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糖就会得糖尿病吗?

2024-07-02 20:16:02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糖启源或吃多了真的会得糖尿病吗?哪些人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人们常常提到的糖尿病一般指的是2型糖尿病。事实上,目前并未发现摄糖量和糖尿病之间有特别明确的关系,但有研究还是发现了一些关联:年龄较小的糖尿病患者,一般都比较喜欢喝甜饮料。
严格来讲,这些饮品能让人的味蕾感受到甜味,说明含糖量已经超过了10%。而糖本身就属于热能物质,如果长期喝甜饮料,就会导致额外的热能摄入,久而久之就会使人变胖。而肥胖正是造成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因此要控制含糖食物的摄入。
那么,哪些人容易得糖尿病呢?以下人群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1.年龄大于45岁的人群、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
2.久坐人群。因为机体中糖的代谢常和运动联系在一起,当一个人在运动的时候,肌肉摄取葡萄糖的能力就特别强;如果肌肉摄取了葡萄糖,那么血液中的糖量就会降低。而久坐的人缺少运动,因此容易患病。
3.睡眠时间短的人群。由于晚上经常加班,这类人的身体总是处于高强度的工作状态,升糖激素的分泌十分旺盛,比如肾上腺皮质激素悄伍、肾上腺素等。这些升糖激素分泌较多,血糖自然会超过正常水平。这类人多休息、多睡觉,血糖就可以降下来。
4.肥胖人群。肥胖者体内多会存在胰岛素抵抗,这意味着人体摄取和利用葡萄糖的效率下降,因此机体要代偿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才可以发挥降低血糖作用;另外,胰岛素搬运血糖的工作量也会加大。正是胰岛β细胞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才导致胰岛功能受损,机体出现永久性高裂知血糖,即发生2型糖尿病。
3.脂肪肝患者。脂肪肝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在20~30%,而糖尿病人当中50%是有脂肪肝的。这里的脂肪肝特指非酒精性脂肪肝,是由于人体摄入的热量过多,未消耗的能量藏在肝脏内,长期积累而形成。
4.高血脂人群、甘油三酯高的人群。这和中国人的饮食偏爱分不开,爆炒、油炸食物是餐桌上的常客,其中含食用油量过多,造成患病风险高。
5.有巨大胎儿生产史的女性。一般来说,孩子的出生体重应该控制在3公斤左右。如果胎儿过大,其以后患糖尿病的风险会增加,而且母亲也容易得糖尿病。
人们要意识到定期筛查血糖的重要性,而糖尿病患者更要重视开展并发症的检查。
本文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贾伟平进行科学性把关。专家擅长糖尿病的个体化诊断治疗、肥胖和代谢综合症的诊断与治疗。

回答2: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槐氏疾病。糖吃多了真的会得糖尿病吗?哪些人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人们常常提到的糖尿病一般指的是2型糖尿病。事实上,目前并未发现摄糖量和糖尿病之间有特别明确的关系,但有研究还是发现了一些关联:年龄较小的糖尿病患者,一般都比较喜欢喝甜饮料。
严格来讲,这些饮品能让人的味蕾感受到甜味,说明含糖量已经超过了10%。而糖本身就属于热能物质,如果长期喝甜饮料,就会导致额外的热能摄入,久而久之就会使人变胖。而肥胖正是造成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因此要控制含糖食物的摄入。
那么,哪些人容易得糖尿病呢?以下人群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1.年龄大于45岁的人群、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
2.久坐人群。因为机体中糖的代谢常和运动联系在一起,当一个人在运动的时候,肌肉摄取葡萄糖的能力就特别强;如果肌肉摄取了葡萄糖,那么血液中的糖量就会降低。而久坐的人缺少运动,因此容易患病。
3.睡亩源眠时间短的人群。由于晚上经常加班,这类人的身体总是处于高强度的工作状态,升糖激素的分泌十分旺盛,比如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等。这些升糖激素分泌较多,血糖自然会超过正常水平。这类人多休息、多睡觉,血糖就可以降下来。
4.肥胖人群。肥胖者体内多会存在胰岛素抵抗,这意味着人体摄取和利用葡萄糖的效率下降,因此机体要代偿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才可以发挥降低血糖作用;另外,胰岛素搬运血糖的工作量也会加大。正是胰岛β细胞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才导致胰岛功能受损,机体出现永久性高血糖,即发生2型糖尿病。
3.脂肪肝患者。脂肪肝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在20~30%,而糖尿病人当中50%是有脂肪肝的。这里的脂肪肝特指非酒精性脂肪肝,是由于人体摄入的热量过多,未消耗的能量藏在肝脏内,长期积累而形成。
4.高血脂人群、甘油三酯高的人群。这和中国人的饮食偏爱分不开,爆炒、油炸食物是餐桌上的常客,其中含食用油量过多,造成患病风险高。
5.有巨大胎儿生产史的女性。一般来说,孩子的出生体重应该控制在3公斤左右。如果胎儿过大,其以后患糖尿病的风险会增加,而且母亲也容易得糖尿病。
人们要意识到定期筛查血糖的重要性,而糖尿病患者更要重视开展并发症的检查。
本文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铅耐散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贾伟平进行科学性把关。专家擅长糖尿病的个体化诊断治疗、肥胖和代谢综合症的诊断与治疗。
我有话要说~

回答3:

吃糖并不一定会引起糖激斗宴尿病,但是如果长期大量的摄入明银含糖量高的销碧食物,会增加胰岛B细胞的负担,导致胰岛B细胞功能的逐渐下降,产生胰岛素抵抗作用障碍,久而久之就容易引起糖尿病。

回答4:

吃糖不一定得糖尿病,吃糖多容手郑易得糖尿病,这个因个体而异,有的人呢胰岛功能好,他就是裂薯橘肆团吃再多的糖,也得不了糖尿病,有的人呢胰岛功能弱,他长期吃糖就容易诱发糖尿病

回答5:

糖尿病分两种,我们总说的就是II型糖尿病。II型糖尿病的诱发因素,目前看主要有这么几个:

1,遗传因素。很多人认为I型糖尿病是遗传的,实际上II型糖尿病的遗传性更强。有糖尿病家族病史的人需要格外注意。
2,肥胖。肥胖是糖尿病一个最主要的单一诱发因素,而且跟体脂分布有关。中心型肥胖,也就是大肚子,跟糖尿病关系最大。而且,这种相关性,男性要大于女性。也就是说,男性腰围较粗,挺个大肚子,是最危险的糖尿病发病信号。
3,高脂膳食。这方面的研究非常多了,基本可以明确,高脂肪摄入,尤其是高饱和脂肪伏昌摄入,会大大增加糖尿病发病几率。
4,少动。运动能很好的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说白了就是让胰岛素少分泌,但效果更强。反过来说,少动久坐的生活方式,会降低胰岛素敏感性。运动对预防和治疗糖尿病都非常有效,尤其是能大量消耗肌糖原的运动方式,比如高强度有氧无氧混合运动,快速蹬车、高速冲刺跑、戚判高强度健身操等,效果都最好。
倒不是说低强度有氧运动不管用,只是低强高厅改度有氧运动,需要持续较长的时间,才能达到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
5,某些微量元素缺乏。铬、锌、硒等缺乏,都有可能跟糖尿病发病有关,尤其是铬。众所周知,铬是胰岛素的“增敏剂”,胰岛素要发挥作用,需要铬的参与。全谷物食品、鱼肉和贝类含铬较高。如果这些东西平时吃的少,可以考虑适当使用膳食补充剂。
6,其它。我顺便提一句,有研究发现,新生儿体重小于2公斤,成年后患糖尿病的几率大大增加,推测可能跟母亲孕期蛋白质摄入不足有关。
所以,要说糖尿病就是吃糖吃出来的,这自然有问题,因为这片面强调了糖负荷,而忽略了其它糖尿病诱发因素。当然,这绝不是说,大家可以随便吃糖,而完全不用担心糖尿病问题。这只是说,糖刺激,不一定是一个单一的直接的糖尿病诱发因素。但持续过量摄入简单糖,有可能会导致肥胖,从而可能间接诱发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