到类似自动挡的变速箱,因为驾驶体验和可靠性不佳,只搭载于微型和低价位车型例如QQ等,在这里不再叙述。
先说CVT,Cvt传动承受的力量有限,可承载扭矩极限较小,因此加速感会比较差,提速肉、超车无力。只适合于小排量经济型车日常使用,不适合大批量和柴油发动机等大功率、大扭矩车型使用。举例说明,丰田霸道、陆巡、途乐以及五十铃、海拉克斯等等为代表的大型越野和皮卡都不会用CVT,而选择AT变速箱,以能够说明问题了。
再说AT,AT主体机构就是一组液力变矩器。工作原理类似波轮洗衣机,波轮搅动水、水再搅动衣服。液力变矩器也是一样,相当于两组对立的波轮,主动轮搅动变速箱油、变速箱油再带动从动轮。因为是软连接,功率损失大,所以初期的AT变速箱油耗高,经济性较差。后期几代逐渐性能和经济性等等都极大提升。不过AT变速箱结构复杂、加工难度大,成本高,我国至今未能掌握其精髓,还不能自主生产可靠性高的AT变速箱。一直是采购爱信和采埃孚等品牌产品。
我国汽车工业发展遵循独立自主,因为知识产权等等,不希望被国际配件厂商卡脖子。所以国家扶持国内车企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可靠性高的自动变速箱,以摆脱国外厂商的掣肘。
双离合,优点是经济性好,相对AT来说,是硬连接,所以可承受扭矩大,结构简单,成本低。最早期的双离合以大众和福特为代表的双离合,刚上市时因为顿挫、发热等等,用户体验极差。国外厂商逐渐放弃双离合。在这种背景下,我国以较低的成本从福特引进了全套知识产权等等技术,聘请国外专家,投入大量资金,优化等等,克服了很多原有弊端。相对以前性能确实提升很多,可靠性也有很大提升。所以现在各厂家一窝蜂的上马双离合。虽然性能已经有了很大提升,但是在市区拥堵路段,走走停停,容易发热,温度达到一定程度,热保护机构作用,变速箱就罢工了。所以寿命相比AT要短很多。在此基础上,大众等厂家开发了湿式双离合,把机件都浸泡在变速箱油里,来给其降温,确实可靠性有了很大提升,不过还是与AT有差距。近期各厂商生产的双离合产品虽然已经有了很大提升,质量和可靠性还需要时间来判定。
所以最好总结,小排量车型可选择CVT,B级车已经SUV尽可能选择AT产品。考虑经济问题前提下,选择双离合,尽可能选择湿式双离合,尽量远离干式。毕竟谁也不希望买一台经常出问题的车。
罗嗦半天,未查资料,靠个人前期买车前补充的知识,现回忆,总结,纯手打,望采纳!
在工程师设计的时候理念不一样,双离合有双离合的优势,但你很有带任何的好处,这就看司机操作了。
用久了都坏,一般家用不多的话都没事,不过得注意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