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赔款分39年还清,10年后清朝就灭亡了,剩下的钱要谁来还?

2025-04-14 20:59:36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辛丑条约赔款在清朝灭亡中华民国建立之后,最初须由北洋政府再到中华民国承受;之后,各国由于考虑到中华民国支付赔偿的压力,担心国际舆论批判及损及本国在中国的权益,部分赔款得以免除或废除。,总计其他国家份额为40%,加上德国与奥地利的20.91%、美国的7.32%、苏联的28.97%,北洋政府完成了赔款的98%,到1927年,几乎完全撤销了对赔款的支付,并成功将款项用于中国国内。辛丑条约合计赔款6亿5千万两,各国赔偿最迟于1938年结束。
“辛丑条约赔款”要追溯到慈溪太后时期,利用义和团对洋人进攻,最后八国联军侵华,打进北京城,签下了《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白银,用关税作保,本息合计近10亿两,折合现在人民币3000亿。而清朝灭亡后,这个赔款的任务就自然到了国民政府政府手上。
继续赔偿主要是基于以下三点考虑:
第一,保住关税。
当时清朝政府签订这个条约的时候,那是海关关税作保的,而到了民国,海关关税除了支付庚子赔款外,还有多余,而且其他列强那都是保护中国海关的,因为要给他们赔款。因此,蒋介石开战了继续给日本赔款,是为了保住海关关税,否则一旦翻脸,日军切断海关,那这部分收入也没了,得不偿失。
第二,维护大局。
国民政府一直都很穷,基本上靠大量发行国债,向列强借钱搞建设,整军备。因此,当时世界上很多国家大量持有中国国债。而我们知道国债靠什么?靠的是国家信用,因此,一旦蒋介石宣布不履行对日赔款,列强必将对国民政府信用度大大降低,很可能抛售国债,造成巨大赎回压力,而且信用丧失了以后再借钱也就难了。
第三,还有谈判希望。
当时蒋介石和日本虽然打的不可开交,全面战争已经爆发,但是。双方都没有正式宣战,这在国际上,没有宣战那就不是战争状态啊!就没有交战,而且,蒋介石政府一直对日本抱有希望,不敢对日本彻底断绝关系,放手一战。总是希望和平解决,坐下来谈,因此继续支付赔款有利于维持这种关系。

庚子年(1900)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与德、法、俄、英、美、日等11国驻华公使,于1901年9月7日在北京签订了《辛丑条约》。其中第六款规定,赔偿各国关平银4.5亿两,年息4厘,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2238150两,以关税、常关税和盐税作抵押,通商口岸的常关也归海关管理。这项巨额赔款使中国社会经济进一步半殖民地化。各国的分配率以俄国最多,计28.97%,德20.02%,法15.75%,英11.25%,日7.73%,美7.32%,意5.91%,比1.89%,其余都不足1%。还本付息定在上海办理,先由汇丰、德华、道胜、汇理、正金五银行经收。次年美国花旗银行在上海设行,参加组成银行委员会,所收本息摊交各国所定银行。清政府以关税收入仅能抵偿旧借外债,为筹还赔款计,将年额2121万余两摊派各省、关,从而引起田赋、丁漕、粮捐、契税、当税、盐斤加价、关税、厘金、统税和各种苛捐杂税的不断增加。在偿还该赔款时银价跌落,各国坚持按“应还日期之市价易金付给”,到1905年,镑亏积欠120万英镑(合银800万两)。4月26日清政府为支付这项差额,向汇丰银行借款100万英镑,年息5厘,20年还清,本息合计1525000镑。以关税及山西省烟酒税厘金作抵,债票按97%在伦敦发行,市价 99%~103%。这项借款实际是庚子赔款的追加负担。1909年起,美国将所摊浮溢部分本利退回,充作留美学习基金,到1924年6月退回余款本利1250余万美元,作为中国教育文化基金。1917年12月起,大部庚款缓付5年,德奥部分因战败取消,和俄国缓付部分,都拨作国内公债基金。1924年5月底苏联政府声明放弃俄国部分庚款,于清偿所担保债务后,完全充作提倡中国教育款项。1925年法、日、英、比、意、荷等国都先后声明退回赔款余额,并订立协议,充作办理对华教育文化事业,或充作外国银行营业费用和发行内债基金之用。这种退回庚款的实际使用,大都由中外合组的管理委员会主持。

回答2:

继续赔偿主要是基于以下三点考虑:

第一,保住关税。

当时清朝政府签订这个条约的时候,那是海关关税作保的,而到了民国,海关关税除了支付庚子赔款外,还有多余,而且其他列强那都是保护中国海关的,因为要给他们赔款。因此,蒋介石开战了继续给日本赔款,是为了保住海关关税,否则一旦翻脸,日军切断海关,那这部分收入也没了,得不偿失。

第二,维护大局。

国民政府一直都很穷,基本上靠大量发行国债,向列强借钱搞建设,整军备。因此,当时世界上很多国家大量持有中国国债。而我们知道国债靠什么?靠的是国家信用,因此,一旦蒋介石宣布不履行对日赔款,列强必将对国民政府信用度大大降低,很可能抛售国债,造成巨大赎回压力,而且信用丧失了以后再借钱也就难了。

第三,还有谈判希望。

当时蒋介石和日本虽然打的不可开交,全面战争已经爆发,但是。双方都没有正式宣战,这在国际上,没有宣战那就不是战争状态啊!就没有交战,而且,蒋介石政府一直对日本抱有希望,不敢对日本彻底断绝关系,放手一战。总是希望和平解决,坐下来谈,因此继续支付赔款有利于维持这种关系。

扩展资料:

辛丑条约赔款在清朝灭亡中华民国建立之后,最初须由北洋政府再到中华民国承受;之后,各国由于考虑到中华民国支付赔偿的压力,担心国际舆论批判及损及本国在中国的权益,部分赔款得以免除或废除。

总计其他国家份额为40%,加上德国与奥地利的20.91%、美国的7.32%、苏联的28.97%,北洋政府完成了赔款的98%,到1927年,几乎完全撤销了对赔款的支付,并成功将款项用于中国国内。辛丑条约合计赔款6亿5千万两,各国赔偿最迟于1938年结束。

“辛丑条约赔款”要追溯到慈溪太后时期,利用义和团对洋人进攻,最后八国联军侵华,打进北京城,签下了《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白银,用关税作保,本息合计近10亿两,折合现在人民币3000亿。而清朝灭亡后,这个赔款的任务就自然到了国民政府政府手上。

回答3:

清朝灭亡跟赔偿庚子款两者之间没啥必然关系,民国是清朝的继任者(最起码西方列强是这么看的),若想各国对其进行承认那么必然要对清朝以前所签订的条约进行承认,如果得不到各国的承认那么民国就不能与各国进行贸易和借贷,而且当时西方列强在中国有着庞大的利益,如果这些利益得不到保证的话那么再次上演一次八国联军事件也是可能的,所以在武力和外交的威胁下民国只得承认西方列强与清朝签订的各项条约。

回答4:

由北洋政府和民国政府偿还。
辛丑条约赔款在清朝灭亡中华民国建立之后,最初须由北洋政府再到中华民国承受;之后,各国由于考虑到中华民国支付赔偿的压力,担心国际舆论批判及损及本国在中国的权益,部分赔款得以免除或废除。,总计其他国家份额为40%,加上德国与奥地利的20.91%、美国的7.32%、苏联的28.97%,北洋政府完成了赔款的98%,到1927年,几乎完全撤销了对赔款的支付,并成功将款项用于中国国内。辛丑条约合计赔款6亿5千万两,各国赔偿最迟于1938年结束。